2024年10月24日錄音
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
 

我給你們講啊,人活着呀,人活着是一種感受,他是一種感受的狀態。就是我感受到我現在心情很平靜,我感受到我的身體很健康,我感受到我的家庭很幸福,我感受到我整個的事業非常地順利。也就是說,你平常的生活狀態,他是種感受。

 

我們的人活着,他是一種感受的狀態。你不可能每天都是活在分析當中,只有極度恐懼的人,他是需要每分每秒不斷地去分析的,為什麼呢?因為概念可以從感受當中抽離出來。比如最近我破產了,那種感受讓我非常痛苦,非常地恐懼,茫然無措。我需要面對這種茫然無措,但是又帶給我巨大恐懼的感受的時候,我就需要調動我的意識思維;用我的意識思維的邏輯,去分析我的感受;然後將我的感受的具體的內涵和境界,把他提取為抽象的概念;通過概念的羅列,然後對比分析出來,對於我最有利的未來的人生的發展方向。

 

你們知道人類的感受啊,他只會在人類安全的時候浮現。就是你的生活很安全、很安寧,你的內在很平靜、比較純潔的時候,你的感受才會以一種祥和的、寧靜的、舒緩的、安全的狀態出現的,你才可以活在感受當中。

 

當你在極度恐懼,巨大的壓力,就說內在很焦慮的時候,要對抗你的焦慮,對抗你的恐懼,要面對你的壓力,並且能讓你自己的生活走向正軌,能夠有具體的辦法,去解決你目前所處的困境的時候,你是不可能有感受的,因為感受當中,是沒有多餘的思維的。

 

一個人沉浸在感受當中的時候,你的思維大概只佔20%,80%是你內心的感受、感知和體驗的聚合,這就是一般人正常地活着的時候,那種狀態,就是所謂的這個「歲月靜好」,什麼事都不考慮,無憂無慮。無憂無慮就是一種感受的狀態。

 

但是當你遇到了巨大的災難——你自己無法抗拒,卻無法躲避的,外界的這種壓力的時候,你的感受瞬間就會被擊穿。那種巨大的恐懼,刺激你必須要警惕起來的時候,這個時候你會發現,你調動的一定是意識。一定是意識的警醒,調動你的記憶,從感受當中抽離出來,然後將你面對的這種情景、事物,把它提煉為高度抽象的概念——我遇到什麼事了;這個事情的表現是什麼,性質是什麼,導向是什麼,目的是什麼;我如何去處理它,才能讓它的傷害變得最小;我如何做,才能夠付出最小的代價,來換回最好的結果。這個時候你用的一定不是感受,用的一定是邏輯思維。

 

換句話說,邏輯思維是你的內心,處在不確定、不安全、有焦慮、有風險的前提下,使用的武器。就像是我吃牛排,要用刀叉一樣,對吧?我直接用手抓着吃的話,他那個不符合西餐廳的規定。就吃牛排,我一定要用刀叉,邏輯思維就是那個刀叉,明白吧?就是你完全可以不需要他的。我今天給你們講的這個,就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狀態啊。

 

思維意識啊,當思維意識將你的情緒、你的內在的狀態,將他高度抽象化了之後,狀態本身的那種感知力、那種感受,他就消失掉了。當邏輯浮現的時候,感受就消失了。換句話說,當你的感受完全鋪開的時候,你的邏輯就會消失了。

 

這兩者一個是冰塊,那個邏輯和意識,意識思維和邏輯概念,他像冰塊一樣,而人的感受像水一樣。當水凝結成冰的時候,水就消失掉了,它只有冰的存在;當冰融化成水的時候,它只有水的存在,冰塊就很少。這兩者一定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,絕無可能,你知道吧?

 

絕大部分人,是因為邏輯思維概念的冰塊,佔據了絕大部分,裏面摻雜有你的一些感受的片段,我們把他稱為,這個是人的這種「情緒」。感受被邏輯所帶動,掀起來的那種感受的波瀾,我們把他稱為「情緒」。今天這個人情緒不好,你這個人情緒很焦慮,你的情緒看起來好像有點緊張,那是情緒。情緒的深入,情緒的底層,情緒的本體,是感受。

 

可是你們要知道,一個修行的人,一個修行人的正常的狀態呀,他是以感受為主。當一個人內在的這種感受啊,很舒緩、安寧、單純、透明的時候,你會發現,你的這個人格自我的主觀意願和大腦意識的概念啊,他就會從你的感受當中啊,慢慢地退居二線。他有沒有?他有,但是他不起主導作用。

 

你的內在的感受,因為你所謂的「感受的復甦」,一定是你放棄了你現有人格,對這個世界的索取。就是我對這個世界保持距離,我不再向這個世界索取,我不再維護這個世界當中,自我人格的利益的時候,你內在的感受的安寧,才會從你心意相續的索取當中,浮現出來他的純潔。今天我給你們講的,我試圖將生和死的步驟,給你們說得很清楚。

 

你的感受,你心靈的感受,那個是你的人格主觀心願的基礎。當你人格的主觀心願,不再對着現實的世界有渴望,同時他就會失去了,渴望達不到之後的失望與恐懼。當你內心的主觀意願——就是我自己,對於現有的這具身體、這具身體形象、這個身體形成的自我的認知和自我感受的這種情緒,不再去維護他,不再認為這個是你自己,而是去寬恕他,善待他,但是保持一個距離。這個時候,你內在就會有一種非常微妙的、純潔的、安詳的、清澈的感受出現,那種感受才是你真正的自己。在人這個層面,那個就是你真正的自己。

 

我今天跟你們講的,就是一個實證。因為我現在目前的狀態啊,就是恆常的啊,平常恆常地處在感受當中。感受,就是感受當中,有我的心靈人格意願的思慮,有我心靈人格意願主導的意識,有我意識的記憶形成的思維。但是這三者,與我的身體合在一起,形成的完整的心意、情緒、感受的這個自我……在我感受內在,還會有一個自己出現。

 

這個自己出現的時候呢,當我內在,就是當我那種純潔、清澈、安詳的感受,成為我生活的常態的時候,在感受內在還有一個我自己,而那個我自己完全不是人類,祂是純光,祂是純粹的生命。人類沒有這個體系的,人類的體系,他是建立在分別之上的。就說是有了「能見」的清澈,有了「所見」的對境——就是有我,有世界,有我的心,有我心靈的感受;有我心靈的感受,有我心靈的認知;有認知就會有認知到的現象,有感受就會有我感受到的境界。這兩者是永遠不可分的,這個是人類。

 

但是現在,在這具身體內的意識當中的,心靈自我思慮背後的,那種安寧、單純、清澈而舒緩的感受內在,有一個真正的我自己浮現了。祂是很難用人類的概念去描述祂,但是如果不用人類的概念去描述祂的話,祂是整體的生命,祂和宇宙虛空是一體的生命。

 

換句話說,就說是每次在我很安寧、清澈、純潔的當下,在我這具身心感受內在的,身心感受背後啊,會有我真正的自己浮現,而祂的浮現是整個的宇宙蒼穹。而這個宇宙蒼穹,祂可不是你們人類認識到的,這個物質性的星球的這種形態,祂是純生命的宇宙。就說是,是完整的、無限的、純粹的生命,浮現出來的整個的一個華藏世界——裏面有無限的眾生,有無限的世界、眾生和生命境界內涵的浮現。

 

所以我跟你們講啊,在人類這個境界當中啊,在人類這個生命等級當中,不存在「修行」這個概念。修行的目的是解脫生死,但是建立在人格心意基礎之上的分別心,是沒有「解脫生死」這個選項的,沒有的。

 

你可以選擇與死亡相對的永恆,你可以選擇與黑暗相對的光明。但是你不可能從……你可以從死亡當中獲得一個暫時的永恆,你不可能從永恆當中解脫的,對吧?你可以成就與黑暗相對的光明,但是你不可能從光明當中解脫。但是你不能從光明當中解脫,不能從永恆當中解脫的,一定會被與永恆相對的這種死亡,帶入到永恆的衰敗當中去。

 

對於人類而言啊,對於人類而言,永恆是一種感知。永恆是感知,永恆已經不再是理解了,永恆是一種感知。包括我們所說的光明,在人類這個境界,光明也是一種感知。但是在修行者今天的,處在這種恆常的感受背後的,那種純生命浮現出來的,無盡無量的蒼穹宇宙的華藏世界而言,這兩者他都是同屬黑暗的。

 

我特別想告訴你們,人類的修行,跟神的這種淨化,有不同的地方。

 

神是不思維的。我跟你們說一下,什麼樣的狀態是神啊。你們小的時候都吃過藥吧?就是你生平第一次吃中藥,不是西藥,是吃中藥,就很苦很苦那種中藥。當你喝到那個中藥,喝到嘴裏面的時候,那種苦味——非常難聞那種刺鼻的藥味,它在刺激你的口腔,刺激你味蕾的時候,它會帶給你身心當中,巨大的一種沖擊的覺受。就是我喝了一口藥,感覺到很苦,同時我的內在,我心靈的對於這種苦的那種反應,他會有一種非常難忘的、深刻的、刺激性的反應。你們好好想想,那個苦味不僅僅留在你嘴裏面,它會留在你心裏面。

 

而神的狀態呢,神的狀態就是有點類似於,那個孩子第一次喝中藥之後那種苦味,那種痛苦的刺激性的味道,在你心底裏面烙印下的那一瞬間,你的心對於苦味產生反應的,那種刺激性的記憶,那種被刺激的身心感受當中的,感受的反應,那個有點類似於神。

 

第一個,沒有語言。神沒有語言,神是整個宇宙睜開了眼睛。就整個宇宙,每一個構成宇宙的最微觀的生命的因素當中,都是神遍滿的清澈智慧,都是神睜開的眼睛,呈現出來清澈無限的浩瀚。第一個,沒有語言,沒有思維,沒有分別,也沒有意識,祂是一種智慧。智慧就是存在一切,穿透一切,滲透一切,當下遍滿的光明。這第一個感受。

 

第二個感受,神是不死的。為什麼不死呢?因為祂沒有形態。祂從來沒有被誕生的形態所束縛過,所以祂也不會被緣起緣滅的相續所觸及過。祂從來沒有被光明代表過,祂也永遠不會被黑暗掩蓋。神是無生無滅的,或者說,神是解脫了一切生滅緣起的現象。祂在一切生滅緣起的黑暗境界當中,卻從來沒有被境界觸及過、掩蓋過、沾染過、改變過,所以祂才是真正的永恆。但是祂卻沒有永恆的體,沒有永恆的相,沒有永恆的境界,也沒有永恆的概念。祂是一種不可能被「見」與「所見」、心識分別,所理解、所觸及、所掩蓋、所留駐的圓滿,那是神。

 

這是第二個感受,就說是神是真正的永恆。因為祂解脫了黑暗,祂也解脫了光明,祂解脫了誕生,祂也不被死亡所觸及,那是一種大圓滿的光明。

 

第三個感受就是,真正的生命。祂是純粹的生命,祂是永恆的、無限的、完整的、亙古的、永恆的生命。祂是生命,而「生命」這個詞,是人類這個地方的心意形體的境界眾生,所無法觸及的狀態。純生命是境界眾生沒有辦法了解的狀態。

 

有境界就一定有生滅,有心意就一定有相續,有形體就一定會損壞。而神卻是沒有形體的完整,祂是不被形體所阻隔的完整,祂是沒有心意相續的永恆。有心意相續,一定會有與心意相續相對應的這種分別見;有了分別見,你就一定是殘缺的。而神呢,是不被心意相續所牽動的純粹、完整、究竟的光。祂是一種生命之光,就是純生命本身是光。

 

這個東西你們只能將來自己去親身證到祂,我沒辦法跟你們去說祂。就好像一個沒有吃過西瓜的人,我怎麼跟你描述它到口之後,是那個沙瓤的,充滿水分,很甜、很香,你可以去想象,但是那種想象,永遠不是你第一次吃到西瓜之後,那種甘甜可口、沁人心脾的清爽感,那種清爽感,是任何的形容所不能帶給你的。

 

神靈就是你感受當中,純生命的解脫感。祂是一種大解脫的、究竟的、圓滿的完整。我跟你們說「完整」啊,「完整」這個詞,只有生命這個境界有,在境界眾生裏面沒有完整。境界眾生一定是相對的,有相對,你就不能稱之為「完整」。

 

還有一個感受就是,莊嚴。在這具身心之內,就是前半部分啊,有我的肉體,有形象,有我的眼睛,有我的手,有我的身體感受,內在有我的意識。圍繞着我的大腦意識,有我大腦意識所儲存的這些記憶、概念、邏輯。在記憶概念之下,有我的心願動機——我想說話,我想向你們表達什麼,這個是我的主觀意願。我的企圖、我的動機、我的渴望,就成為我執識——有自我。

 

我的心靈的主觀意願,和我的意識相結合,形成心意相續的這種感受,被感受所牽動的心靈的認知,這個稱為「我執識」。他以意識來表達,但是意識跟我執,還是兩回事。意識跟我執,可以分開的。比如說,我現在我執識、我的心靈意願,想的是我遠方的一個情人,我的意識呢,依舊在聽着跟你們說話的這個……我的意識一直在聽你們說話,知道我在參與你們的事,但是我的心、我的主觀意願,在想着遠方的我的一個情人。這兩者是可以分離的,知道吧?也就是說,我執識是我執識,意識是意識,這是兩個東西。

 

我執識就是佛教裏面講的「末那識」吧,就說是那個第七識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,還有個阿賴耶識。末那識,對,就是我執識。這幾點,這幾個,就是你們人類完整的自己了。就是你們看到的、想到的、聽到的,完整的你自己,就是從人的心靈認知,到這個我執識,自我的心願動機、我的主觀意願,到我的意識,到我的意識思維,到我的「眼耳鼻舌身意」這六根,然後什麼……還有後面這什麼末那呀,什麼阿賴耶識啊,他那個八識嘛,八種識形成了你完整的人類。你們人類就只有這個前面的七識,因為你們的靈魂感知沒有甦醒。而現在這個修行者呀,內在這個前七識背後的感知啊,已經甦醒了。

 

我前面給你們講過的,感知甦醒的條件,是對你人格自我今生所有利益的放棄。就是你放棄了自我,你才能夠從自我的鐐銬當中,甦醒自我的源頭——那個感知力。感知力當中,他不僅有你今生的自我,還有你過去生生世世,你不同形態、不同境界、不同狀態、不同內涵的你自己。也會有今生你的肉身死後,你的這個我執識,被你我執識形成的各種習氣和執着牽動,在感知境界當中形成的下一世。

 

就感知是海洋,而今生的你、過去的你、未來的你,是海上泛起的浪花。現在對於你們而言,你們就是那個浪花,而且是,你們這朵浪花已經將浪花的表現,當成了你們自己,你們連浪花的本體都看不到了,你們成了那個浪花表現出來,那一點兒變化。那一點被溫度、被冷空氣,將浪花凝聚成為冰霜的那種形態,把他們當成了你自己,那個形態就是你的意識。

 

我前面說了,你的意識的形成,一定是源自於你的感受。你的感受很舒緩的時候,你的概念、你的思維是不可能凝聚,他會平緩地相續,東想一下西想一下,但是他不會凝聚,為什麼呢?你的內心很安全。

 

你的感受很舒緩、很溫暖、很和祥、很和煦、很安全的時候,你不會特意地動用你的主觀意志,去凝聚你的意識,去提煉你的思維,將你的思維,把你的感受分割成不同的塊,從塊中提取出來概念,從而去將你的感受,把他抽煉為一串串的概念,進行思維的分析,你不會的。

 

因為你絕對安全的時候,你是沒有任何的企圖和意願,讓思維的概念,來擾亂你的安全。你的思維意識,就像切牛排那個工具,它只有遇到牛排的時候,它才有用,知道嗎?也就是說,當你的感受遇到了不確定性,陷入迷茫、陷入困頓、陷入恐懼的時候,你才會動用意識的。

 

所以說絕大部分人這一輩子,就生活好的人,咱們講那個人世間的那種「成功人士」,他的人生,可能絕大部分都是處在感受當中,他在享受生活嘛。只有在感受的安寧的狀態,才體驗得上對生活的享受呢。生活不是讓你用概念去享受的——這是一杯「咖啡」,這個是個「勺子」,這個是杯「酸奶」。

 

只有窮鬼才會用這種概念來裝點自己呢,窮鬼們就會很在意這個是一杯「酸奶」,這個不是一杯「白開水」。他一定要告訴別人「這是一杯酸奶」,他一定要告訴「我身上穿的阿瑪尼」。「阿瑪尼」是概念,你知道嗎?「酸奶」也是概念,只有窮鬼會這樣。但是一個富人的話,他只在意這杯酸奶的口味,是不是適合他;他只在意這個衣服的質地,舒服不舒服,他不在意是什麼牌子,這是富人。富人的心態是以感受的標準出發的,而只有窮鬼們,才非常在意名相的差異。

 

這個就是我給你們講的,凡夫俗子和修行者的區別。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啊,就是類似於人間的億萬富豪。因為他什麼都可以不要,他什麼都可以沒有。他在一個身無分文的、生活陷入絕境的情況下,他的內心依舊不去維護自己,依舊安貧樂道。這樣人的心態,他就可以恆常地處在感受當中,而在感受當中,是不會有痛苦的。在一個平和的、寧靜的、純潔的、透明的感受當中,因為失去了對自我維護的焦慮,就沒有一個自我維護的恐懼,而壓制感受,在感受當中投射出痛苦的陰影。

 

他在感受當中,只有神佛的時候,那麼感受到的神佛,就是他內心感受純潔仰望真理,真理投射在純潔感受當中,普照出來的生命之光,那就是神佛。神佛在三界內呀,祂是以慈悲的生命氣息,折射在眾生感受當中的安寧,不是你們在寺院裏面拜的那個泥佛像,不是的。神是生命,生命一定能夠讓你感受得到的,祂不是讓你見到的。否則的話,瞎眼人怎麼能夠修行呢?

 

他看不到佛像,但是他聽法,他用他的虔誠心去虔誠神佛,神佛的慈悲氣息,透過他的虔誠,在他的虔誠心當中,折射出來感知的安寧,那就是神佛的臨在了。神佛是生命,生命本身就可以淨化境界的,祂不需要你看到,你的境界就在淨化當中。

 

一個修行的人,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,在人世間的體驗,你的內在體驗是安全的,而且是絕對安全的。有沒有錢,你都是絕對安全的;有沒有人愛你,你都是絕對安全的;有沒有事業,你也是絕對安全的;有沒有家庭,你也是絕對安全的。

 

為什麼呢?因為你不是這具身體。你是你內在純潔的、安寧的感受。在安寧的感受的,絕對的安全和穩定安寧的狀態當中,安寧會透明,安全會變得清澈。最終的話,你的感受就會成為你自己,而意識、記憶、思維、自我主觀意願,就會在透明的、安寧的清澈當中,慢慢褪去的,就像是一場夢境一樣,慢慢褪去了。

 

當你的人格自我,在你的心靈的感受當中,褪去的時候,剛開始你會很不適應的。因為畢竟咱們人活着的時候,動腦子的時候多,對不對?我的心意,我今天想幹這個,明天想幹那個,今天我做功課不及格,明天我做了個PPT,被老闆罵。你的意識在一時不停地,為着你的心靈主觀願望在服務。你的心靈的主觀意願,被你意識的各種記憶牽引着,不停地去忙東忙西,你的感受沒有一刻是停下來的。

 

就算你有感受,也會被你的意識和人格自我,折射為你的情緒——我感覺到焦慮,我感覺到舒緩,我感覺到幸福;我的這個情緒,這一會兒高漲了,這會兒低落了。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是情緒,能進入到感受當中的人都很少。

 

可是當感受成為你的時候,你會對你現有的人格自我、這個身體形象、這個眼睛、這個鼻子、這個說話的嘴巴、這個意識概念、這個自我記憶和心靈的習氣體驗,感覺到陌生。因為那個感受,他才是你從小就有的記憶。

 

從你媽肚子裏出來,到你學會第一句話;在你學會第一句話,在慢慢地形成你的自我記憶之前,就一直是以感受的狀態生存的。你只不過又甦醒到了你小的時候,形成記憶之前的那個階段。那個階段在你這具身體裏面,只有感受存在,知道嗎?沒有主觀意志和思維記憶的狀態存在,沒有的,只有感受存在。

 

所以說,當感受甦醒了之後,你後天形成的這個人格自我——這個自我體驗、自我習慣、自我習氣、自我的愛好,意識當中形成的概念和記憶儲備,你會覺得很陌生。因為這東西是後天形成的,你知道嗎?你形成了幾十年,在感受當中,你知道這個自我是怎麼形成的,但是形成的自我,卻不是你的感受本身,所以你的感受本身,會對你現有的自我很陌生。

 

但是你這個感受本身,會對你小的時候,從你媽肚子裏出生開始,到你形成自我之前的,這四五年、五六年時間,會非常熟悉。因為在你6歲之前,或者在你5歲之前,在這具身體內的,就是感受,而不是心靈認知聚合意識形成的人格,明白嗎?感受是人格的基礎,感受當中浮現人格,他是需要過程的,這個過程就是時間,這個過程就是你所謂的「成長」。

 

當你現在恢復到感知的那種狀態當中去的時候,這個人格的形成,在人格形成之前的那個狀態,就是感受此刻恢復他正常狀態的那種體驗。感受恢復了感受本身的狀態的時候,就是在你五六歲之前的那種狀態——清澈、透明、安全、舒緩、無憂無慮。那個時候你的人格的心意自我,還沒有完全成熟呢。

 

所以說,當你感受甦醒的時候,今生的你的人格、你的意識和心願,就會變得陌生,你的肉身的形象會變得陌生,但是你的感受會無比清晰地想起了,你小時候剛剛進入這具身體,這個身體剛剛在人世間誕生的那前幾年,5歲之前的記憶,就會一幕一幕地浮現出來。

 

你小的時候住在什麼地方,你小的時候挖蚯蚓的時候,在哪塊地裏面挖的。你在幼兒園的時候,老師罰站,把你罰站在第幾個窗口;你前面的同學是誰,他身上胸前扎的那個手絹兒是什麼顏色,你都能想起來。因為那個是你的感受狀態。

 

感受當中,有你心意相續形成的人格的整個過程,有你心意相續,你所遭遇每一件事情,在你心靈裏面的烙印——第一次考試不及格,被老師罰站;第一次拉女孩的手,第一次接吻,第一次約會;第一次工作,第一次領工資;你跟你的狐朋狗友第一次喝醉酒,第一次在街頭打架鬧事。就每一天每一天形成的,整個人格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,都會浮現出來,可見你的人格不是你自己。

 

人是看不到自己的,人是人格的表現。你的自我,你現在自己,是你人格的表現,你知道嗎?人格的表現只能看出他表現出來的東西,你看不到人格本體,因為你就是人格。但是當你變成感受的時候,感受本身是可以看到人格形成的整個過程——經歷的每一天、每一件事情,每一個習氣的記憶,和每一個概念與習氣相續,形成的你人格自我的體驗和主觀意志。也就證明,感受不是人格。人格源於感受,感受並非人格。當你是感受的時候,人格就會在感受當中脫落了。

 

當人格從感受當中脫落的時候啊,你是什麼體驗呢?你會覺得身體裏面有兩個自己:一個自己,是現在此時此刻,你看見這個世界的眼睛和意識,形成的你的心靈的認知和體驗的你自己;另外一個你自己,就是在你體驗背後,在你心靈認知背後的,那種感知的你自己吧。

 

在我眼睛看到的這個世界,我的頭腦意識到這個世界,我的心靈主觀意願,動用我的眼睛,攝取我的意識,向你們表達我主觀意願的這個體系之內、背後,還有一個感知的我自己。而那個感知的我自己呢,是純粹的生命,是純生命呈現出了無盡的宇宙天體。無盡的宇宙天體,他本身卻是生命的具體表達的一個層面。

 

在這無窮無盡的宇宙天體的微觀當中,呈現出來了天道,無限無量境界的天人眾生,不同層次的宇宙的那些天上的皇帝嘛,我把他稱為「諸天王」——叫「諸天帝」,就諸種不同形態的天上的皇帝。每一個帝王都有自己的宇宙世界,他有的不是一個星球啊,他有的是……具體我沒有算過,一千個或者一萬個銀河系吧,就是一個天王的世界。

 

那個概念對於你們很龐大,但是在……不要說在法界了,也不要說在靈界了,就是在見精那個位置,在律法神那個位置,看這些擁有一千個一萬個銀河系構成的,這個宇宙體系的這種諸天王,那個就真真切切地就在看一個螞蟻一樣,因為他們是有形體的眾生。而這個宇宙當中,唯一能夠稱得上是神的,一定是無形的。這些都是屬於眾生,就有形的,一定是眾生;只有無形的,是稱為神靈。

 

現在我在跟你們說話的這個身語意啊,我的心靈主觀意識,心靈主觀意識背後,核心是我的心靈認知。我的心靈認知呢,被我的心靈主觀意識所左右,攝取了我的頭腦意識,頭腦意根形成了意識的思維。心靈的主觀意願和意識的思維,聚合在一起,形成了我的這種人格的體驗。人格的體驗呢,聚合我的六根,又形成了自我的感受。這個是一種感受,而感受是分層面的。

 

當我內在很安全的時候,當我內在非常地安寧的時候,當我內在的感受很純潔、透明、忘我的時候,這個感受對於這具身體的熟悉,形成的心靈認知和心靈的這個主觀人格,就會在我內在的、透明的、安詳的感知當中啊,和我的感受就分開了。就像水裏面的殘渣呀,水桶裏面有泥沙,現在那個水呢,慢慢地靜下來了,泥沙就開始掉落在桶底了,水就澄清了。

 

我真正的自己,這具身體之內,我真正的自己,是心靈認知深處、認知背後的感知力——那是靈魂體系。靈魂體系裏面就沒有一個人類。靈魂體系裏面,要麼是神,要麼是鬼,沒有人類。因為人類是一種業力凝聚的狀態,他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生命。

 

而在靈魂的感知領域裏面,要麼就是純光的那種神靈,要麼就是靈魂狀態的,那種三界輪迴的剎那生死的眾生。人類只是其中一個非常非常渺小的、局限的、粗淺的,而且人類在三界六道眾生裏面,我為什麼說他不值一提呢?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:人類的形體存在時間非常短。

 

你看這一瞬間,這具身體,在人世間的這具身體,已經50年了,可是在靈魂的那種領域裏面,我的感受當中,大概就只有4秒鐘的時間——1秒鐘就是十幾年。大概我就是,在靈魂領域裏面,在靈魂的感知領域裏面,投射在這具肉體當中,形成的感受的那個境界——從感知到感受這境界,在感知當中的話,大概只有那麼幾秒鐘的時間;在感受當中,我大概也就是過了十幾天吧。

 

在感受當中,你如果能夠恢復到你幼兒時——就說是你幼年時間,5歲之前那種感受,那種純潔的、安寧的、半透明的、無憂無慮的感受的話,你後面過的這個幾十年的歲月,就好像過了幾天的時間一樣。

 

因為感受不被意識牽引的時候,他對於時間的這種流速的反應,就會很慢,或者說時間的這種……就時間是一種境界的變化,你知道嗎?而感受當中,是可以從境界變化的體驗當中解脫出來的。或者說在透明的、安詳的、純潔的感受當中,是很難被境界的相續帶動的。所以在感受的那種安寧當中,時間過得是……你不能說時間過得快,也不能說時間過得慢,而是時間變得透明、淡化了,就是你對於時間的意識會消失。

 

在你的感受當中,隨着你對時間的意識、對時間的記憶消失,時間、境界對感受的牽引力就越小;那麼感受背後的感知,就不會被感受的境界,所繼續地抓住;被感受所釋放的感知,在靈魂領域裏面,就會呈現出來感知本體的那種光明。他是一環扣一環,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。

 

隨着我心意人格,放棄了對我人格今生的渴望,我人格的內在的焦慮釋放了,內在不再恐懼了,內在解脫了、釋懷了、安寧了。安寧的不是我的意識,安寧的是我心靈認知內在的感受。我心靈感受釋懷了、舒緩了、安寧了、透明了,那麼由心靈感受當中產生出來的,主觀意願的人格自我和意識,就會慢慢地脫落,慢慢地淡忘。

 

在我心靈內在感受舒緩、透明、純潔的時候,自我的一生形成的,人格自我的記憶和體驗、習氣和願望,都會變得陌生,離我越來越遠。隨着我今生人格的陌生,那麼我感受就會浮現出來。我這具身體,在這個人世間誕生那一刻開始,我小的時候所有的感受的記憶,他就會浮現出來。

 

也就是說,你們認為的主觀意願、人格自我,他是有一個形成過程的。而我現在是感受狀態的時候,我就已經回到了,在我這個人格自我形成之前的,那個幼兒時期的感受狀態。我就知道這個人格自我,真的跟我沒有什麼關係的,感受是感受,人格是人格。感受是可以不用意識的,感受是可以沒有自我保護的。沒有一個被自我保護凝固的感受,沒有一個被自我意識牽動的感受,感受本身就是靈魂感知,投射在這具身體裏面最原始的折射。

 

而這個最原始的折射,失去了被這具身體內的人格自我的錯覺、心意認知的陰影,所牽動、所掩蓋的這種業力的牽動之後,感受處在安寧的、透明的、脫離了人格心意自我意識的,自在的、清爽的、無憂無慮的狀態。感受深處的,透過人的細胞,最基準的基因記憶信息的那層阻隔,你就可以見到靈魂感知的,那種生命光明的普照。

 

靈魂感知力,與人的內心感受啊,他隔着肉身細胞。這層細胞的交界點,在人的生命信息的記憶那個層面。在生物信息的記憶層面,這個層面應該是在DNA的基因之下,在基因裏面,還有一層生命的信息記憶。

 

這層記憶一旦突破,靈魂感知就會浮現出來。在靈魂感知裏面,就沒有一個你們所謂的客觀的人類世界存在,沒有。你們所認為的客觀的物質的人類世界,在靈魂境界裏面,只不過是靈魂感知當中,蘊含的習氣與細念,交織而成的一層境界。人類、世界、物質是你靈魂的境界,投射在你這具肉體當中,感知的浮現。

 

你們看這個是杯酸奶吧,這是杯酸奶,這還挺好喝的。這個東西,這個味道,有點類似於那種蘭州賣的甜胚子——它裏面是燕麥,燕麥跟那個酸牛奶混在一起。我為什麼喜歡吃它?因為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甜胚子,它是一種用燕麥發酵之後的飲食,就跟醪糟一樣。

 

你們覺得它是物質吧?可是實際上,它是我在我感知當中,所浮現出來的一種現象。如果說是我內在的感知力,沒有攀緣我的肉體六根,它外面浮現的這個現象,我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——我只知道這個東西有,但是我不知道它是什麼。你們承認這一點吧?

 

你們認識這個酸奶,一定是透過你的肉身,透過你肉身的感觸、味覺、嗅覺、眼睛、耳朵,然後透過人們對它的介紹——「這個叫酸牛奶」,通過對它的意識的認知,吃到嘴裏面,才會形成我內在對這個物體的感受,對不對?

 

也就是說,在我沒有調動我的肉體六根接觸到這個物質之前,它僅僅是個現象,它不能稱為「酸奶」,明白吧?酸奶一定是我對它的體驗和認知,浮現出來的境界,這個叫「我自己的主觀意識對酸奶的認識」,對吧?酸奶一定是我內在的認知和習氣體驗之後,形成的境界的儲存。有這個境界的儲存,才會有了酸牛奶的味道、感受、質量、質地,它的功用,它的內在的這種滋味,與它的這種概念名相結合起來,才能稱為一個「酸奶」,而不僅僅是這麼個藍盒子,就能稱為一個「酸奶」。

 

在我的內在的感受,聚合我的身體的六根,對它認識形成感受之前,這個東西對於我本人來說,不能稱之為「酸奶」的,它僅僅是一個物質的存在,在我這個個體意識這方面來說。離開我個體意識,你們說這個酸奶,還真實存在嗎?你們說,肯定真實存在,就你喝不喝,酸奶都真實存在。

 

真實的東西,祂不會改變的,對吧?改變的,他就一定不真實。對不對?在酸奶沒有產出之前,它在哪兒?我們知道這個酸奶,是由這個塑料瓶子、印刷物和裏面的這個酸奶的麥仁、水,結合在一起,才能成為一個酸奶的。在把這三者結合起來之前,這個酸奶在哪兒?那個燕麥長在它的麥桿上呢;這個酸奶的乳汁,在母牛的那個乳房裏面呢;這個塑料瓶在機器裏面呢。那個時候,哪有一個酸奶存在?

 

現在此時此刻,這個酸奶的瓶子握在我手裏面,它只是一種能量暫時體現的物質狀態,它也不是一個不變的物質啊。現在此時此刻,在微觀下這個酸奶,構成酸奶的各種元素,是在川流不停地聚合着呀。哪有一個不變的酸奶存在呢,對不對?

 

這就叫「人無我,法無我」。這個酸奶就是「法」,而認識酸奶形成境界的……我認識的酸奶,形成了酸奶在我內在的認知境界的這個境界,包括認知境界的這個心意,都本身是川流不停的相續的習氣,和習氣的沉澱,和認知的凝固,才會形成了在這個肉體當中,感知酸奶的我和我所感知到、認知到、理解到、體驗到的酸奶的境界,和被境界所牽動的我執識。這個就叫「人無我,法無我」。

 

我現在告訴你們就是什麼呢?就說是,在人的靈魂感知當中啊,你看到的是另外一種世界,而看到世界的你,卻不是這個肉身的你,那是一個全新的你自己。那個全新的你自己,無限無限的久遠,無限的亙古,他沒有形象,但是整個的宇宙……

 

我說的「宇宙」這個詞的概念,不是你們想象到的銀河系——就是現在科學上,所理解到的那種宇宙的概念,就說有多少億個銀河系構成的星系,多少億個星系構成了一個更龐大的宇宙範圍。你們人類所能在教科書上理解到的宇宙概念,在真正的純生命甦醒的那個宇宙境界當中,他真的就是滄海當中一滴水。

 

我這個說的,是一點沒有任何誇張,沒有任何的虛構。就好像是你用針尖,在太平洋當中,挑起的一滴水,那滴水就是人類認識到的這個宇宙的龐大了。因為人類的認知的這個工具很有限,人類認知的工具,就是身體的這個……被身體六根局限,牽動人的心靈認知,形成的這種感受境界當中,所能體驗到的境界的對比,就是我們人類認知到的世界。人類認知到的世界,就是人類心靈內在認知境界的對比和相續,那個就是所謂的「世界」。而境界是永遠沒有辦法,觸及純生命的。而純粹的生命,那個就是純粹的光。祂是無限的生命,祂是無盡的光,祂是究竟的完整和永恆的愛。

 

我今天跟你們講到這東西的時候,我突然意識到,這可能是我最近又推進了一步。我的靈性那個天堂之光,現在已經推進到了我的靈魂感知和這具肉體交界這個地方來了,可能推進到了我的這個靈魂感知和認知的中間這個地方來了。

 

所以我現在感受到的這個境界呀,已經不再是我修行狀態好的時候,那種純光的狀態,而是在我平常正常生活的時候,我身體裏面是有兩個自己的:一個自己,就是跟你們說話的這個心意的自己;另外一個自己,就是在說話那個心意自我的背後,有一個無限純生命純光的、安寧究竟的生命浮現出來了。

 

這個生命應該再過3個月,可能就到人間來了。就是祂開始從我的感知當中,突破了我的心靈認知,進入到了我的人格感受當中來,才會出現我今天這種狀態。就是我平常正常的狀態,我是只有感受的安寧,沒有意識和思維的相續的。這個就是靈性突破了認知,到了人的感受裏面來了。

 

在感受當中啊,在那個靈魂的感知領域裏面啊,三界六道眾生所認為的善與惡、對與錯,是不適用的。不是說你是個善人,你就能上天堂;不是你是惡人,你就一定會下地獄。因為在純靈性的光明宇宙當中啊,不承認什麼善惡的,因為善惡都是境界。

 

純光當中,是沒有境界形成過的。或者一切境界的相續,在純生命當中,從來都是浮光掠影,從來都是夢幻泡影。你不能拿着一個夢幻當中虛假的概念,去衡量真實的。就是你不能拿着陰影當中的這種工具,去修改太陽的。你拿着在陰影當中,投射出來的一個工具,你再放到太陽地裏面,你想去改變陽光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的。陽光一出現,陰影自動地消失掉了。

 

我想告訴你們:神是真正的生命,純粹的生命,完整的生命,永恆的生命。生命是以純粹的光浮現的,而純粹的光,不像人類眼睛看到的,是這種明亮的狀態。純粹的光是一種遍照一切、遍知一切、穿透一切的智慧。祂很類似於人類的眼光——清澈、透明、穿透、普照,但是卻不被任何所見的事物所凝固,這個叫「智慧生命」。智慧生命就類似於眼光。

 

但是祂是純粹的生命,祂不會被任何生命形式所改變,祂未曾被任何生命的內涵境界所沾染。所以任何生命的內涵境界,在純光內,都是失去效用的——包括人間的善與惡,包括人類的生與死,在純光生命當中都是不起作用的。

 

所以在神的這個領域、這個境界當中,我想告訴你們的是:人類想要解脫生死呀,依靠自己的力量,是沒有可能的。而且你們所說的善與惡,在神的這個地方,也是沒有辦法成立的。神不看善與惡,神看的只是靈魂對於神的態度——就是這個生命,對於神佛絕對的虔誠。

 

什麼叫「虔誠」?無私。無私的虔誠,才叫「虔誠」;沒有自我保護的虔誠,才叫「虔誠」。有自我維護的虔誠,那個叫「交易」。就說我虔誠你,我今天跟你做了多少事,你給我未來的期許,這個叫「交易」,這個不叫「虔誠」。虔誠心是沒有任何索取的,沒有任何期許的,就是完全的、獨立的,沒有任何代價、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對神佛的虔誠。在真神看人世間,生命能夠解脫死亡的,就只有這一個因素。不看你是好人,還是壞人。

 

好人和壞人,那個是你的靈魂境界決定的。你的靈魂境界是你的感知當中,過去的細念聚合過去習氣的沉澱,投射出了你今生感知當中的,善與惡的體驗。善與惡的體驗,就算你善到最終,善到極致……就是善良的極致是什麼呢?善良的極致是無私,知道吧?只有無私,沒有自我保護的人,能夠稱為「善人」,並不是你做了什麼善事。惡人也可以做善事的,他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和名聲,他也可以做很多好事的。所以一顆無私的、無愧的心,那個叫「真正的善人」;沒有一個自我保護的坦蕩的心,那個叫「真正的純潔」,明白吧?

 

但是,就算是你一顆無私的、坦蕩的、純潔的心,依舊不是神靈。你是三界內,符合了律法神的那個標準,你是在三界內最高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投射出來清澈的生命。清澈的生命,用人類的境界去衡量他,就是無私、純潔、坦蕩。

 

但是你也不可能逃出「能見」的清澈,被「所見」內涵制約形成的境界的。你只是達到了境界當中最高的,最本源、最原始的,那種清澈遍滿的性質而已。你可以成為一個幾乎永恆的生命,這個地方就是「能見」的清澈,被「所見」內涵制約,派生出的第一層境界,就是佛教裏面講的「非想非非想」。你說他,有意識吧,他不是意識;你說他不是意識吧,但是他又以一種意識體、純意識的狀態,浮現出來。這個就是見精「能見」的性質,被「所見」制約,呈現出來的境界。

 

非想非非想天,可能還沒有觸及到這個「能見」的性質。「能見」的性質那個地方,是律法神了,造物主了。他應該是在這個「能見」的性質內,被「所見」內涵制約,形成的境界當中的,比較靠上那一部分,但是他也不是「能見」的清澈。「能見」的清澈那個地方,他已經突破了「非想非非想」的這個內涵,他是一種清澈的、永恆的、生命的源頭,那個是律法神的境界,那個已經超過了「非想非非想」這個四禪定的境界了。

 

還有神的第五個感受是,極樂。那種極樂不是因為你獲得了什麼的滿足感,而是純生命的璀璨圓滿的光明,不再被任何境界所獲得的大解脫。那是一種極樂的狂喜,那是一種永恆的幸福,那是一種清澈的安寧,那是一種生命普照當下的圓滿。生命,不再是生命的形態,不再是生命的性質,祂是一種純光。純光的生命,祂是生命呈現出來純光的普照,圓滿了宇宙過去和未來,那是大樂、大解脫、大莊嚴的極樂。

 

神啊,只看重神,神不看重人的。人類再好,他也是在心識的境界當中,經對比而有一個好;人類的再壞,只要他沒有誹謗神佛,他沒有想企圖殺害神佛,那麼,他的壞,也是他的心識內在,對這個虛幻的人體自我的維護,而形成的恐懼。

 

因為有恐懼,才會有恐懼的推動嘛;恐懼的推動的核心,就是維護自我嘛;因維護自我,而有了一個跟自我對立的世界和眾生嘛。維護自我就是不習慣自我受苦,維護自我就是希望自我獲得更多;獲得更多的話,你就要分享別人的資源;分享別人的資源,他就一定會有矛盾與紛爭。這就是所謂的「矛盾」啊,「對錯」啊,「戰爭」的由來。

 

但是在神,在感知領域裏面,那種純光的、靈性的、純生命的境界當中,就純生命的那個狀態當中看,一切境界眾生都是虛幻的,包括你維護的這個自我,也是黑暗的陰影。這個自我根本就不存在的,只是你維護了黑暗的錯覺而已。黑暗的錯覺如果不存在的話,你的維護本身就是一個笑話。

 

所以,在我們活着的時候,要逐漸地習慣,這個身體不是你,這個意識不是你,這個人格主觀意願不是你,人格主觀意願背後的認知也不是你。唯一是你的,是你否定了你的身心自我之後,你的心靈內在的那種安寧的、透明的、純潔的、自由的、無憂無慮的感受。那個感受就是你小時候,在你形成人格自我之前的那個你自己,那個你自己才是一個修行者的狀態。

 

讓這個無憂無慮的、純潔透明的、遺忘了你身心自我的感受,成為這具身體內,主導你生活的主體。久而久之,這個感受背後,就會浮現出來感知的浩瀚;而感知的浮現,就會在感知的基礎之上,倒映出那靈性天堂的終極意識,那是永恆的意識。

 

昨天我體驗了一下。大概我是在1個多月前,開始體驗到終極意識的。終極意識是什麼概念啊,昨天我就是大概體驗了這麼幾秒鐘的時間,當時是讓我挺震驚的,你知道嗎?

 

我先給你們說一下啊,在感受當中,就開始與人格自我的思量心和意識記憶脫離了,開始分開了。你是你,感受的你是感受的你,你的意識是你的意識,你的心靈是你的心靈,你的主觀意願是你的主觀意願,你的感受是你的感受。感受,和你的主觀意願和意識,是同一個身體內的兩個不同的你——一個是後天形成的,一個是你幼兒時候的生命狀態。

 

當幼兒時候的生命狀態,成為了你平常日常生活當中的,這具身心內生命的主體的時候,感受的你,就和人格的你分開了。人格的你,你的主觀意願和意識,就在感受的你的安寧、平靜、透明的,這種無憂無慮的純潔當中,就開始消散了。你會覺得你的人格自我很陌生。

 

同時的,在你的這個感受內在,感受的背後,你靈魂的感知力就會清澈起來。你靈魂的感知力,隨着他越來越清澈的時候,靈魂感知力就會浮現出來浩瀚無盡的宇宙時空。他可不是一層,他可不是一層人類看到的這層地球啊,太陽系啊,銀河系這種物質宇宙時空。他是層層疊疊深入,無限深入、無限廣大、無限致密的,六道輪迴的這種浩瀚的生死的宇宙,裏面不僅有你今生的你,還有你過去的你,還有未來的你——在你沒誕生的,未來的你的一幕一幕,都已經浮現出來了。

 

但是在這個感知的浩瀚的宇宙的上面,還有一個生命,那個生命就是不變的生命,永恆的生命。沒有時間觸及到祂,也沒有空間阻隔過祂,那是純光的你,純光的、無限的、永恆的、亙古的、莊嚴的、圓滿的、完整的生命——那個地方是天堂。

 

現在我的本體是那個地方。我六天一次輪迴,現在祂在我六天一次輪迴當中甦醒的時間,已經快接近40個小時了。而現在我當人的時間只有12個小時;當天堂的時間,成為那純光完整的永恆的天堂的時間,現在有40個小時。在天堂甦醒的時候呢,同時在天堂的那個純光永恆的生命當中,會甦醒那宇宙的終極意識。而那個意識,很有意思的一點,祂是一切眾生的意識。

 

祂是一切眾生的意識,也就是說,在我昨天,我偶爾溜達到那個……就是在那種純光純生命的完整當中,偶爾甦醒了一下宇宙終極意識的滲透、普照、周遍和無礙的時候,我瞬間進入到了,好幾個不同世界的生命的意識裏面去。

 

我進入到了一個地球上的,埃及人的這個意識裏。我為什麼說他是埃及,因為他當時正在看書,你知道嗎?他那個書上的文字,我看就像是埃及那個文字一樣。而且他不是跟我同時空的人,他應該是一個古代的,像是埃及的一個法老一樣的人物。就是個國王,要麼是個祭司,他們在看着一些埃及文的書籍。當時一瞬間,我進入他的意識裏面去了。

 

但是在我進入了他的意識的瞬間呢,在那一刻……只有你甦醒了宇宙終極意識,你才能夠進入一切眾生的意識嘛,是吧?在我進入到埃及那個法老的意識那一瞬間,同時我還進入到,當時的很多奴隸的意識的心底裏面去,我還進入到了海洋的,海底的那些……

 

我再給你們說一下,那個海底是有生命的。進入到了一些海底的那些,所謂的那些……就是他們有他們的領土,他們有他們的國度,進入到那一類生物的心識裏面去。同時的話,還進入到了……唉呀,這一說出來,就好像給人感覺,像是童話故事了。

 

在我進入到這些眾生的,有的是意識,有的是心靈的體驗,有的是心靈的思量,有的是眾生的這種情感當中細念的回憶,我同時進入到了天上、地上、海洋、人間,包括陰間。但是因為現在我是剛剛進來嘛,所以他進入到的這些眾生的時空的這個範圍很有限,大概就進入到了十幾個時空裏面,幾十個眾生的心意的內在——是同時進入的。

 

換句話說,他們的心意,都是在宇宙終極意識的湛然清澈本體之上發生的,所以說才談得上我進入。實際上我沒有進入,實際是他們在我的,在那個宇宙終極意識本體上發生了,他們心識思量的相續。就說我是那塊幕布,他們是在我幕布上面上演的電影。當我這塊幕布清醒了,體現出來就是,我進入了他這些幕布上面上演的,這些角色的心意裏面去。但是實際上我並沒有進入,而是我甦醒的瞬間,他們的心意在幕布上,呈現出來了。

 

但是因為我現在剛剛甦醒,所以程度很有限,大概就進入到了十幾個時空,幾十個眾生,僅此而已。有天上的天人,有海底裏面那些眾生。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,他們說的那種龍王的世界。這個我不是很確定啊,回頭等我詳細地看到了之後,我再跟你們說吧。還有人間的,還有陰間的,還有陰間那些生命的,心識的體驗和他們的思量。

 

不是我瞬間知道他們,而是他們在我的純光遍滿的終極意識內,浮現出來了他們生命的片段。因為我現在還沒有圓滿,還沒有完全甦醒,所以我看到的都是局限的空間和片段的心意。大概3年之後,從現在開始算,3年之後,當我完全變成純光體了……

 

我剛才不是跟你們說了嘛,就說是,你說把人體當成這個杯子呀,這個杯子的表面,就是我的心靈主觀願望、我的意識、我的記憶、我的思維,還有我的肉體,這個是大杯子。這杯子裏面還有小杯子,這個小杯子呢,就是我的這個靈魂的感知,我的感知力。我的感知力透過這個大杯子,呈現出來了我的主觀意願、我的心靈認知和我的意識。但是我這個小杯子的這個靈魂感知啊,他的主體範圍,卻像是整個外面空間一樣大;我這個大杯子的身體,反倒在小杯子的內核當中,就變成了像一個沙粒一樣。

 

現在我這個小杯子,不是靈魂感知嘛,它的內涵不是非常大嘛,但是它是分為兩層:一層是能夠看得到的、體驗到的、感知到的境界;在這個境界之上,還有一層生命,而那層生命,是完整的生命,祂不分層次,祂沒有境界,祂是純粹的光。

 

在純光的、完整的、無限的、永恆的、亙古的,這種純生命的普照之下,這個感知宇宙,就變成了一團陰影。他實實在在就是一團陰影,就是像我的手,這個杯子,這麼大的一團陰影。這個陰影裏面,有六道輪迴無限的眾生。

 

而這個純光在這個杯子,這個靈魂感知境界之上,由這個純粹、圓滿、無限、亙古、完整的光當中,浮現出來了一個終極意識。而那個終極意識是無形無相的,祂滲透在純光當中;在純光的載體之中,祂又滲透在一切,這個靈魂境界的宇宙眾生當中。

 

或者說,這個杯子,這個靈魂境界的感知力的杯子,和這個杯子之上,純光的這個宇宙——無限的、亙古的、原始的、完整的純生命的宇宙,都是這一個無形無相的終極意識,所浮現出來的生命性。而這個生命性,祂以純光表現,但是祂卻不是純光的表現;祂以純生命表達,但是祂也不是純生命的存在。因為有了純生命,因為有了純光,因為有純靈性天堂的無盡,才浮現出來了終極意識的,這種普照與穿透。但是這種普照與穿透,最奇妙的是,祂是以一切眾生的心意,予以表達。

 

就好像是,你們看啊,我這個地方有個項鏈,我把它轉起來。看,轉起來了吧?項鏈轉起來之後,它不是就變成一個圈了嗎?你看,這個項鏈轉起來,它變成一個圈了。這個圈就叫「境界」,變成了圈,就叫「境界」。它不是圈的時候,這個叫「心意」。這個繩子和這個珠子,叫「心意」,一個叫「心」,一個叫「意」。心意的相續變成了圈,它就轉起來,這個圈叫「境界」。這個繩子叫「心」,這個珠子叫「意」,而轉動這個圈的手,叫「終極意識」。也就是說,祂在一切眾生的心意當中,一切眾生的心意停止的當下,便是終極意識普照的當下。

 

祂以靈性光明,遍滿了整個的天堂;祂以純生命呈現出來無盡的光明,圓滿着天堂極樂狂喜的榮耀。祂滲透在一切背離了天堂而陷入境界的心意眾生的,每一剎那心意相續分別境界的當下。祂是一切眾生「見」與「所見」本來性質的清澈表達。見精已經是清澈了,但是祂是見精背後的,不可能被見精的清澈所凝固的,圓滿自由的普照。祂跟覺性很像,你知道吧?這個宇宙終極意識跟覺性很像,祂就是覺性的凝滯。

 

當宇宙終極意識,不再受到完整光明的局限,不再被純生命的永恆,所禁錮的那一瞬間,終極意識的復甦、消融、消散,就整個消散了靈性天堂和三界六道一切境界眾生。在那一刻,就是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,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那個就是大自由、大解脫、大莊嚴的佛了。

 

但是我距離那個地方,還有25年,但是我距離那個純光,純生命的圓滿普照,還有3年時間。我現在的生命的主體境界,是在內在的,脫落了主觀人格意願和意識的,安寧、透明的感受,這個是我人體當中的平常的恆常狀態,連帶着感受的,是我現在已經開始逐漸圓滿的這種感知力。

 

但是在六天一次輪迴當中,現在這個感知力,已經開始被靈性天堂的感應力所取代了。所以現在感應力的純光,已經進入到了感知力靈魂境界當中的這個核心,開始突破感知力的靈魂境界,進入到我人類的心靈認知的基礎裏面來了。

 

現在快到十一月,十一月、十二月、一月、二月,還有4個月,到明年二月底、三月初的時候,我的人格自我的基礎,就是那個心靈認知啊,那個核心,就被突破了,就開始在心靈認知當中,浮現出來靈性純生命的光明。也就是說,由我的認知浮現出來的感受,就開始被靈性純生命的光明取代,變成了我人格當中的感應力。

 

那個時候,在人世間就會出現無盡的奇蹟。因為感應力,就是純生命、純光明浮現出來終極意識,在人世間的表達——有一句話叫作「言出法隨」。人世間的一切,他都是由靈魂境界感知宇宙當中,過去的習氣的沉澱和細念的分別,相續而成境界的延續,而投射出來了,我們人世間現象世界的緣起和相續。當靈魂境界的習氣被淨化了,因素被改變了,反映在人世間的物質現象的表現,就會改變。

 

就好像是這個杯子,它是由石英構成的,是吧?如果你在微觀層面,把石英的那些元素,給改變了之後,這個杯子的形態沒有變化,它會變成一個金子的杯子,純金的杯子。石英的分子結構和那個金屬分子結構,在微觀下是不同的,但是在靈魂領域裏面,它們都是細念與習氣的沉澱。

 

當純生命,靈性純生命表達出來的這種生命純光,改變了靈魂境界當中,構成這個杯子細念的因素,這個杯子在人世間,就會光化掉。你們看到這個杯子,它有杯子的形態,它瞬間可能變成一個光構成的杯子。換到人體上面,這個人就是起死回生、返老還童、疾病痊癒、絕症康復。

 

還有4個月時間,這種事情就會出現了,但是這個還不算什麼新奇的。能讓肌體康復,能讓癌症痊癒的這種力量啊,在地球上不止我一個人。那有很多,你說氣功啊,包括禱告啊,包括宗教的這個祈福,都能夠起到效,只是他們的人數,沒有我這麼多而已。就他們的康復率,佔的百分比不大,可能一千個人裏面,有那麼一兩個康復的。但是在修行我教法裏面,一百個人當中,可能就有幾十個康復的。

 

只是他的這個普及率不大,神蹟的這個效果、效率不大,但是並不表明他們沒有。他們有,但是他們的這個,叫什麼……就概率很小,我的概率很大。但這個都無足輕重,不值得說是過分地去炫耀什麼。因為我又不是大夫,我又不是靠這個東西,宣揚我的醫術,對吧?我只是跟你們說,這種現象的原理。

 

可是真正牛掰的事情,是3年之後。4個月之後,是我靈性的感應力——即靈性透過靈魂的感知,折射成為了感應力,感應力透過我的心靈認知,在人世間呈現出來,人格內認知靈性的光明。也就是說,神蹟開始在人間呈現出來了,會有很多神蹟大範圍地出現。但是這個不算什麼了不起的事,別的教法也可以。

 

我告訴你們,真正牛掰的是3年之後。2027年的十月份,當純光、純生命的完整的天堂,完全地取代了感知靈魂的世界,也就是說,由感知力呈現出來的靈魂境界,三界六道的宇宙,被天堂的純光、純生命,完全淨化、完全救贖、完全超度、完全燒融了,一切境界眾生的心、身心靈、身語意的境界內在的境界的相續,完全是純光、純生命、愛和熱能的表達的時候——我的人體的表現當中,不是從4個月之後,我的這個心靈的認知,開始變成靈性感應力嘛,3年之後,那個感應力,就會變成靈性本體。也就是說,這具身體之內,就不再是一個天堂折射出來的感應力,而是天堂本身了。

 

3年之後,構成天堂的,純生命、純光的、完整的、純靈的本體,就會是這具身體內的主導。那個時候,就是真正的叫一句話,叫「言出法隨」了;那個時候,這個修行者說出來的話,就是三界內的法。那個時候就不是說,去改變人的這個生死的狀態了——就這個人馬上要死掉的時候,讓他聽錄音,他能活過來。現在就可以,現在就可以!而且起死回生的這種概率很大的。3年之後就不是了,3年之後可能我就不做這個事了。

 

3年之後,當這具身體內是純光的、純生命的普照的時候,就意味着我內在,不會再有人格自我,不會再有細念和習氣沉澱的境界,而是宇宙天堂以這具身體,完全呈現出來華藏世界。那個時候,這個人,這個修行者,可以直接超度靈魂了。就不再是解決你人世間身體的死亡,而是解決你靈魂的輪迴問題,那個才是真正厲害。因為,這件事情,只有神佛可以做!只有神佛可以做,連八地菩薩都做不了。

 

今天我已經八地菩薩了,3年之後大概我到達九地,只有九地菩薩以上的這種生命,可以超度靈魂。八地菩薩可以引導靈魂,因為祂知道道路,祂給你發通行證,但是你得自己走過去。但是,九地菩薩的話,可以直接超度靈魂,因為祂是純光、純生命,祂是終極意識的,在人世間的直接表達。

 

那個時候就厲害了,那個時候就真正厲害了。那個時候就是所有修行者的福音,你知道嗎?那個時候,3年之後的話,就是起死回生啊,在人世間呈現各種神蹟呀,那個就是家常便飯。如果每天不出現那麼幾十例,就反倒奇了怪了。就太陽所在之地,如果冰雪不融化,那就反倒奇怪了,你知道嗎?

 

但是那個時候的話,對於修行者而言,那就是,等待了多少多少億年的機緣終於到了——可以一世,真的是可以一世,可以從生死當中解脫了。沒有神的降臨,不存在「解脫」這個選項,沒有。你只能說是不斷地去淨化靈魂,達到了見精那個高度,就夠了!

 

達到了見精那種清澈的性質,就永遠地在,「所見」的內涵對「能見」的清澈制約的那個地方,呈現出來的宇宙終……就三界內宇宙的造物主那個地方,就是你能達到最高地方了。那個地方基本上是沒有時間的,他有時間的因素,但是時間並沒有對那個地方,形成牽引的慣性。我們為什麼覺得有時間呢?是因為境界的流動,對我們心識牽引的慣性,在感知當中,形成了對時間的體驗。

 

需要把這句話再重複一遍嗎?就是我們靈魂啊,在我們靈魂那個境界呀,「所見」的內涵,對於「能見」清澈的制約,折射成為了境界。境界對於「能見」的這種牽動,形成了眾生。眾生和境界是相對的,就像「能見」與「所見」是相對的。當「所見」對於「能見」性質的牽引,境界對於眾生心識分別的牽引,形成了慣性的時候,時間就形成了。如果沒有形成慣性,或者說是「能見」的性質,從「所見」內涵當中的,牽引的這種慣性當中解脫的時候,時間就停止了。

 

我的手在轉這個,轉起來之後,它不是形成了一個境界嘛,就是一個圓嘛,它形成了一種境界。你看它形成了一個圓圈,對吧?一個整體的圓圈,這個叫「境界」。這個境界由兩部分構成的,一個是「心」,一個是「意」,對不對?「心」是這根繩子,「意」是這個珠子。當它轉起來之後,這個珠子對於心的這種力啊,它形成了慣性,它會不斷地轉下去,慣性就會形成一個境界。這個境界對於這個繩子本身的牽引,叫「時間」,時間是心識的慣性。

 

如果說,你內在的這個見精的「能見」的性質,從「所見」內涵的慣性當中解脫了,你內在的感受,就會從你的境界的對比差異的這種……唉呀,時間是境界的對比,當對比的境界緩慢下來了,那麼時間對於感受的這種抓取,或者說感受對於時間的這種感知力,就會減弱,時間就會緩慢,就會慢下來,甚至於時間會停止,就回歸到了這根繩子本體。當時間消失的時候呢,就是拿着這根繩子的手,浮現出來了,那個就是宇宙終極意識,透過了靈性,在見精當中表達的清澈。這三者是一條線。

 

我們的意識,我們的主觀意識,我們的心靈的主觀意願,我們心靈主觀意願背後的心靈認知,我們認知背後的這個感知當中的這種細念,這個細念,細念深處的那個見精,見精背後的那種靈性,靈性深處就是那個終極意識,那個終極意識就是那個覺性的折射,那個覺性就是那個悲能的平等的表達。他是一條線貫穿下來的。

 

但是因為眾生的不同的生命境界,折射了「祂」,而形成了眾生的形態,這個就叫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個就叫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這個也叫作「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」。這個就是,人家那個《圓覺經》上講的,「居一切時不起妄念,於諸妄心亦不息滅,住妄想境不加了知,於無了知不辨真實」。

 

這就好像是佛經裏面講的,就是「摩尼寶珠」啊,它本身是無色的,它碰着任何顏色,它就會反映出任何顏色,但是它本身是沒有任何顏色的。這個就是《圓覺經》上講的,「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」。然後那個《金剛經》上講的:云何為人演說,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

 

這就是我剛才給你們講的這一條線,他的根本的性質,就是那個悲能。因為,悲能,自上往下,有眾生的無明妄想,遮蔽了悲能,而將悲能的性質,改變成為了覺性、靈性、見精、感知、認知、心願、意識,層層層層派生出來了法界,終極意識呈現的靈界,見精呈現的三界六道,認知呈現的人間自我。

 

這一切他是一根線派下來的,而那根線的性質,卻是悲能的平等。或者說,眾生就在佛之中,我們每一個眾生本來原始的面目,都是那個悲能的平等、慈悲的當下圓照。所以說,眾生的本來面目都是佛陀嘛。我們在佛之內,佛在眾生之中,所以說,這又是佛教裏面一句話,叫作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