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19日錄音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今天啊,今天是我這個修行狀態當中,在輪迴當中最黑暗的一天,最黑暗的時候,大概還有5個小時,我就又開始甦醒了。在最黑暗的狀態的時候啊,內在的體驗是什麼體驗呢?凝固,就像那個水泥呀,凝固了,一切都會變得很真實,一切都會變得很真切。而真實和真切呢,他就像是一面……就好像是那個水彩呀,凝固成了油畫的感覺。原本那個水彩在我昨天、前天、大前天,它是游動的,它是流動的。流動的,你就知道他,並不是一個確實、實有的一種境界,他是相續的嘛,他是生滅的嘛,他是緣起的嘛。
而到了今天呢,在我身心內在的人格的體驗,體驗基礎的記憶,記憶深處的習氣的感知,就全部都凝結成塊兒了。就像那個作油畫的油彩呀,它已經變成了畫的本身了。它原本就是油彩而已,它沒有形成畫,現在這個油彩已經凝固成為了一個整個的境界。這個境界,他就會浮現出來了,我固有的,區別於他人的,我的性格、我的愛好、我的心願、我的記憶,包括我的脾氣與秉性來。這個就是人格開始凝聚了。
人格一凝聚,外界的世界,瞬間就凝聚了,外界的世界就會跟你人格的記憶,相對應地浮現出來,他們確定不變的名相。這個你們現在可能還只是在理論上知道,但是你並不實際知道。
你看,這個是一個攝像頭的蓋子。在今天我看來呢,毫無疑問,它就是一個攝像頭的蓋子,它只能是攝像頭的蓋子,相機的蓋子,它不可能是我的罐頭的蓋子,它也不可能是其他的什麼水瓶的蓋子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用過它,我認識它,我體驗過它,我記憶了它。因為有記憶它的「我」,才有一個「不可能是水果罐頭的蓋子,而是攝像頭的蓋子,在我桌子上浮現出來了」。
而在今天之前呢,我知道的,就說是,這個是一個由塑料材質構成的,由各種零件配比而成的,攝像機上的一個配件而已。它是一個緣起的現象,它可以是攝像頭的蓋子,它也可以叫其他什麼樣的品種的蓋子。這個名稱啊,跟它本身是沒有關係的,明白嗎?
也就是說,這個物件是緣起的一個塑料的物件,它可以是任何名稱,這在今天之前的我——昨天、前天,我知道它叫「攝像頭的蓋子」,但是知道「它叫攝像頭蓋子」的這個概念之下,卻沒有一個永遠的、實際不變的、真實的這個蓋子本身的本體存在。
就在今天之前的我,看到這蓋子的時候,我知道它是什麼,但是我對於它的認知,不會因為對於它的知道,而把它……就是這個攝像頭,我知道「這個是個攝像頭的蓋子」,這個概念,不會牽動我對它的這種認識,而將這個塑料結合起來。這個用語言表達比較費事啊,哈哈哈哈哈……
我再給你們講得更直觀一點,更如實一點。因為,我平常當「人」的時候也不多了,現在我當神的時候反而多了。現在我當神大概能到36個小時,甚至於快接近40個小時了,我當神的時候比較多。神跟人之間啊,現在我當人的時候比較少了,今天現在此時此刻我就是人,如假包換的、確確實實的、由內到外的凡夫俗子。
凡夫俗子,給人的內在的感覺是什麼東西呢?你們聽好了啊:很真實,自我很真實,世界很客觀。明白嗎?這個客觀的世界,和這個自我意識和自我感受的真實,他是一種凝固的感覺,就像那個水彩在水裏面,已經凝固成為了圖畫一樣。
而在我當神的時候呢,跟人之間有一個確切的對比。神啊,很明確地、很清晰地、很究竟明了地知道,我不是這個身體,我不是這個眼睛,我不是這個頭腦意識,我不是這個說話的語言,我也不是這個身體的細胞組成的這種形象。神是很清楚、很究竟、很了然,很……就徹底解脫了身心靈、身語意的凝固感,緣起相續的境界,以及習氣細念的分別與觸覺。
但是那種神的境界當中……我說的這個「神」,我再給你們強調一點,我記得昨天告訴過你們,我說的「神」,一定是在見精範圍之內的。見精到靈魂感知之間的,靈魂感知的昇華,浮現出來見精「能見」的性質。因為靈魂感知是「能見」的性質,受「所見」內涵的制約嘛。「所見」內涵埋葬了「能見」的性質,「能見」的性質透過「所見」內涵,呈現出感知嘛,對吧?所以說,當我們的感知力純澈的時候,見精就在感知當中浮現了嘛。見精透過感知的純淨,浮現出來見精的清澈,那個稱為「神」——三界內的神靈。
但是我現在的,每六天一次的甦醒,在甦醒的那將近40個小時之內吧,我不是見精的清澈,我是超越了見精,不被見精的分別,所觸及的純生命的光明。而那個純生命的光明當中,已經開始浮現出來了宇宙的終極意識,在宇宙的終極意識的那種……就現在我是沒辦法觸及的,我只是在憑藉回憶給你們講。現在我當人的時候很少了,我就通過對比告訴你們,神是怎麼樣子的。
你看,現在我手上拿了個玉米,很真實啊。這個玉米的香味,這個觸覺,這個感受很真實的。為什麼,它為什麼真實?並不因為它本身真實,而是因為有我曾經對於它認知的記憶——對於它品嚐滋味之後,習氣體驗的記憶。有習氣體驗沉澱的記憶,形成了玉米的口感、味覺、觸覺以及嗅覺,這都是感受。玉米這個形象,我對於它有着眼根攝取這個光線之後,對於它這種名相的記憶。名相的記憶,和對於玉米味覺、觸覺、嗅覺的這種內在的身心體驗,跟名相的記憶結合在一起,推動我的意識,形成了「這個叫玉米」的概念。
也就是說,當我當「人」的時候,我看到玉米那一瞬間,整個的我內在,對於玉米的記憶、感受、體驗、習氣的剎那間的這種相續,形成的對玉米的這種味覺、觸覺、嗅覺形成的感受,他就立馬浮現出來了。感受與我大腦當中的概念結合起來,就和我眼睛看到的這個玉米的形象,就結合為了一個整體。
當我看到這個玉米的時候,瞬間,曾經認知到玉米的那個「我」,就浮現出來了。在玉米沒有出現之前,那個「我」是隱退的。當玉米浮現的時候,我曾經對於玉米的所有的記憶、體驗、感受,和認知當中曾經對玉米的那種細膩的覺受,就全部浮現出來了,就有了一個認識玉米的「我」,明白嗎?這個就叫「人法相續」,這個就叫「生死輪迴」。
人活着是在輪迴生死的剎那相續當中。我們所謂的「活着」,實際上是一種「中陰身」的狀態,只是人類不意識而已。而在神甦醒的時候呢,看到玉米了之後啊,聽清楚啊:在神甦醒的時候,外界出現這個玉米的時候,剛才內心裏面那個心識,對玉米的認知、體驗、感受,形成的那個心意的自我,他不是瞬間浮現了嘛,而在神甦醒的時候,這兩者呀,全部都會變成了陰影。就是人格自我和人格自我浮現的這個外面相續的世界,這兩者,在光明的、永恆的、亙古的、無限的、純生命的,那種終極意識的普照之下,這兩者都是夢幻泡影。就人格自我和人格自我體驗感知到的現實世界,這兩者都是夢幻泡影。
佛教啊,用一句話可以概括,哪句話呢?心外無物,是為佛教。那麼佛教的根本的精髓,就說什麼叫佛法?佛教用四個字可以概括——心外無物。那麼我們就在說,什麼是佛法?並不是說,佛說的話就是佛法,不是的。佛說的話有「了義」,還有「不了義」呢。你不能說,祂今天說「阿難,你去要一碗飯」,這個是了義法吧,對吧?
那麼什麼是「了義」呢?四依法裏面的「依法不依人,依義不依語,依了義不依不了義,依智不依識」,這個「了義」和「不了義」,怎麼分別呢?三法印,這是佛教的根本根本根本的核心義理。「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」,這是三法印。任何符合了三法印的,都是佛法。
那麼,如果說你是佛教徒,你所說的不符合三法印,那個叫……要麼是,咱們客氣點說,那個叫「非了義法」「善法」「相似佛法」。更甚者,是打着佛法的名義,行使人間的這些貪婪慾望,讓人心外求法,去追尋鬼神各種「通」——業通的,那個叫「附佛外道」。咱們要分清楚。
剛才我跟你們講的呀,就是叫「人無我」。什麼叫「人無我」呢?我跟你們說一個最簡單最簡單、最根本最根本,你們可以聽得懂、切身體驗的例子,什麼叫「人無我」?你是從你媽肚子裏生出來的,任何人都是。在你從你媽肚子生出來的,那大概出生之後前十幾分鐘吧,你的這具身體呀,你的這具身體裏面是沒有意識的,他就是這具身體而已。
我們所說的「自己」,一定一定指的是這具身體,你知道嗎?人類說的這個自我,一定一定指的是這具身體。沒有身體,就沒有你的人生,就沒有你的成長、壯大、衰老和死亡,是不是?我們所說的自我一定是這具身體。那麼,當這具身體剛出生之後,那十幾分鐘之內,這具身體是沒有意識的,沒有意識就沒有自我,那麼這具身體到底是你,還不是你?是你的話,他僅僅是具身體,你是沒有自我意識的;如果不是你的話,如果說這具身體裏面沒有你的話,那麼你如何是隨着這具身體成長呢?
我們現在所說的自我,一定是我的心靈,心靈的主觀願望和我的意識分別相續,構成的意識體系,這個是我們的自己。當我們的意識體系陷入昏迷了之後,我們就說「這個人,陷入昏迷了」,不是這個人的身體陷入昏迷了,而是他的主觀意識體系,陷入昏迷了。
所以說,我們指的這個人,就是由兩部分構成的——一部分是我們的身體,一部分是我們的精神體系,對吧,就是我們的人格體系、精神體系。在你剛出生的那十幾分鐘之內,你是沒有意識的,也就是說,這個世界上只有這具身體,但是沒有你,是這樣子的吧?
那麼,在那十幾分鐘之內,你在什麼地方呢?也就是說,在這個孩子出生之後,在十幾分鐘,咱們就把他算15分鐘吧,在15分鐘之間——15分鐘之後,可能你的意識體系慢慢地,開始由對外界、對六根,有所反應了,在那之前,這個世界上,只有一具身體的存在,沒有你的存在。你們想過沒有?
當這具身體呀,當這具身體內,開始有了意識的,就說在科技上來說的話,是意識波動,形成的這種腦波吧,你才會具有了一個「人」的特質,就說是有了意識體。那麼在意識體形成之前那十幾分鐘之內,這具身體到底是活着的,還是死着的?活着的話,他為什麼沒有自我,他為什麼沒有意識?如果死的話,他為什麼又從一個沒有意識的一塊肉,變成了一個有意識的、有自我人格的人?
這中間有一個相續、緣起的過程。也就是說,這個人格的你,精神化的你,自我意識、自我體驗的你,並不是先天就有的,而是後天形成的,是這樣子的吧?我們人,我們人類呀,我們所說的人格自我指的呀,指的就是我們的心願動機、主觀意識和我們意識概念、記憶思維的相續。
主觀動機推動我的意識思維,形成的概念;概念聚合着我的內心體驗,形成了我的情緒;我的主觀的意願,結合了我的情緒,形成了我的人格;我的人格被我的概念思維所牽動,形成了我的整個的思維邏輯和思想體系——我的價值觀、人生觀、世界觀,三觀嘛,對吧?
我的價值觀、人生觀、世界觀,這些思維邏輯和我的主觀的意願結合,形成了我主觀意識的分別。我吃素,我看到吃肉的,我的主觀意識的分別,告訴我那個是吃肉的;我內心裏面,和我內心裏面的主觀意願的標準——「我吃素」,發生了相衝突的時候,我的情緒、我的感受、我的感知,就會瞬間變得很厭惡。是不是這樣子的?一定是這樣子的。
當你有主觀意願的時候,你的主觀意願一定是有標準的;而你的標準一定是可以通過概念、文字、語言、邏輯,予以表達的;而每一個概念背後,概念的基礎,全部建立在,你的心識體驗的經驗之上。也就是說,當你看到善的,你會歡喜;當你看到惡的,你會憤怒;當你看到吃的,你會流口水,好吃的東西;當你看到骯髒的東西,你會下意識地迴避,覺得很噁心。
這種感受,不受你的意識分別的主觀意願的左右,他就會浮現起來了。你看到那種,就說是一個死老鼠在你面前,你會本能地噁心,想嘔吐。你的概念知道那是「死老鼠」,僅僅是知道而已,「知道」本身沒有害怕,也沒有噁心的。知道噁心的,能讓你體驗到的,一定是習氣的記憶,一定是習氣記憶形成的感受的波動,知道吧?也就是說,在我們的人格形成之前,在這具身體之內,沒有你的存在。
而在這具身體開始具有「你」的時候,在這具身體形成你的基礎,是你記憶的形成。就是你的大腦意識,對於你的內在的體驗、感受,形成了固有的概念。我餓了,需要吃奶,我找到一個可以讓我吃奶的地方,很溫暖。我的感受感知力很溫暖,一次、兩次、三次、四次,每次我餓了,找到這個溫暖的地方,吃到奶了,我就會覺得很安全,我就會笑。這個時候,你的意識,雖然有意識,但是意識沒有形成概念之前,你完全是以內心的感知,就是你的心靈認知背後的感知,透過你的肉體,形成了你的內心初步的認知。
認知對於身體接觸到外界,接觸到你媽的皮膚,那個溫度,接觸到乳房的這種感受,認知與感受的結合,在你的內在的感知裏面,形成了相對應的境界;那個境界,又反饋到你的認知的,這個心識狀態裏面來,細化了你的認知對於身體感受的狀態,他就會形成了你微妙的體驗。這種體驗時間長了之後,他會推動你的眼睛,看到這個人的樣子的時候,你會知道,她代表着溫暖和安全。
當一次、兩次、三次、四次,當她反復地通過重複一個詞——媽媽、媽媽,重複這個詞,通過聲波傳到你耳根的時候,你的內心感知就知道了:噢,我內心的認知,體驗到的這種溫暖的感受的這個名稱,通過我的耳朵聽懂了這個聲波、這個聲音,叫「媽媽」。心靈認知開始和你內在的身體的感受,開始和你的耳根,和你的眼根聚合在一起,形成了對你媽名相的這種確定感。
媽媽是這個名相,這個名相叫「媽媽」,她代表着食物、溫暖和安全。這種信息,又會傳遞到你的認知背後的感知當中去。你睡覺的時候,在你媽的懷抱裏面睡着了,對吧,很安全嘛。當她一放下你,你感知到,那時候你閉着眼睛呢,似睡非睡,但是你的感知很靈敏,你感知到她把你放到床上那一瞬間,他立馬就哭了,為什麼呢?他感知到不安全了。他是怎麼知道的?他閉着眼睛昏昏慾睡呢,你把他一放下來,他立馬就哭,他是怎麼知道的?感知力。明白吧?
因為孩子,嬰兒的那種靈魂感知力呀,他沒有完全地被他這具肉體當中,形成的心靈認知所埋葬,所以他的感知,是大過於他的認知的。所以孩子為什麼他,在那個咱們講的這些民間啊,說孩子容易招邪,他招的什麼邪?就是感知對於……就是他靈魂感知力,透過了我們這層物質現象世界的表層,感知到了感知力所滲透到的微觀的宇宙的空間當中,感知了一些對於他靈魂的威脅——一些孤魂野鬼呀,一些所謂「不乾淨」的東西,他會哭啊,日日夜夜地哭啊。
剛才我們說到這個孩子,孩子隨着他這個內心的認知啊,被所認知的身心感受,所塑造成為了認知的細分的經驗的時候,這個經驗,和細分感受形成的這些細膩的習氣結合,他就會形成了固有的體驗。體驗呢,他會帶動認知,形成具體的情緒的感受。而這其中都是一路伴隨着,你的眼根的看到、耳根的聽到和意根的理解到。就說「眼耳鼻舌身意」這六根相續,牽動你的內心認知,形成了認知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形成了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而被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所塑造、凝固、確定、成形的自我。就是你的人格就這麼來的,你知道吧?
所以說,我為什麼看到了這個玉米了之後,我知道它是玉米呢?我為什麼知道它是玉米呀?因為我過去吃過它,對不對?而且我吃了不止一次,我從小就吃它。反過來講,當我看到這個玉米的時候,連帶着這個玉米記憶的,可不是我某一次對這個玉米的記憶;而是我從小到大吃到這個玉米的每一分鐘、每一個畫面、每一個場景、每一個環境,以及當時跟我吃玉米的每一個人的場景,我都能瞬間想起來。也就是說,這一個玉米的相,連帶着你形成這個相的,你心識、意識、感受、人格的,整個的相續的過程,這一個玉米。
你們想不起來,因為你們已經,就是一層一層一層一層的,這種記憶、回憶、體驗、習氣的感受,和層層層層每一剎那的境界,已經壓縮成為了一整張的一個膠片了。這個膠片就是你的人格,由這個膠片,投射出來了你眼前看到的,所謂的「現實客觀世界」。
膠片後面有一道光,沒有這道光的話,你膠片投射不出來你眼前的這個世界的。這個膠片後面那道光是什麼呢?膠片後面那道光,就是我們所說的見精,就是你內在的見精。那是你靈魂感知的本質,靈魂感受的基礎,就是你生死輪迴的緣起的地基,和你生死輪迴最終、最頂端、最高處的局限。最基礎就是最頂端,這個是人類很難理解到的東西。
就說是,數字從「1」到無限大,它是一個循環,但是數字不可能到「0」,「1」是不可能到「0」的,「0」裏面沒有「1」。這個是人類邏輯上可能很難理解的東西,因為它是兩種性質的東西。「1」是分別,而那個「0」是分別當中脫離分別的純潔,那個就是人的見精。
所以說,我們這個人格自我呀,他有一個緣起的過程。在你媽誕生你這具身體的,誕生後身體那15分鐘之內,你的身體裏面是沒有意識,也沒有知覺性的。他就是一塊肉,一塊會哭會鬧的肉;會哭會鬧的肉,但是他裏面有感知力。
感知力不能稱為「人格」,你知道嗎?反過來講,當人格慢慢成形之後,感知力就被埋葬掉了。所以為什麼說,孩子他容易看到另外空間,可以通靈呢?他可以感受到、感知到很多大人的情緒,甚至於很多小孩有神通,可以感知到前世,可以感知到這個房子發生過什麼事,可以感知到未來呢?因為他的靈魂,本身就是感知;靈魂,就感知的本身,就是我們所說的「靈魂世界」。
感知,在那個受精卵剛形成的時候啊,那個靈魂境界當中的感知,就開始跟受精卵一起成長了,隨着受精卵長成這個胚胎,胚胎長成胎兒,胎兒十月臨盆,出生了之後,從媽媽的肚子裏出來了之後,換了一個新的環境,那個身體細胞受到了,不同環境的這種溫度、光線、空氣當中的刺激,進行了反應的過程當中,感知力被肉體的這種本能的反應所帶動,就形成了最原始的,人的內心認知最初期的分別。
認知——我知道自己在講話,我知道自己在喝水,我內心很清楚地知道,自己是在什麼地方,坐在什麼地方,我在幹什麼事,那個清楚的「知道」,就是你內心的認知。認知對於身體器官的細化,身體被身體器官所攝信息的,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細化分別牽動,就形成了心靈認知的思慮。
你們知道「思慮」嗎?每個人都有,但是你們可能沒有特地留意過,什麼叫「思慮心」。我們人類呀,都是我們自己的人格,我們的人格有社會性;除了社會性的一面呢,還有一種自然屬性,就是自然性。
社會性的一面呢——我們看到了這盤玉米,這是我早餐,看到這盤玉米的時候,社會性的一面,就說是放在桌子上面,供大家吃的,這個是公用物品;我們應該遵從禮儀、遵從禮貌,我們要主動詢問別人,需不需要吃,需要吃幾個;要洗手,要拿這個餐具把它夾起來,這個叫社會性。
我們有社會性的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嘛。因為社會性的不同的角色,我們的心靈的認知,推動我們的意識,結合我們的情緒和感受,形成了我們人格化、社會屬性的一面,對不對?表現出來都是彬彬有禮的,跟人保持距離的,以禮儀、客氣、謙虛、有禮貌,作為自己的社交的,為人處世的一種方法和表現,對吧?
還有我們自己人性的一面,就自然屬性的一面。當我在給別人「讓」,請別人先吃這盤玉米的時候呢,我心底裏面有一個小小的思慮:「哎呀,你不要一次都拿完了,你給我留兩個,我也想吃呀。」但是我的表面上,會因為社交禮儀,會因為客氣,會因為謙虛,會因為禮貌,會告訴你:「盡量多吃,都給你都行。」但是我心底裏面的,內在的企圖,那個思慮,那個思量心,卻嘀咕:「你不要都吃完了,我還要吃一個呢。」那個思量心,就是你——我們所說的「潛意識」,知道吧?
那個思量心的緣起,是在於他不是你的內心認知,這一世形成的,而是你認知背後的那個感知,感知靈魂在過去世,用過的那個身體裏面,儲存了對過去世吃過玉米的那個記憶,透過你內心的這個認知,體現出來你今生看到玉米的時候,內在本能的反應——你是喜歡玉米呢,你是渴望玉米呢?你是恐懼玉米呢,你是排斥玉米呢?還是你對玉米一見鐘情,或者說是兩看生厭?
這個都不是你這一世能決定的,而是你的靈魂感知當中,那種過去世,透過你過去世的肉體的認知,形成的你過去世,對於同樣一個玉米的認知體驗的記憶,透過你今生的心靈認知,在你這具身體的五蘊六識循環的體系裏面,重新播放了你過去世對於玉米的經驗、體驗、感受,而折射出來你今生的,看到這個玉米的時候,內心潛意識的那種思量心——那種不由你主觀意識左右的厭惡、恐懼、歡喜、渴望,以及念念不捨,這個就是人的潛意識。
而這個潛意識呢,他完全不受你主觀意識的左右的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,你看他很小年紀呀,他那個鋼琴十級,畫畫很有天賦,他在某一方面的專業領域都是很拔尖,連國家級那些運動員都沒有辦法去匹及的。世界上這樣的案例太多太多了。
我還看過一個電影,一個小姑娘,不到十歲吧,她是獲得了國外的一個什麼數學的最高獎項。就她解開了數學的,所謂「王冠上的一個明珠」的難題。還不到十歲的一個小女孩,為什麼?人類所謂的天賦,是因何而來的?
就是在人的內心清醒的認知背後的感知當中,蘊含着感知靈魂在上一世、上上世、上上上上世那個身體裏面,在某一個領域裏面,在那個同樣的數學領域裏面研究過的,那一種經驗記憶形成的思慮,儲存在感知境界當中的記憶,透過這一世的心靈的認知,浮現出來了,對於某一個領域,某一個數學課題,超出於這個世界正常學習能力的,千百倍的天賦的理解,直觀的解釋,和無與倫比的那種超常的智商。這個就是天賦。
天賦全部儲存在生命的潛意識當中,不在顯意識裏面。顯意識,什麼叫「顯意識」,問你們?顯意識就是我的心靈主觀的意願,結合我的頭腦意識形成的概念,通過概念的對比形成相續,形成了我的邏輯思維,邏輯思維和我的想象思維,和我的情感體驗,聚合在一起,對於名相世界,現象的分析、理解、探索和記憶,這個稱為「顯意識」。
就是我分析事情的這個頭腦,他是借助了我的眼睛,看到了現象,借助了我的記憶當中的概念,形成了邏輯,通過邏輯當中概念的對比、昇華、相續,推論出來某一個,這個現象的未來、過去和內涵,這個叫「顯意識」。
而潛意識呢,就說我看到這瓶綠茶的時候,我的顯意識,我內心裏面認知到,通過我認知記憶的類比,知道它是一瓶水,透過我的體驗,知道它是茶,透過我的概念的確定和理解,知道它叫「綠茶」。這一瓶綠茶就是我整個顯意識的浮現,它聚合了我的眼根、我的意根、我的耳根、我的舌根……就是六根聚合了我的內心的認知的這種清澈,形成了認知這瓶綠茶的我,這個叫「顯意識」,知道嗎?
聽清楚了,這個叫「顯意識」。顯意識,就是綠茶和認知綠茶的我。顯意識,就是綠茶的現象和我內在對於綠茶味道體驗的記憶,這個叫「顯意識」。換句話說,顯意識就是我的人格和我人格記憶的投射。
我再跟你們講什麼叫「潛意識」。我看到這瓶綠茶之後啊,我內心裏面特別特別特別特別地感動,莫名其妙地感動。當我喝到這瓶綠茶了之後,我內心裏面似乎想起了,很久遠很久遠的,我對這瓶綠茶慾罷不能的,那種生死相續輪迴當中,苦苦尋找的一種思念感。這瓶綠茶,仿佛連帶着我生命當中久遠的某段記憶。
但是我的顯意識當中,我的人格自我的體驗感受和意識的概念當中,沒有儲存過任何對於這瓶綠茶的現象化、感知化的記憶。但是我的內在,我的心靈認知清醒,清醒認知的心靈極深極深的,我的認知所無法觸及的,那種感知境界當中,卻對綠茶無比地熟悉和熱愛。那種沒有辦法被你的意識所觸及,沒有辦法被你內心的清醒所理解的,那個就是對於某種事物、某種境界的,深深的、細膩的、無比熟悉的感受,就是人的潛意識。
潛意識一定是在靈魂感知境界當中,透過人的內心的認知折射,形成了你內在思慮的浮現。我在看到這瓶綠茶的時候,我的內在的思慮心啊,就會不受我主觀意願地浮現出來,我就會覺得:哎呀,這好好喝呀,這個多買幾瓶,多找幾家超市,咱們買上二十箱,放在那個地方。
你的人格的主觀意願的話,就知道,你可能就喝一箱就夠了。但是你的思慮心呢,就會不斷地告訴你的主觀意識:多買幾箱,多買幾箱,不然別人就買走了,就沒有了;沒有了之後,你就沒得喝了,這個多好喝呀。這個就是你的思慮心。而你的思慮心,確確實實是你的靈魂感知,透過你的心靈認知,所浮現的潛意識的訴求。這種潛意識說起來太多了,你們每天都有,但是你們每天都不意識到。
我跟你們說兩個心理學上的案例啊。你們每天都在做,但是你們每天都沒有意識。咱們幾個都是好朋友,你們跟我很親近。你們跟我坐在一起的時候呢,跟我在一起的時候,你們會發現,你們的手都是放在膝蓋上或是放在桌子上的,明白嗎?咱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,你的手呢,一定是放在你的兩側,身體兩側的。你們跟我在一起的時候,唯一不會出現的姿勢,是抱着胳膊——這個是潛意識的拒絕感,知道吧?
就說是,當你們跟我見面了之後,如果說你是抱着胳膊的,你的潛意識、你的思慮心、你的感知靈魂裏面,對於我是潛在的拒絕、懷疑、觀望,保持一個距離的態度,你才會抱着胳膊的。這個是一個拒絕的意思,明白嗎?這個都是你自己不由自主的,不受你控制的,你就會把胳膊抱起來。為什麼呢?你的感知力,你的靈魂感知力,傳遞到你的心靈認知,浮現出來你的思慮的時候,他是一種不確定感、懷疑感、拒絕感,他需要一個觀望的距離,你會把手抱起來。
好了,我再給你們說一個。在一圈人說話的時候啊,談話的時候,你仔細觀察,裏面如果有一個很漂亮的女性,在那兒坐着,其余的男性的腳,他的那個左腳的腳尖,會不由自主地,全部指向那個女性。為什麼呢?這是人的下意識的一種心靈的傾訴感,就是我們想……
剛不是跟你說了,人有兩個自我,一個是社會性的自我,咱們要對女性尊重,不要表現出來一副好色的樣子。但是你內心的那種訴求,潛意識的思慮感,傳遞着你靈魂感知,對於這種異性的性荷爾蒙的那種渴望,他會透過你的肢體語言傳遞出來。肢體語言是人潛意識的表達,你的腳尖一定是朝着那個女性的。無論你是側坐的、正坐的,你的腳尖一定是朝着那個漂亮女性的。這個不受你的意志為轉移,你知道嗎?這是人的生理本能。
咱們看到前方,馬路上有一個被車撞死的一只狗。你看到那個屍體的時候,那個馬路很寬的,你會本能地往旁邊走的,為什麼呢?厭惡感。它根本就觸及不到你,你為什麼不能堂堂正正從它身邊走過去,你為什麼要往左,要往右,再跨一大步呢,為什麼呢?潛意識裏面害怕受到屍體的污染。
這個靈魂感知,感知力對於這種……感知力為什麼害怕死亡呢?因為感知力呀,從小被這具身體所鉗制、壓制、禁錮、裹挾、綁架了,他錯誤地認為,這個身體就是他自己的時候,人世間才有了一個認識身體的「你」,明白吧?
而實際上,在這身體誕生之後,有一段時間,就根本沒有一個認知身體的你存在的。那個時候,人世間只有身體,卻沒有你。換句話說,你並不等同於這具身體,你是在這具身體當中形成的,但是這具身體卻並不等同於你。反過來講,這具身體的死亡,也並不等同於你的死亡。因為這具身體和這具身體當中形成的你,都是緣起的,緣起的就一定沒有實性。
真實的不會變易的,不會改變。你看那個虛空,虛空永遠不會改變的,虛空就是真實的,明白嗎?而虛空是什麼東西,我一會兒再給你們講啊,那個牽扯到「法無我」。現在我在跟你們講的「人無我」。
在這具身體誕生之前,你還是個胚胎的時候,你真正的自己,就是你原始的自己,已經在胚胎當中,隨着胚胎在成長了,那個稱為「感知」。當感知隨着胚胎形成了胎兒,誕生了之後,隨着這個身體跟空氣,跟這個世界的各種信息相續、刺激,帶動了感知在身體之內,形成了認知身體「眼耳鼻舌身意」六根,形成了「色聲香味觸法」六塵的認知,你,你的基礎人格,這才有了基點。就是你的心靈認知,這個是你自我的基點,對吧?
隨着這具身體的壯大,你的人生開始了;隨着這具身體的衰老,生老病死嘛,你這一具……就是你的人生命運,隨着身體的衰老,而趨向於結束。這個時候,你的認知,他僅僅是認知而已,認知本身不會衰老的,你們好好想一想。
認知如果對於身體過於的眷戀,認知如果被「色聲香味觸法」形成的種種的境界,禁錮得太深太久的時候,認知啊,他會感受到,有一種自我滄桑的感覺、自我蒼老的感覺。但是認知本身不會老,認知本身不會老的。當這具身體死亡了之後,認知他會陷入迷茫。
現在我抓緊時間給你們講最關鍵的東西,就不要講理論了。在一個人死的時候啊,你的內心的自我認知啊,他不會隨着你的意識的記憶失去,而死亡的。你心靈裏面知道自己在聽法,知道自己在睡覺,知道自己在吃飯,這個內心裏面的「知道」,他不會隨着這具身體的死亡而死亡,他會陷入昏沉,他會陷入昏迷。
如果那個時候的「知道」,能夠在「知道」的清澈當中,甦醒了「知道」背後的感知。就說是,你在身心死亡的時候,你是處於感知的那種清澈、純潔和清醒的無限的時候,死亡在靈魂境界的世界當中啊,死亡對於你不構成障礙。
因為你是在靈魂境界當中的,那種清澈、純淨、清醒的見精的純潔的時候,你是可以穿透三界六道——就說是那種,可能最上層的無色界,你去不了,在欲界和色界當中,你是隨意穿梭的;你是隨意可以去任何一個世界當中,去做神仙的,去做神靈的。
那個都不是……就對於你不存在投胎問題,對於你是叫「自主生死」,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。但是前提條件是,你從這具身體的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形成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境界當中解脫;從認知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形成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自我感受和體驗當中解脫;從自我認知的記憶和習氣,從自我人格的維護和索取當中解脫。
尤其是最後一點,從自我人格的維護和自我意願的索取的,細念、記憶、體驗、感受當中解脫。甦醒了自我認知深處,感知力領域當中,感知本質的清澈的見精;甦醒了見精內在純淨、無限、自由、輕盈的光明,你可以自主生死。死亡對於你,就是脫掉了一件衣服而已。
記住了,核心是認知。從認知當中,退到感知裏面去。或者說,感知的清澈和見精的純潔,從認知的細膩的凝固境界當中解脫出來,你就可以解脫了這種肉體的死亡,但是他還沒有解脫分段生死。在見精的性質,被「所見」的內涵制約,在見精範圍之內,都稱為「分段生死」,神靈也是屬於分段生死。
我為什麼對三界內不同法門的修行是……不能說鄙視吧,但是我完全是沒有任何興趣。任何以自我獲得、自我成就為核心的修行,最終都修成了凡夫俗子,因為你一定在律法的控制當中。就我所說那種三界的創世者、律法的締造者,對於三界內的神靈,就對於呂洞賓,對於八仙,對於玉皇大帝,對於孫悟空,對於這些神靈而言,他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,叫「天意」。「茫茫天意」「天意如此」,就是上天在懲罰你,知道吧?
一切神靈,都是在律法的創世者的生命境界之內,那個都是屬於像是……怎麼說呢,就好像是蒼茫大海上,泛起的一個泡沫而已,無足輕重。他們只看重生命本身,就律法神只看重見精本身的純潔,見精本身呈現出來的生命的這種清澈。他們看重生命的清澈,看重生命的健康;他們看重公平,他們看重因果報應的公平,其他的他們都無所謂的。
但是現在,我最近的這個修行,又有所突破嘛。因為這幾天我講法啊,是連着講的,大概這已經連着講了有四天法了。把這四天的法,將來的話,你們把祂一集一集地播出來,你們會發現區別的。我今天講法特別地流利,你知道嗎?語言口才特別地好,為什麼呢?因為我今天是人類,今天我是人類,人類就具有駕馭語言,和語言形成共鳴的能力。
而我在前兩天,在神靈狀態的時候,我想動用語言很困難,因為神是純粹的光。神要想表達神的境界,祂要選擇語言,而語言的選擇對於神性的光明,他是有一定的蒙蔽和損傷作用的,所以我說話會很慢。但是我前兩天講的法,背後是純澈的光明;今天我講的法背後有智慧,但是祂會有更多的,是人類的氣息。
現在我講了這麼多,就說我告訴你們,你們的人格呀,你們所認為的自己,無非就是兩個嘛。這具身體——我身體的感受,我身體的體驗,我身體的狀態,我身體的慾望,對不對?這個我的身體。第二個,就是自我——我的意識、我的心願。心願、心意相續的人格自我,就是我自己。
對於人類,這就是真理。實事求是就是這樣子的,就是人類只有這兩部分。他只有肉體體系和精神體系,還有你的情感體系,就是你的人格意識和情感體系,他只有這些東西。但是修行成就的人,祂有第四個體系。除了你的肉身體系,你的精神體系——就是你的心意體系;還有你的情感體系——你的脾氣、秉性、愛好,你的願望,都屬於情感體系;還有第四個體系,就是人的靈性體系。
一般的凡夫俗子的話,他只有前三個。後面的靈性體系,祂是睡過去的,是被你的前三者完全掩蓋了,進入到了深深的夢境當中的狀態。你是不知道,自己還有一個不屬於你的人格,也不屬於你的肉體細胞的,原始的生命的你自己,那個對於人類來說,那是不可思議的事。
但是對於今天的修行者而言,那個不被這具身體的感官、功能、習氣的記憶所掩蓋;不被這個人格自我的心靈認知和意識記憶相續的人格自我所左右、遮蔽的,那個純光明、純生命的,無限終極、當下圓滿的意識,那個才是我真正的自己。就是我們正好是反着的。
第四個體系,那個才是我,而且我已經超越了那第四個體系了,我已經在一切生滅體系之外了。或者說,我是在一切生滅體系當中,不被生滅體系所觸及、所改變、所左右、所掩蓋的圓滿,那個叫「悲能」,也叫諸佛的「清淨法身」。
這就是「人無我」——這具身心,這具身體原本不存在,這具身體內的自我原本也不存在。當這具身體死掉了之後,你內心的自我感、自我體驗,他會尋找着,對這具身體的記憶,而形成的靈魂感知當中的熟悉感。你的心靈的認知失去了意識,他會去尋找你靈魂感知當中,儲存的熟悉的那種感受。
被那種熟悉的感受,推動着你的心靈認知,尋找熟悉感受所需要的場景,那個就叫「投胎」。你又被你的習氣的慣性,推動你的心靈認知的潛意識的那種思慮感,形成了思慮感,與思慮感帶動着你的靈魂感知,尋找着你在靈魂境界當中,前因後果形成的,業力形成的凝固的對境。那個對境就好像……
我再給你們講講什麼叫「對境」。我對這瓶綠茶呀,我過去很愛喝它,就說我這一輩子最愛喝的,就是這瓶綠茶了。在我死後呢,這具身體死後,當我內在的這個意識、記憶死掉了,但是我人格自我的習氣的感受和自我深處心靈的認知,他並沒有分解,他並沒有死去,他還會帶着我認知對於這個身體生理功能和意識思維,執着而形成境界的那種烙印在。所以說,我今生對於這瓶綠茶很渴望,非常熱愛。
我意識的記憶死去了,對這瓶綠茶的名相沒有了,知道嗎?我心靈體驗當中,對這瓶綠茶的概念、名稱忘掉了,但是我心靈體驗當中,對這瓶綠茶的味道和它的狀態——那個液體狀態,那個不經過人的思維的,那個是直接在人的感受、體驗和慾望的經驗記憶當中,儲存着呢。
當這具身體一死,頭腦意根一死,我心靈內在認知,他就會尋找在認知形成過程當中,形成的那種能讓認知舒服的、安全的,那種熟悉的,釋懷、舒緩的狀態,他就會調動認知背後,儲存了認知經驗記憶的,靈魂感知當中的習氣的記憶。
那麼,這個心靈認知啊,這個思量心啊,他就會透過心靈認知,調動靈魂感知當中,對於這瓶綠茶的那種味道、那個液體的感受和喝到身體裏面那種愉悅的感受,他會把這三者調動起來。為什麼他會?因為這個液體的感受,這個香茶的味道,這個液體的這種觸覺,解渴之後那種興奮感,他會讓人的思慮心……這種思慮心當中的記憶,會讓人的內心的認知,感覺到安寧、安全和舒緩。他就會把靈魂感知裏面的,這瓶綠茶的這種習氣的記憶,形成的記憶的境界,把他調動出來。
一旦調動出來,在人的這個亡魂啊,就靈魂的這個思量心的、思慮心的分別細念當中,就會傳遞出來了,靈魂對於這瓶綠茶,記憶當中那個境界。那個境界,他一定一定是細念和習氣的構成。這個境界,透過人的心靈認知,在人的思量心對於這瓶綠茶的記憶當中,他就會賦予了思量心記憶,予具體的這瓶綠茶的質量感。
就在你死去了之後,那個靈魂,對於這瓶綠茶的回憶,會在回憶的那個境界當中,會形成一瓶綠茶的,有質量、有能量、有物質形態的綠茶的境界。那個境界一旦形成,就會牽動你的心靈認知,對這瓶綠茶的境界,形成細分的體驗,這就叫「入胎」。你就又投胎了,明白吧?
你們知道不知道,你們現在看到的這瓶綠茶,就是你們內在境界的投射呢?這瓶綠茶並不客觀存在的。剛才我已經把「人無我」跟你們講完了。就沒有一個所謂的「你」,你是有一個緣起過程的,你是你的靈魂感知力,攀緣了肉體,形成的心靈認知。認知對於「眼耳鼻舌身意」六根,形成了分別,形成了「色聲香味觸法」六塵。六根六塵帶動你的心靈認知,形成了一個被六根六塵,所牽引的認知,和認知了六根六塵細分的認知的體驗,那個叫「自我」。自我是有個形成過程的。
這具身體死後,意識死後,你的自我沒有了分別名相的能力,但是他會調動你感知當中的,對於這具身體慾望經驗的記憶,而繼續在你的心識的認知當中,投射出來你思量心的記憶。那個記憶將靈魂感知的習氣,凝固為境界,那個就是下一世的你。就是「人無我」,指的是靈魂的輪迴。人格是虛幻的,但是靈魂卻是生生不息的輪迴——人無我。
剛才我說了,靈魂當中的思慮心啊,就靈魂感知力,透過你的心靈認知,投射出來你心靈認知的這種細思量、思量心、思慮心。思慮心調動了靈魂感知,對於這瓶綠茶曾經的習氣經驗,形成的境界。這個境界再透過你的心靈認知,浮現在你思量心的細分別的記憶當中,他就會投射出來一瓶由習氣構成的綠茶的具體的,有質量感、有能量感、有形態、有體驗的物質來。
你們想過沒有,你們現在眼前看到的這一瓶綠茶,本身它並不存在。這瓶綠茶呀,把蓋子去掉,把瓶子去掉,它沒有一個綠茶的相;這瓶綠茶,把裏面的液體去掉,它沒有一個綠茶的味道:這瓶綠茶,是因緣和合構成的。我這是從最表面這層空間給你們講,對吧?
這瓶綠茶,你把它分解為每一個細塊,它就是塑料和水構成的,它不能稱為「綠茶」的。這個蓋子,你不能稱為「綠茶」吧?這個瓶子,你也不能稱為「綠茶」吧?把裏面的綠茶的液體抽取出來,把綠茶的因素和液體分開——裏面有茶的成分,分開;裏面有水,把它跟茶的成分分開——水不能稱為「綠茶」吧?那個分離開水的茶葉素,也不能稱為「綠茶」吧?所以說,這瓶綠茶是個緣起的現象,這個是從最表淺的這層空間來說,這個叫「緣起而性空」,綠茶有名而無實體,對不對?這就是萬法皆空啊。
他們都說是那個……什麼叫「偏空」「偏有」呢?就說是外道就認為,這瓶綠茶本身就是不存在的,是空的,這個我們對它的認識,是一種錯覺,所以綠茶並不存在,認識綠茶的我也並不存在,這個叫「頑空」。有的人說,這個綠茶就是有的,它是物質化的,它是不變的,這叫「偏有」。偏空和偏有都是外道,為什麼呢?真正的是,綠茶是有相而無體,真空生萬有。
我剛才給你們講的是最表層的一層,叫「法無我」。這個綠茶呀,在微觀下呀,它是由分子構成的。分子由原子構成,原子由電子、中微子構成。最終這個綠茶呀,這個綠茶的構成,和構成我身體和桌子,和宇宙的一切元素的根本構成,是同一種物質。
這個綠茶,它到最微觀的,構成能量的最原始那個境界,稱為「夸克」。夸克是在五十萬分之一秒之內,就會生滅一次,換句話說,一秒鐘之內,這個綠茶和認知綠茶的我,就生滅了五十萬次。一秒鐘之內,我和這瓶綠茶,構成綠茶的基準的宇宙元素,在一秒鐘之內,就生滅了五十萬次。
而這五十萬分之一秒,就會生滅一次。也就是說,在五十萬分之一秒生滅的、相續的間隙之中,沒有這瓶綠茶,也沒有拿着綠茶的我,那個狀態是「空」的。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由生滅相續、緣起聚合的一個現象而已,這個叫「法無我」,明白嗎?
那麼這個「法」,他究竟是從何而來呢?剛才「人無我」,我跟你們講清楚了,人無我的根本,是因為我們人的身心當中,有一個呈現出我們的人格意識,呈現出我們的肉體生滅的,根本的一個靈魂的宿業推動。我們的靈魂被宿業牽引,受宿業推動,形成了感知;形成了感知透過身體,變成了認知;由認知結合意識和結合六根,形成了自我。
這個自我的身體死去之後,這個自我的人格的意識熄滅了之後,自我的認知還在,那個自我的認知會調動靈魂的感知,形成思量心,進行下一次的投胎。就是「人無我」,人格的這個自己呀,是不存在的,而靈魂的那一個感知,宿命習氣的相續,他是在三界內存在的,這個叫「人無我」。
現在我再給你們講什麼叫「法無我」。在物理學上講的啊,就說是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,世界都是由物質構成的,而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,對不對?而規律是可以被掌握的。這是咱們都學過的課,叫什麼經典物理學的基礎的理論嘛,對吧?
錯啦,現在這個量子物理出來啦,量子物理告訴你,物質是不可以被掌握的。量子物理學,當中有著名的兩個案例,一個就是「薛定諤的貓」。就一個貓啊,被關在一個盒子裏面,那個盒子裏面呢,有一個開關,打開那個開關了之後呢,它就會被電死;如果不打開那個開關的話,它就是一個活着的狀態。現在,科學家就問,如果說在我們打開這個盒子,確定這個貓是活着或者死亡狀態之前,這個貓到底是死的,還是活的?
最終得出的結論,它屬於一種生死疊加的狀態——它既是活着的,也是死亡的。全靠你把那個蓋子打開那一瞬間,對它觀察的那一點。就當你觀察到它的那一瞬間,它是死的還是活的,才能夠被確定下來。在那之前,蓋子沒打開之前的話,那個貓,有可能是活的,也有可能是死的,這個叫「薛定諤的貓」。
後來他的這個猜測啊,得到了一個物理學上實驗的證明,那個叫「雙縫實驗」。就說是把一束光線,透過一個好像是什麼特定的裝置,透過兩條縫,打到另外一個屏幕上去。旁邊有人在觀察的時候呢,那個光透過那個縫的時候啊,它是以粒子的形態,一個點一個點一個點出去的。在沒有人觀察的時候啊,它瞬間,就會變成了一道,就是一片——波。
就是這個,光不是有兩種形態嘛,就是波的形態,還有一種粒子形態。當它沒有觀察者的時候,它就會變成了波的形態,一片光;當你觀察它的時候,它就是粒子形態。後來科學家就說,這個宇宙啊,並不是我們過去認為的它是一種純物質的存在——構成物質的基礎是能量,而能量是受到觀測能量人的意識形態所影響的。換句話說,這個宇宙,很有可能是眾生的「想象」,凝固了能量的狀態,所呈現出來物質化的世界,這個是「法無我」。
這個是從物理學上,我跟你們見證了一個「法無我」的案例。那麼從修行者的角度來說的話,什麼叫「法」呢?法由分別生,亦由分別滅,法就是業。生滅就稱為「法」,生滅也稱為「業」,法等同於業力。從業力境界當中,解脫業力因果的束縛,稱為「佛法」,明白吧?佛法是解脫的意思。
那麼,怎麼樣才能解脫呢?就是佛教啊,祂好的一點,祂是講道理的,祂跟你把道理講得很清楚。你明白道理了之後,就心開意解了,你可能就覺悟了,就覺悟到了不被因果和心識分別所束縛的,那個感知靈魂當中蘊含的,誕生因果、誕生諸法分別的那個緣起。
法由分別生,亦由分別滅,這是文殊菩薩講的。什麼叫「分別」?見精的清澈,受「所見」內涵的制約,形成了分別二見。法的緣起,最根本的緣起,在見精的分別。見精,什麼叫「見精」?你現在在聽我說話,內心裏面很清醒地知道在聽我說話,是吧?那個「清醒的知道」,把那個「知道」去掉,只留下「清醒」。那個清醒內在,極盡細膩的微妙而純潔的感知,感知當中透過來的,不受感知所左右的,當下的清澈,那個是見精。
見精距離人類很遙遠,但是他又是人們每天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聽到、想到、意識到、見到的,根本的因素。就是你內心裏面,「我現在睜開眼睛呀,看到光;我閉上眼睛呀,看不到光;但是我知道,我清醒地知道自己沒有看到光」,那個「知道」內在的清醒,那個就是見精的投射。他不是見精的本體啊,見精的本體是在三界六道的最高處,也是三界六道的緣起處。就是能量的緣起處,就是能量的最高處,明白吧?業,就是能量;能量,一切能量生滅,就是業的緣起。
時間的誕生,是因為見精的清澈,被「所見」內涵制約,形成的見精最原始的剎那的分別,時間是見精的細分。而空間呢,是「所見」的內涵,對於見精的遮蔽,空間是一種阻礙。所以說,當超越了見精,進入到生命性知覺那一瞬間,時間和空間,完全就脫落了,就時間就消散了。就好像是你眼前的——就是你抽了一口煙,吐出去了之後,那個煙消散在你的眼前,時間就消散了。隨着時間的消散,你眼前看到承載時間消散的那個空間,就瞬間熄滅了。
就像人恍然大悟,恍然大悟那一瞬間,內外清澈,無礙無疑慮,沒有障礙,沒有猜測,十方三世過去未來盡顯當下的,那種純生命的光明臨在,那種宇宙意識的,當下的清澈遍滿,那就解脫了分段生死。那個還不是法界,那個僅僅是一個,就是靈性宇宙,天堂吧,那個地方距離人們近。
天堂,為什麼人們可以去呢?因為祂是存在呈現出來,生命性的根本基礎,就是祂是因為有了存在,而有了生命的具體表達。而法界是不被存在的,法界是純智慧性,純智慧性是存在的生命所無法觸及的,那個對於人類來講的話,聽一聽就行了,聽一聽就可以。
但是作為修行的人,今天跟神在一世的靈魂,你們是有可能回到天堂的。因為天堂是存在,而你的靈魂感知,是存在的折射。是知覺折射了靈性,而投射出來見精的分別,見精的分別就是你靈魂感知的核心和基礎。你只要能從你的人格的,心識認知的記憶當中,甦醒到靈魂感知的純潔純淨的安寧當中,見精就會在安寧當中,浮現出來他清澈、凝定、安寧和清醒的那種狀態。你就可以從靈魂生死投胎的這個閉環當中,就解脫了,你可以自主生死了。
講了這麼多呀,我只想告訴你們一句話——什麼叫「人無我」,什麼叫「法無我」。法的基礎在於,見精的「能見」的性質,受「所見」內涵的制約,這個是法的生滅、法的緣起,而「人無我」也是緣起於此。我們認知到的外界宇宙的能量,和我們人格自我的思慮呀,他是相對應的。就好像太陽地下,在純太陽的大太陽底下,我伸出一只手遮蔽了陽光,地上就會出現一個手的影子。手的影子就是物質世界,而這個手就是你內在見精的分別。
見精的分別,受「所見」境界內涵的制約,呈現出來了這個內涵境界,對於見精性質的遮蔽,而呈現出來了空間。空間的顯現,又牽引了見精的清澈,形成了見精的細分,就形成了時間的相續。而時間的相續,又牽動了見精,形成了對相續時間,而導致空間的這種變幻,他就會形成了不同世界的這種……
就是當時間流過空間了之後,空間就有了過去、現在和未來的狀態。這種狀態,牽動了見精的清澈,形成了見精的細分。這個細分,就會浮現出來宇宙最原始的微粒,這個微粒就稱為「能量」。這個能量,就會逐漸地增長、遞增、相續,形成了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七大種性。七大種性牽動見精,又形成了見精在七大種性形成境界當中的認知,那種認知就是不同世界當中的,最原始的這些神靈。
而那個「能見」的清澈,受「所見」境界制約,而「所見」境界的這種制約性,對於「能見」性質的這種牽引和塑造,就叫「律法神」,就叫「律法的創世者」。他們就好像是那個電腦遊戲背後的編碼一樣,眾生都是電腦遊戲裏面的人物,你是天帝,你是魔王,你是造物主,而他們是那一組編碼。
人們看不到他的,就包括神也看不到他。如果不是今天,因為我是具有了那種精純能量構成的身體,我也看不到他們的。我過去不知道他們的,現在知道他們了之後,他們是堪稱「偉大」的。他們是在三界之內,最頂端的生命,他們對於三界內的一切神靈,包括天帝,包括魔王,包括什麼八仙呀,包括什麼玉皇大帝呀,他們對於玉皇大帝來說,那麼他們就是「天意」。因果,他們是屬於因果,因果律是他們制定的、維護的、推動的、執行的。他們對於眾生,就叫冥冥中的「天意」,知道吧。
今天我的這種修行圓滿,實際上就是在跟他們一起,在制定着未來宇宙,三界內宇宙當中的,這種因果制度的……就是我們在重新修訂三界六道這個遊戲,這個遊戲的遊戲編碼。我們在底層的文字邏輯當中,這個數據邏輯當中,在重新編程呢。但是,我是提前將這個結果,以這個身體告訴人類。未來的人類幾千年,將會以我今天講的這個法,去修正人類的生活。
人無我,法無我,人和法全部源於見精的分別。見精分別呈現出來能量,見精分別呈現出來了,靈魂感知深處的,那種「能見」性質受「所見」分別,而呈現出來了最原始的那種能量意識生命,那個就是無色界。就是他是純意識的,純意識,但是沒有身體的一種——他沒有形態,也沒有自我意識,但是他是那種純意識體,呈現出來的接近於透明的光。他是一種透明的光,那個就是「無色界」。
「人無我,法無我」,這二者全部是源於人內在的見精。而見精之上呢,是知覺。「知覺」這個詞是我發明的,因為那個狀態當中,沒有意識,沒有自我感知,沒有自我體驗,也超越了見精的細分和「所見」境界的障蔽。我只能用「知覺」這個詞來形容祂,祂是一種完全……
就說是三界內的眾生,你沒有辦法知道祂的。就是在見精內派生出來的生命,無論你是造物主,無論你是律法神,無論你是天帝魔王,無論你是創世者,都無法見到祂。祂在三界內浮現出來的那種性質,類似於人類了解到的黑洞,祂是一種吞噬能量、吞噬時間、吞噬空間、吞噬一切的不可觸及。祂什麼都沒有,但是一切「有的」進入祂,都會瞬間消失掉。
但是作為一個神而言,在知覺甦醒之後啊——知覺甦醒是個什麼感受?就說是沒有辦法用肉眼看到祂,用天眼看到祂,用慧眼看到祂,祂在慧眼之上,祂在法眼之下,就說是你在法界可以看到祂,你在靈性天堂可以看到祂。
如果以此類推的話,靈性天堂應該是在法界,應該是在法界的底層。因為那個純生命,那種究竟根本,遍及一切的宇宙生命,是覺性的最初折射。覺性的最初折射,折射了法界的純智慧,成為了純生命的靈性光明,就好像一層玻璃折射了陽光,將光的明性,折射成為了光線的形態,這個是靈性天堂。
而進入到知覺,進入到這個知覺領域呀,我只能勉強地形容,祂就好像是進入了,一個人的眼睛看不到、身體感受不到的,但是你的心識的那種極深極深的,超越了心靈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那個層次之後,有一個非常微妙的覺受存在。那個覺受當中,祂是一種類似於一個無窮無盡的、浩瀚無邊的時空的沙漠。那是一個埋葬了無量無盡世界、無量無盡空間、無量無盡過去和未來宇宙的,無盡的時空的荒漠,祂是一個時空的荒漠。
如果說是一個宇宙的成住壞空,咱們以100萬劫算吧,100萬劫那個歷史,在這個知覺的時空沙漠裏面,就是撒哈拉沙漠裏面的一粒沙子。而知覺的那種時空沙漠裏面,蘊含着無限、無量、無盡、無邊的撒哈拉沙漠。就說是沒有任何生命,沒有任何神,可以能夠透過這片知覺,進入到天堂。就是從下往上走,沒有可能性,到了見精頂端,到此為止了。到了見精頂端,你就是三界六道最偉大的神靈了,不可能超越見精,進入到知覺的。
知覺那個地方,是埋葬、吞噬一切宇宙,吞噬一切空間,湮沒一切生滅,熄滅一切「見」與「所見」境界的,時間和宇宙體系的無盡無邊的荒漠。但是這個荒漠,穿越到了60%之上,有一個特別特別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。這個荒漠在接近見精的那個地方啊,祂是物質性的,祂是物理性的。那個荒漠真的是埋葬宇宙體系,吞噬時間與空間的,一種純物理性、純能量化、純物質化的,不可見,但是人可以覺受到的物質性的存在。
當你穿越到了60%以上,這個荒漠,這種宇宙生命的荒漠,穿越到了60%以上,在荒漠當中,你會在那個無窮無盡的,吞噬一切生命信息的,那種極盡細膩、極盡寂滅的,那個物質的感觸當中,嗅到生命甦醒的氣息。就好像是在防空洞裏面,深山的防空洞裏面,你去摸那個防空洞的牆壁,它會透出來那種潮濕的氣息,就是那種感覺,那是一種生命的氣息。
超過60%的這個距離,知覺的那種荒漠的物質性,就逐漸地透射出來那種生命的氣息。隨着生命的氣息越來越清新……記住了,生命的氣息的特點,一定是清新,就像是我們聞到草地那種清新一樣,聞到露水那種清新一樣,聞到那個花香,花苞初開的那個綻放的氣息,他一定是清新。生命的氣息是,久遠的、濃烈的、經久不衰的、歷久常新的氣息,生命的氣息。
隨着那股氣息,越來越濃烈,越來越強盛,隨着那股氣息的清新,越來越逼真,越來越具體,越來越強烈,越來越彌漫,越來越遍滿,越來越充滿,知覺所呈現的,埋葬能量、埋葬時間和空間、埋葬無窮無盡的宇宙體系的這個荒漠,就開始像是一片蟬翼一樣地,蛻去。這個特別特別地奧妙,你知道嗎?但是人類的科學沒有辦法,沒有辦法觸及到這一點。
一句話,當你在知覺當中,上升到了,就透過了60%的距離,這個物質化的,純物質化呈現出來純能量化的生命的境界,就會變成了純精神化的,一瞬間的錯覺。他就像是那個蟬的翼呀,就是那翅膀,很薄啊,蟬的翅膀是很薄,你知道嗎?但它是物質性的,對吧。
當你聞到了純生命透出來那種氣息了之後,很奇妙很奇妙的,靈性的純生命的氣息展現了之後,祂伴隨着光明,而光明本身是具有智慧的。當具有智慧的光明越來越強、越來越大的時候,你手裏面的這片蟬翼,它就會變成了一個錯覺,它只是一個念頭而已,這個念頭呈現出來了一個「蟬翼」。
你們能想象嗎?你們認為的這個物質就是物質呀!這個塑料就是塑料,它就是分子呀!但是在知覺那個地方,祂只是因為離開了純生命的光明,而是生命倒影的凝固,而浮現出來了塑料的性質。你們能想象嗎?這個宇宙,是因為我們背離了天堂,我們迷失了生命的本來的光,而成為了倒影之後,倒影凝固了恐懼,而浮現出來倒影投射出來的物質。那個物質,就是知覺的荒漠。
在知覺的荒漠裏面,對於天堂的記憶,投射出來了見精最原始的分別。見精最原始的「能見」,受「所見」境界剎那的牽引,才會浮現出來了,構成能量物質宇宙最原始的微粒,就浮現出來了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,構成宇宙七大種性,他是層層遞進的。我們眾生都活在夢境當中。
前面我跟你們講的是「人無我」「法無我」,現在我再跟你們講「究竟涅槃」。我不跟你們講理論了,因為我剛才跟你們講那個天堂啊,祂是接近於涅槃的。祂是涅槃的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清淨無掛的圓滿的覺性,透過了覺知,呈現出來了宇宙終極意識的浮現。浮現的宇宙終極意識,呈現出來了原始、亙古、完整、無盡、無量的光明的純生命。純生命就是靈性的本質,而本質的靈性,對於靈性光明的認知,浮現出來了靈性具體的區域和靈性具體的境界,這就是靈性宇宙的十層境界。
這一切,靈性宇宙的十層境界當中,祂都是脫離了知覺和見精的。所以進到靈性的純光之中,剛才我所說的那個知覺荒漠,和見精浮現出來的三界六道宇宙,就真的變成了一瞬間的錯覺。就好像是你的眼睛,看到這瓶綠茶之後,看的時間久了,把這個綠茶拿開了之後,你的眼睛還對於綠茶,有那種影像的烙印一樣。現在你手裏面已經沒有綠茶了,你眼中那個綠茶的那個烙印,它就是一瞬間的幻覺。這兩者特別特別地微妙,你知道嗎?
我手裏面拿着這瓶綠茶的時候,它是純物質的,它是物質化、能量化的一個表現。現在把這個綠茶放下去了之後,我的眼中和腦中依舊有一個,我剛才1秒鐘之前拿着那個綠茶的影像存在。這個我放掉的綠茶,就是見精浮現的三界六道。現在我眼中存留的那個綠茶的影像,綠茶那種質量感,和那種能量浮現的具體的色澤、品質、氣息的影像,那個叫「知覺」。
就說是,知覺,祂是一種介於純物質和純生命之間的,祂是純生命形態化的沉澱,祂是純生命的形態化,對於生命性質的積澱、沉澱。這種沉澱積澱的生命境界,掩蓋了純生命的本質,掩蓋了純生命的性質,形成了純生命墮落,對生命記憶境界沉澱的夢境,對!這種夢境呢,就會變成了我認知手裏面礦泉水的這個認知,和留着礦泉水的影像在認知當中的記憶。這個記憶,能夠認知礦泉水的這個認知和記憶,就叫「知覺」。
祂是一個由純生命,變成了純物質的過渡期。祂是對生命,對純生命……就純生命本質,對於生命形態的認識和體驗,掩蓋了生命的本質,形成了生命的境界。而境界的沉澱,隔絕了生命的性質,將生命的性質,沉澱和約束在了,生命的內涵境界的記憶當中。這個記憶的境界,就稱為「知覺」。
這個知覺,對於純生命性質的回憶,對於純生命光明的追憶,投射出來了見精的「能見」的清澈,和「所見」內涵的細分的分別。這個叫「人無我,法無我」的根本,也是「究竟涅槃」的起點。就證入靈性宇宙,沒有個人生死。
在我的教法當中,我對於追尋個人修行最大成就的這種事情啊,是堅決拒絕的,我這地方沒有個人成就。我這個地方有生命的復甦,有天堂的降臨,我這個地方有對於生死輪迴的究竟解脫,我這個地方有亙古未來一切智慧如實的還原,恰恰沒有你的個人成就。任何個人成就,跟我的教法都是相違背的,因為一切個人成就,全部在生和死之中。
在天堂之內,沒有個人成就;在天堂之內,只有純生命、純光明、純粹的愛與溫暖,浮現出來宇宙意識的究竟與大智慧。任何靈性,都是宇宙終極意識的具體表現;任何光明,無論祂光明形態是怎麼樣,祂都是同一個究竟的愛與寧靜、永恆的生命,所浮現出來生命的愛與溫暖。
那個地方是熄滅了恐懼的,那個地方是解脫了「見」與「所見」分別的,那個地方——天堂,是不受到三界輪迴因素觸及的。或者說,在天堂純粹的愛與永恆的光明之中,從來就沒有過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黑暗,體現出來背離天堂的恐懼。
因為天堂當中沒有背離,天堂當中沒有個體意志,所以,只要進入天堂的眾生,你就是天堂本身,你跟天堂是一體的,沒有恐懼,沒有自我,沒有生也沒有滅,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。你就是臨在於一切生滅緣起、過去未來剎那當中,未曾被改變,未曾被觸及,未曾離去,也未曾沾染的,宇宙終極意識的偉大與莊嚴。
進入到天堂,你就是進入到了主的範圍。在三界之內,在見精之內,你最高是進入到律法神——創世者的境界,你可以是個神,但是你不是主。進入了天堂,你就可以接觸到宇宙終極意識。而宇宙終極意識,浮現出來永恆完整、無盡無量的這種純生命,是一切三界六道、能量宇宙,時間和空間緣起的根本。
三界六道是因為知覺的荒漠,折射了純生命的天堂,而投射出來見精的清澈。所以說三界六道是天堂的倒影,而天堂之中是沒有倒影,祂沒有恐懼,就沒有分別,祂是永恆、原始、完整、無限的,純粹究竟的愛與溫暖。祂是究竟無限的平安與偉大,祂是宇宙終極意識所呈現出來,完整生命的殊勝、光明、純潔,沒有過去和未來,滲透在一切……就說純生命滲透在三界內,過去未來每一個剎那當中,卻可以融化當下每一個剎那的相續,將三界的靈魂眾生,接引到天堂的永恆無限當下的光明當中去。
這就是為什麼,當天堂的主人,當宇宙的終極意識,以天堂光明的身份進入到人體之中來,在人世間呈現出來天堂的愛與光明的時候,人世間三界的因果律法,就會被改變的原因。因為在光明之中,是沒有黑暗的;在純生命當中,是沒有死亡的;在愛與溫暖之中,是沒有恐懼的。在宇宙終極意識的,那種究竟平安的大自在、大圓滿、無限的光與愛的寬恕當中,有着對三界內因果緣起,受生死輪迴制約的靈魂眾生,赦罪、救贖的權柄。
神對於靈魂,是有赦罪、救贖的權柄的。這就是為什麼我跟你們講,再有……九月、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、一月,再有5個月,這種神的權柄,就會在人世間大放光彩。你們就會看到各種層出不窮的,起死回生的、不可思議的,完全推翻自然律,完全違背自然法則的,完全違背了因果律的這種神蹟的,普遍性的、鋪天蓋地的這種呈現,那就是神到人間來了。
在終極意識之上,在靈性宇宙——靈性宇宙是終極意識的身體,在靈性宇宙純生命之內、之本——本質的那個境界,是宇宙終極意識呈現出來了,無所不在、遍滿一切,在一切之中,臨在當下的平安性、光明性、純生命和那種圓滿普照的智慧性。
聽清楚啊:宇宙終極意識是對於存在的覺察,或者說,宇宙終極意識,只能以純生命呈現的靈性的天堂,予以浮現。終極意識,祂要是離開了這種覺受細膩的光,呈現出來純生命的完整天堂,祂是不復存在的。這個就是過去人家宗教裏面講的,「覺者即所覺,所覺即覺者」。
「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,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。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。空生大覺中,如海一漚發,有漏微塵國,皆依空所生。漚滅空本無,況復諸三有?歸元性無二,方便有多門。」這是《楞嚴經》上文殊菩薩一段偈子。
而這個終極意識啊,就是覺知,祂是依覺受而維護覺知的清澈的。覺受呈現出來了,靈性無窮無盡、完整而無限的生命力,那個就是天堂。天堂維護着,覺知宇宙終極意識對存在的認識。當天堂,純生命的這種光明,開始在生命本質的愛與純淨當中,熄滅了對光明形態的細膩的分別,就是宇宙終極意識,回歸到了終極意識本質的,那種不動、清澈、完整的覺知那一瞬間當中去。
那一瞬間,就是覺性困頓的瞬間。或者說,那一瞬間,宇宙終極意識對於無盡生命的天堂光明,不再有剎那分別的確定的時候,宇宙終極意識的消融、融化、休息、釋懷,就釋懷了覺性當中,對於所覺境界的執取。
在那一瞬間,一切時間——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切宇宙——無盡的遠方和當下的宇宙蒼穹,無盡的生命力所呈現出來,靈性生命力的層層疊加,無限微觀、無限龐大的靈性宇宙,和見精所呈現的三界六道,如撒哈拉沙漠那麼多沙子構成的,三千大千世界宇宙體系,包括人類,包括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包括天道神靈,一切的一切的一切,在那一瞬間,如夢初醒,如泡粉碎。如夢如幻,幻境熄滅,就像你眼前的一股煙一樣,煙塵熄滅了,那麼認識煙塵的、確定煙塵的這個人,他也就不復存在了。
在那一刻,無法言說,不被存在,無生無滅,無來無去,不動莊嚴,圓滿十方,包容過去未來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的佛,就成就了。宇宙終極意識,對應的是十地菩薩;純光明的無限的生命力呈現的靈性天堂,對應的是九地菩薩;而知覺的甦醒,甦醒了生命力的清澈,對應的是八地菩薩;知覺以下,見精的「能見」與「所見」,對應七地菩薩,也就是律法神、創世者,對應七地菩薩。
我現在是處在,已經越過了知覺,在進入到這種純生命性,在熄滅知覺的荒漠,已經在不斷地甦醒靈性天堂那亙古永恆生命的完整,直至浮現出宇宙意識的過程。我現在已經在了八地的第……我不大清楚,應該是到了第五層了。
第五層之上,我才能夠透過靈性無盡的生命力,接觸到宇宙終極意識的復甦。第五層以上,就可以從光明,解脫生命的境界,進入到了終極意識的完整和原始。我現在已經接觸到了,宇宙終極意識的完整和原始,就是我已經過了八地第五層了,或者說我現在正在八地第五層。
那麼二十多年之後,我已經完全地成為了那個宇宙終極意識。那個終極意識,熄滅了第八層、第九層的這種原始完整的靈性——無盡生命力浮現的天堂,從天堂生命力當中,甦醒了認知天堂本體的,那個最原始亙古的覺知。
那個覺知從所覺的細膩的覺受,就是生命本……就是覺知從純生命的氣息,從生命本質當中,不受生命內涵的存在了之後,就從時間與空間當中,從過去和未來當中,從靈性天堂和三界六道輪迴當中,就覺醒了那無生無滅、當下莊嚴、遍滿十方的覺性,那個空性——那個「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」的空性。
那個「元明照生所」,就是這個空性的覺性,覺性普照的智慧,被智慧的普照,所凝固那一瞬間,就變成了「元明照生所」。「生所」,就是覺知呈現出來了宇宙終極意識。宇宙終極意識的呈現,就瞬間折射了法界純智慧的光明。法界純智慧的空明,就變成了無窮無盡光明的體現,那個體現就是純生命完整無盡的天堂。而天堂對於光明的具體的體驗覺受,呈現出來了,靈性的不同層次對於生命的認識。這個就是「寂靜涅槃」的第二層。
第一層,你要進入天堂。第二層,你要從天堂,進入到終極意識。第三層,就是終極意識,解脫了這種純生命的,對覺知的束縛,覺知從純光、純生命、完整的宇宙終極意識中,熄滅了終極意識的細膩覺受的光明,不被光明所普照,不被生命所存在,不被存在所制約,當下就是「虛空分解,大地平沉」。
我這會兒講法的時候,我現在已經醒過來了,我現在靈性已經醒過來了。所以你們現在聽我講法,跟我前面講法是不太一樣的。不一樣在什麼地方呢?我現在講法的文字背後啊,沒有思維了。我這會兒講法的文字背後沒有思維,我這會兒講法的文字背後,是那種純生命透過來的純光明。我在利用人類身心靈的系統,在選擇人類的語言、邏輯、文字境界,在傳遞着天堂那純生命光明的,神聖而純潔的氣息。
祂是永恆的,祂是完整的,祂是雋永的,祂是新鮮的。祂對於一切煩惱有着釋懷、平息的作用;祂對一切生滅的心識,投射出來的陰影,有着熄滅和救贖的作用。祂熄滅一切恐懼,愛護一切靈魂,祂視一切靈魂都為祂自己。是祂自己的純生命性,被你們的人格,埋葬在了你們的心靈背後。所以祂為你們講法,是在為祂自己留在你們心靈當中的記憶那一部分在講法,你們都是祂。
那麼第四層呢,就是解脫了覺知瞬間困頓的那一瞬間,不再被困頓的宇宙終極意識,所埋葬在純生命的靈性天堂之中的,那個無生無滅、究竟十方、無來無去、隨順遍滿的大智慧。
那個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的,「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」——見精;「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」,這還是見精;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」,這個是見精之上了,這是到了知覺了,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」;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這個是靈性天堂到終極意識的過程,靈性的完整生命力,無限永恆的生命天堂,到終極意識的過程,是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這個是靈性天堂到終極意識——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。
「空所空滅」,所覺即覺者,覺者即所覺,這個就是宇宙終極意識,熄滅了靈性天堂的身體,從靈性天堂的生命力當中,釋懷了終極意識對於存在的剎那覺受;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」,宇宙終極意識,從終極意識的「識」當中解脫了;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」,終極意識解脫了那個「識」,也就熄滅了「意」,瞬間,不被意識阻隔的覺性朗然現前,那就是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;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哪「二殊勝」呢?人無我,法無我,究竟涅槃。
《楞嚴經》啊,如果沒有文殊菩薩,如果沒有觀世音菩薩呀,那個裏面的內涵,真的是不完整的,這兩個是真正真正偉大的。人類真的是很卑賤的,很卑賤的微生物。人們只知道佛偉大,要是沒有這些大菩薩以身作則,為人類講法的話,人類跟佛那個距離,簡直差着三大阿僧祇劫呢!你沒有大菩薩,沒有法修行的。
而且那些大菩薩的本質都是悲能,都是那一尊佛。只是慈悲眾生,應眾生的根性,而在不同的世界展現出來,大菩薩講法的這種智慧的報身,和在人世間化現出來,隨生滅緣起而投胎的肉身——這個都是大菩薩的化身,知道吧。
大菩薩,才是眾生應該生生世世,去追隨的導師。佛,就是你們當下的本來面目,但是你就是見不到「祂」,對不對?只有大菩薩可以引導你,開啟你,淨化你,救贖你,超度你,成就你,讓你見證自己本來那無生無滅、圓覺十方的如來自性。只有大菩薩是真正的偉大的神靈。大菩薩屬於真神,就八地以上都屬於真神。
這個就是「寂靜涅槃」。而覺性那個地方啊,我跟你們講啊,覺性,用一個詞來形容祂,是「莊嚴」。祂是在一切生滅當中,無來無去的當下。祂是無生無滅的普照,卻隨順了生滅緣起的境界。祂是在空相當中,不掛空相的圓滿;祂是在有相當中,不掛有相的解脫。就空有二相,祂在空有二相當中,都是不落邊界的,當下正等正覺的普照。
我只能用文字語言去描述覺性,因為祂沒有境界,你知道嗎?我只能用文字概念去指向祂,但是祂真的沒有境界。祂天堂是有境界的,那種純生命的,那種清新的,像是嫩草一樣煥發出生命力,那種經久不衰,那種清新的、從未衰減過的,脫離了時間的摧殘,脫離了空間的障蔽的,那種圓滿、飽滿、經久不衰的,清新而醇厚的生命力。天堂是可以被描述的,因為祂在存在當中。只有在存在當中才有境界,你知道吧?而不在存在當中的,不被存在所局限的,你只能用語言去指向祂,因為祂沒有境界。反過來講,一切境界的本質,都是覺性臨在於當下的解脫。
我這麼講,你們只能概念知道,但是祂卻是有真切的體驗的。那種體驗,是一種你恨不得永遠就死在這個地方。就在這一刻,我證到法界了,我是那個八地往上大菩薩,或者說我是那個悲能了,我就是恨不得這一刻,我就趕快死掉。肉身、意識、心識,包括我靈性天堂無盡的生命力,那個覺知、那個宇宙終極意識,趕快死掉。現在我就留在這個無生無滅、圓滿十方,隨緣不變、不變隨緣,隨因果緣起卻落落清淨的,那種大普照、大自由、大清澈的大圓滿當中。
那是真正莊嚴,真正的……就祂的體驗是一種極樂極樂的享受感,祂是極盡享受的一種解脫、莊嚴、自在、美妙。對,祂是一種非常美妙的感受。那種美妙的感受,就好像是你……就是那個花的香味啊,你吃進去了,不是你聞到了,不是你聞到花香,而是那個花香成為了你,就是那種感覺。
就是那種非常曼妙的,天上的,非常優雅,不濃烈,但是卻非常清澈、清香的一種花香,祂成為了你身心當中的性質。而那種性質呢,祂卻無生無滅,那是一種透明的,不被你的這種身心靈所認知,不被你的記憶和體驗所觸及,不被你的人格自我所感受,但是卻滲透在你的人格自我,滲透在你的細胞信息,滲透在你的身心靈魂的分別記憶當中,當下超脫,又包容了你的身心自我,當下圓滿,伴隨着你無數個生生世世身心自我的生死輪迴,卻從來沒有改變過,從來沒有生滅過,在任何一念、任何一瞬間無取無捨,在任何一念、任何一瞬間如如不動的,巍峨、莊嚴、神聖、大智慧的不可思議。就用「神聖」這個詞,去形容大智慧,都是有些褻瀆了;「神聖」可以用來形容天堂,因為天堂祂存在嘛,而大智慧是不被天堂所存在的。
衡定一個人的修行啊,到我今天,我修行了……我是從19歲開始修行,馬上我到了51歲,我就要修行三十二年了。我跟你們講啊,凡夫俗子不要懂那麼多道理,你就記住我今天說的一句話:一個修行者的證量啊,是以你良心的清白,作為衡量的。
如果說,現在你死的時候,就此時此刻你面臨死亡的時候,能讓你的靈魂安寧的,就是你內心的無私無愧,明白嗎?只有你的內心是安寧的、坦然的,你的內心深處蘊含着的,那個見精的清澈,才會浮現;那個見精蘊含着的,那個知覺的微妙,才會浮現;那個知覺當中對於靈性天堂的記憶,那個天堂的記憶在靈魂當中、在知覺當中,那無盡的光明,才會浮現。這一切的一切,全部建立在你良心的清白之上。
你良心是清白的,你的心扉就是打開的。你心扉是打開的,那個天堂當中,那無盡生命純淨的光,祂才能透過你的心扉照進來。天堂當中是沒有自我的,所以說,任何對自我的維護,都是在拒絕,在你靈魂深處拒絕了天堂的救贖。我說的是千真萬確的話,這句話可以未來救你們的生命。
只有一顆無私的心,可以讓你們的人格自我,向神敞開心扉;只有一顆無愧的心,才可以向神敞開心扉。敞開心扉的,你的心靈的主觀意願,才可以迎接天堂那生命之光的進入。天堂生命之光,純生命的永恆和無限的愛與溫暖,透過你敞開的無私的、無愧的心靈,才可以進入到你的身心當中,救贖你靈魂感知力,淨化你的心意認知自我人格,將你的心意認知自我人格,透過你靈魂感知力的純潔,透過你無私的、無愧的良心,將你的人格自我的殘存的記憶和體驗,帶入到那靈性無我的、永恆的、純淨的寬恕當中去,你就真的不用死亡了。
當這具身體死的時候,當這個意識自我死掉的時候,你內在的自我感、自我體驗,就可以透過你無私、無愧、敞開的心靈,進入到你那純淨的信仰,浮現出來永恆的生命之光當中去。那就是神將你托舉到了天堂,這個不是天道了啊,這進入天堂了。進入天堂,你不會再死亡了,三界六道輪迴,就跟你沒什麼關係了。
任何有自我意識,有自我獲得感的,全部在見精之內,脫離不了分段生死的。任何以真理為自己生命,願意心甘情願犧牲自我,而維護真理標準的,確確實實、真真切切的,是一顆純潔的心、無私的心、俯仰無愧的心,你的靈魂感知力呀,在你這具身體死掉的時候,你的靈魂感知力將會不再被你內心的,自我殘存的恐懼私心、自我維護的恐懼所牽絆,靈魂感知力就會從心靈自我敞開的,無私無愧的純潔當中,解脫了心靈認知的牽絆。
感知力當中的見精,就會與感知力背後的,那個透過知覺而呈現在靈魂感知當中的那個見精,那個見精就會跟靈性宇宙相結合,你就進入到了靈性宇宙,成了天堂的一部分。這就是真正地成神了,你就已經進入了主的範圍。你不再是一個個體的神靈了,你已經進入到了主的範圍了,你是一個真正的神靈了,不再是三界內的光明身,而是光明的本身。你是光明緣起的那個性質,你不再是光明形態的眾生,而是成為了生命本身的一部分。
可能你的境界當中,還會有對於自我境界的那種體驗,但是那種體驗是局限靈性,而呈現出來了靈性世界的一個屏障。你會進入到由愛構成的,由光構成的,由那種純生命浮現出來的,完美無瑕、極樂亢奮、永恆無限的天堂聖境當中去。
那個地方沒有時間,那個地方不存在多少億劫的問題。就說是在天堂當中,一萬億劫和一剎那都是錯覺,都是不存在的。天堂當中沒有時間,那是究竟解脫。但是我今天這個標準提出來了,很高啊:俯仰無愧——你的良心俯仰無愧,無私無我。就這兩句話——「俯仰無愧,無私無我」,你可以進入天堂。
因為你的靈魂感知力當中的那個見精,不再被你感知力形成的心靈認知所牽動,心靈認知消散了;因為心靈認知是俯仰無愧的,是無私無我的純潔,心靈認知不再將感知力,束縛在感知的細念當中;心靈認知不再束縛感知,他是敞開的,感知從心靈認知的習氣記憶的烙印當中解脫了,不再被心靈認知的陰影所遮蔽的感知,就會浮現出來感知本質的性質——那個見精。
那個見精的純潔,不再被感知的境界所遮蔽,那個見精就直接和見精本體內的知覺,知覺當中蘊含的生命的那種性質、那種氣息、那種甦醒的光,所相應。在靈性純生命的光,滲透在靈魂感知的境界範圍之內,那個見精的清澈,就被光所融化了,見精就變成了光。或者說,見精內的「能見」的性質,就變成了靈性生命力,推進到見精當中,呈現出來靈性感應力的臨在。明白嗎?
就說是這瓶綠茶,這個是見精,這瓶水呢,這個是靈性天堂,當那個見精的清澈,倒入到了這個靈性天堂裏面去,就意味着靈性天堂的純生命進入到見精裏面來。他就從感知力的宇宙,變成了感應力的光明,就是神進入到了三界六道的感應力當中來了。就靈性淨化了感知,變成了由感知折射出來的感應。這種感應力,展現在人世間,就是神通,就是讓人起死回生的權柄,就是逆天改命、改變因果律法的,天堂之主的意志。這個就是「寂靜涅槃」。
當然是,還有最後的一個悲能。那個是大菩薩之上,在那種無生無滅、圓覺十方的大菩薩,那種十方諸佛,在祂們的歷史當中,曾經傳說過,有這種悲能。悲能是佛的傳說。但是悲能卻隨處可見,「祂」在我們之內,我們在「祂」之中。現在、此刻、當下,心行處滅,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,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這個佛的境界,在悲能當中也是錯覺。
大菩薩、佛的境界,和地上一個螞蟻、一個蛆、一個蒼蠅的境界,在悲能當中是平等的。體相是平等的,性質是平等的,內涵是平等的,感知是平等的,一切一切都是平等的。悲能,就是一個詞來形容「祂」——平等。
悲能當中沒有莊嚴啊,悲能當中也沒有神聖。「莊嚴」和「神聖」,都屬於境界。悲能是熄滅了一切境界,在一切境界當中,無取無捨、無來無去、無染無掛、圓滿莊嚴的一合相。悲能叫「不可說」「一合相」。
我就是。大概在我……我現在是50歲,40年之後吧,35年之後,我就進入到悲能的那個範圍了。悲能是一切佛的根本的法身;一切佛共用一個法身,就叫「悲能」。在佛教裏面,把「祂」稱為毗盧遮那佛;在M宗裏面,把「祂」稱為大日如來;我把「祂」稱為「悲能」。
過去,悲能在不同的世界,用不同的修行者的名稱、形象、身體;在這個世界,在今天這個時空,「祂」用了這麼一個身體。但是這個身體,你不能說這個身體就是悲能。這個身體當中,蘊含着悲能的性質、記憶、體相、智慧、慈悲,但是這個身體去世之後,這個體相、智慧、慈悲的,道路、描述、境界、過程沒有了,但是悲能本身的氣息,卻永遠不被道路所觸及。
為什麼講「言語道斷,不可言說」呢?為什麼「諸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呢?為什麼佛說,我說法四十九年,實無一字可說呢?為什麼佛說,若言如來有少法可得,即為謗佛呢?因為「祂」在一切一切一切的當下之中,當下的一切一切一切未曾發生過,那就是悲能的臨在。
「祂」是究竟的平安,「祂」是寂靜的圓滿,「祂」是融化了過去未來心識分別的慈悲,「祂」是隨順眾生身語意緣起輪迴,卻包藏了宇宙萬物,與眾生同體,無生無滅的圓滿。「祂」不能用「偉大」來形容,「偉大」可以形容天堂之主,「偉大」可以形容大菩薩、諸佛,「偉大」不可觸及悲能,悲能是「一合相」。
魔鬼的性質、本質,是悲能臨在的慈悲;諸佛的智慧光明,是悲能臨在的智慧;眾生的生死輪迴、恩怨情仇、緣起緣滅,是悲能臨在於當下的圓滿。沒有離開悲能的眾生,也沒有眾生離開過悲能。「祂」在眾生之內,我們在「祂」之內,「祂」在你我之中,「祂」是你我原本的模樣,那個叫「悲能」。這個叫「究竟涅槃」。
我跟你們講啊,作為一個人,作為一個修行者,我這一輩子,我特別特別感恩釋迦牟尼佛,你知道嗎?像這種究竟的法語,只有佛可以講出來。如果佛不講這些法,我們眾生活着,那個跟鬼沒有任何區別的,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,你知道嗎?
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的,因為我們的選擇,一定是基於自我的心識,對於身體感官的記憶之上,而形成的選擇判斷;只有佛,解脫了,人無我,法無我,生死輪迴的那種究竟涅槃的大智慧,才可以給予我們這些無明眾生,選擇靈魂解脫的資格和權利的。沒有佛在,我們都是鬼,所以說,天不生如來,萬古如長夜!知道吧?
我現在跟你們講的這堂法呀,給你們講的就是三法印——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。但是實際上,最重要的就是那句話——無私無愧的良心,這個是衡定你修行證量的唯一的標準。不是你口若懸河、辯才無礙,不是你做了多少善事,做了多少善功德,不是你打不還手、罵不還口,而是你內心的無私、無愧、無我,那是檢驗你修行證量的,唯一的標準。
換句話說,檢驗你修行證量唯一的標準,就是看你的信仰,對於人格自我能夠寬恕多少,對於這個世界的恩怨情仇能夠寬恕多少。你的信仰的純潔和堅定,能夠寬恕別人對你的侵害,能夠寬恕自我對於人世間的執着,你的心才能夠無私,你的心才敢真實,唯有真實的心,才是無愧的心。如果你不敢真實,你的內心一定是有愧疚的。因為你不敢面對,你一定會說謊,而一個人一旦說謊,內心就會有愧疚,明白吧?
所以我為什麼不說謊呢?我錯了就是錯了,我認錯的。我身上最偉大的一點,不是說是我有多……當然那個智慧,那個跟我沒什麼關係了,那個智慧是我內在的那個修行者,已經覺醒了十方諸佛的根本法身,而透過來的,透過我人性折射出來的諸佛的智慧,那個跟我人性沒有關係的。
我說我人性當中,有一條堪稱「偉大」——我很真實。就是我真實地知道,自己是一個意志薄弱,很容易受到誘惑的這麼一個男人。我不在意錢,因為我窮了這麼多年,已經習慣了。我對於什麼地位、權力,完全沒感覺的。但是我對於這種美色呀,對於人世間不同的這種美好的女性啊,他是心裏面還有潛意識的這種向往的。
把我這樣的人放到人世間,百分之百的,那就是流氓,你知道嗎?我不敢打着教主的名義,去跟這些女信徒發生什麼關係,那是褻瀆我信仰的事情,我不敢的;但是我一定會,以人世間某一個生意人啊,或者說一個教書先生的身份,去不停地去談戀愛的,一定是這樣子的。所以說我這種人,不能放到人世間的。
我為什麼在人世間有一條戒律,我是不進入人間?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好東西,我是那個有縫的雞蛋;雞蛋一旦有了縫隙,就千萬不敢放到空氣裏面去,那一定會招蒼蠅的,一定會變成臭雞蛋的;雞蛋有了縫,就一定要把它放在冰箱裏面,把它隔絕起來。
這樣的話,我才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,真實地曝光自己,從而選擇神佛的標準,從而淨化我的人心,讓我的心向諸佛、向神靈敞開。不留一絲自我保護的恐懼,不留一絲自我掩蓋的謊言,讓神佛的光,照進我人格自我的心靈基底,讓我的心一天一天變得無私,變得無愧,變得真實,變得溫暖,變得坦蕩。將我的身家性命,將我靈魂的一切,交付於天堂,交付於法界諸佛,我死而無憾。這就叫「修行」。
修行是你的靈魂,對信仰的落實。信仰什麼呢?信仰的無非就是愛與寬恕。寬恕就是出離心,愛就是對寬恕的踐行。先從愛自己開始,寬恕自己開始,慢慢的,這種寬恕得到了這種釋懷的溫暖心,你就可以去溫暖別的人,釋懷別的人。釋懷了其他的人,釋懷了自己,你就從人格自我的貪慾當中,就解脫了,這就變成了出離心。唯有建立在出離心之上的,靈魂的體驗和感受,才能談得上昇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