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0月1日 02:42

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?

 

色澤分明,具體客觀,廣袤空間,縱深立體,運動規律。

 

世界是鮮明的色彩,靈動的生命,豐富的因素,飽滿的信息。

世界是具體的人物,細膩的感受,豐滿的體驗,清晰的記憶。

世界是物質與精神,意識與現象,感受與對象,規律與思想。

 

這是普通人對世界的認知。

 

無論世界是精神的,還是世界是物質的,或者世界是精神與物質的統一。

無論哪一種結論,都未曾脫離人類的認知體系。

無論哪一種結論,都屬於人類認知體系的結果。

 

結果,無論如何,都是侷限的。

因為,人類的認知體系,就是侷限的。

 

修行者,所看到的世界,與常人不同。

怎麼個不同法?

 

以下所說的,常人很難理解,也會顛覆你正常的人生觀。

盡量準確地予以描述,你盡可能地去體驗,去品味,而非理解。

頭腦,是無法理解生命的。

 

首先,修行者的看,並非是眼睛,而是心靈。

 

心靈在身體內,猶如光明在夜空中綻放,面部的眼睛,就好像我們手中拿著的望遠鏡。

我們可以拿著望遠鏡看世界,但是放下望遠鏡,你依舊可以看見世界。

 

用望遠鏡看到的世界,隨著望遠鏡的功能,固定了世界的現象。

你只能看到,望遠鏡給你傳遞回來的景象。

 

可是,放下望遠鏡,不使用人體肉眼後,心靈看到的世界,

就與肉身眼睛看到的世界,截然不同,大相徑庭,風馬牛不相及。

 

修行者在人類世界生存,身體功能受到人類世界因素制約。

可是修行者,之所以不是凡夫,在於他的心靈是甦醒的。

 

就好像,你拿著望遠鏡看世界的時候,很清醒地知道,望遠鏡並非是你的眼睛。

放下望遠鏡,你依舊可以看清楚世界,而且看得更加細緻清晰。

 

因此,世界對於修行者而言,僅僅是一幕景象。

世界對於修行者而言,僅僅是「一幕景象」,連境界都算不上。

 

因為修行者的心,並不融入景象中,未曾發生交流。

那麼,景象,就只是景象而已。

與此同時,修行者所看到的,是身體中,心靈內,構成生命與宇宙的實際現象。

 

相對比,人體內在的,無限細膩,無量龐大,浩渺無際的時空,繁華無量的世界;

人世間的現實社會,這一層空間,單薄得只有一張紙的萬分之一厚度。

萬分之一的厚度,都誇張了,因為空間是有邊際的。

 

而決定空間邊界的,範圍廣度;決定空間縱深長度的因素,

是由構成空間的,微細能量的密度,以及能量純度的境界,所決定了空間的邊界與範圍。

 

人類這層空間,是由全體人類的意識波,結合人類自身的習氣業障,凝聚而成的「境界」。

 

相對於人類境界而言,宇宙極盡微觀,極盡純淨,極盡高深的「聖靈」境界中,

聖靈,以靈覺構成的空間,其中的一粒沙的範圍,就涵蓋了無量億億億億兆的,人類認知到的銀河系範圍。

 

這個沒有辦法去比較,就好像,你無法以光線去比較泥土。

 

泥土可以累積成山,累積成地球,累積成太陽系,累積成銀河系。

可是無論如何累積,無論何種體積,泥土的本質不會隨著體積的增長,而發生性質的改變。

而一束光,光線的速度,蘊含的能量密度,能量的質量等級,都不是泥土可以相比較的。

 

於是,無論泥土怎樣擴充增長,都只能增長體積,無法改變性質,

永遠無法進入光的範疇。

相反,光線,卻可以隨意破開泥土的境界,在內在其中往來自如。

 

這就是神靈與人類世界的比擬。

 

修行者身處這個世界,看到世界,感知世界,理解世界,接觸世界。

心靈聖覺,卻不在這個世界。

 

就好像你隨著潛水艇下沉到海底,雖然身處海底,你卻並非是海底。

 

修行者眼中的世界,人間只是極淺薄的一層現象。

修行者看到的,是身心內在的龐大宇宙。

 

看到宇宙生滅緣起的,一定是在宇宙時空之外的。

世界對於修行者而言,是霧化的,是粒子形態的。

 

物質現象下面,是能量疊加形態,是未曾發生的混沌,也是已經發生的確定。

這個人類理解不了,量子力學領域,也僅僅是在理論上,推論到了這一步,還無法證明它的存在。

 

換個角度說,眾生,也包括人類,所謂的活著,都處於一種,能量粒子的重疊,粒子疊加狀態。

粒子疊加狀態,就意味著測不準,就意味著皆有可能。

也就是說,這個人,既是死亡的,也是活著的。

 

活著的,與死去的,都只是現象。

而構成生命的微觀本質,並不會被生死現象所左右。

 

整個宇宙都是如此,所有的生命皆是如此,

處於生死疊加的,粒子疊加狀態。

除了聖靈以外,因為他們沒有形態。

 

人類,每一個人,在心意相續,構成的自我境界感知以下,細胞內的微觀能量,都處於粒子疊加狀態。

之所以活著,或者死去,全在於,這個人的心靈,對存在的認知。

 

在接近人類時空的空間中,微觀能量受人類往昔業障的吸引,形成了近似於固化的軌跡。

被業力與夙緣,牽引塑造的軌跡,就是人類的命運。

 

個體生命的心靈認知,卻不受心靈本身控制,是被往昔的習氣妄想,川流被動地成為「想」。

因此,一個人的生與死,又可以看作是,前因後果的循環現象。

 

換句話說,是生命對存在的認知,確定了存在的開始。

更進一步,是心靈對認識的體驗,形成了認知的形態。

具體細分,是認知境界的純淨度,決定了生命的表現。

具體地說,一個人自我命運生死,是心靈儲存的習氣與記憶,在客觀世界的投射與反饋。

 

深層微觀空間中,構成生命的細膩信息微粒,處於疊加狀態。

由個體生命的主觀意願,導致生命未來的形態。

 

這也就是三界六道眾生,昇華與墮落的根本原因。

而純正的信仰,在生命微觀疊加狀態中,可以直接與神靈取得聯繫。

 

神靈借助信仰的渠道,以光明智慧加持修行者,從而在人體表現中,展現出各種能量形態。

這就是修行者,信心感召神靈,引動神蹟的原因。

 

我們活在「想」之中。

我們被「想」所活著。

 

眾生是被「想」出來的。

你敢相信嗎?

 

在修行者眼中,內在宇宙浩渺深邃,但卻能一目了然。

 

宇宙的基礎,是心靈與意識之間,川流不息的,宛如瀑布一樣的細膩妄想習氣構成。

極盡細膩的念頭,極盡微觀的習氣,猶如鋪天蓋地的瀑布一樣,從上往下,由下往上,循環而成的瀑布流。

 

這個鋪天蓋地的瀑布流,緣起於基礎空間,也就是覺知。

超越覺知,成為覺性,才可以見到瀑布流的本來面目。

人類物質世界現象下面,能量疊加狀態的根本基礎,就源於覺知誕生的,細膩妄念瀑布流。

 

同時,在胸口內在,有一個緩慢盤旋著的,龐大無限的宇宙星雲。

那就是眾生的生命源頭,也就是靈魂累劫輪迴,累積的習氣滄海。

 

雖然凡夫永生永世也觸及不到這個範疇,但是對於渴望解脫的修行者而言,這是必須知道的領域。

 

在人類頭腦意識,與心願感知相續,交融交織構成的世界現象,時空範疇微觀下,

會觸及到人類的心靈細膩體驗。

 

體驗是由,人類靈魂認知,在輪迴億兆兆劫中,儲存習氣而成的,暗沉慾沼大海。

在修行者的胸口部位,形成一個浩渺無限的,緩緩轉動的星雲宇宙。

 

六道眾生,皆誕生於此,皆無力超脫,無論是神靈,還是凡夫。

皆因「想」源於習氣,習氣是想的根源。

 

你能找出一個,脫離了心靈體驗的,頭腦記憶概念嗎?

你絕對找不出任何一個,脫離了心靈體驗的,頭腦概念出來。

 

這是因為,在頭腦意識形成之前,在心靈體驗凝固之前,生命就已經形成了,細膩微觀的「想」。

因為「想」,生命具有了自我主體。

 

自我就是眾生。

眾生皆因想而成,故而生命皆有習氣。

 

為何三界高層的神靈,依舊受到時空的限制,在神靈國度經歷億萬萬年後,依舊會墮入人間。

就是因為他們,沒有能力徹底淨化,心靈深藏的,習氣與妄想。

 

當自我隱退,消融在心靈深邃的安寧中,表層的生死輪迴就消失了。

但安寧的覺受,依舊是存在妄想的呈現。

 

神,之所以成為神,是因為脫離了自我,覺性以覺知綻放光芒,而在三界時空中,成為高層的神靈。

 

無我之神靈,具有普照的靈覺。

靈覺的對境,就是空間與世界。

 

既然有普照的智慧,就一定有被拯救的眾生。

於是,墮落與昇華,苦難與拯救,輪迴與永生,黑暗與光明,神靈與眾生。

對比循環的「境界」閉環,就此形成。

 

所覺即覺者。

這是神也不知道的。

 

他們以為億萬年一次的輪迴轉生,是為了拯救眾生,為了真理歸正。

其實,僅僅是因為,他們無法探尋到的,生命深處深藏的,三界業習未曾除滅。

受習氣所累,神靈,雖然脫離了分段生死,不入輪迴生滅,卻依舊無法解脫無明。

 

習氣很可怕,神靈都無力脫困,更何況是常人。

你覺得,我意志堅定,持戒嚴謹,可以淨化習氣。

你能夠將自己,從地板上抬起來嗎?

 

你就是習氣的產物,如何能夠通過習氣,淨化習氣?

只有通過超越習氣的,才能從根本解決,瓦解習氣。

 

習氣的根本是什麼?

是幻現存在。

 

對存在的執迷,凸顯出空間;對存在的分辨,幻現出時間。

時間牽引覺知,形成靈覺;靈覺認知空間,形成世界。

世界分割空間,空間阻隔靈覺,折射靈覺形成眾生。

 

眾生對世界的認知經驗,就是妄想的初始。

眾生對時空的細膩感知,就是習氣的最初。

眾生,源於妄想,生於習氣,故說眾生活在無明黑暗中。

 

只有正覺者,熄滅存在瞇盹的聖人,不受三界六道幻境之苦;

於諸法生滅間,如如不動,智慧圓滿,明曉三世,普照十方。

故而,佛法可以破無明。

能以心印佛法,不貪戀自身者,可脫三界輪迴。

 

單純的虔誠之心,虔誠到單純唯一,唯一與靈魂相融,融化的靈魂流入佛法中。

生命中,靈魂融入佛法,佛法取代靈魂,身心中失去了自我,覺知的蒼茫就會浮現。

 

覺知中,久遠的億兆兆劫,只是刹那間。

空間中,無限的微塵世界,只在當下間。

 

久而久之,覺知不再分辨,空間出現裂痕。

覺性自外而內穿透,覺性由內而外呈現,三界之夢粉碎。

法界諸佛現前。

 

修行者留下此路,是見證,是饋贈,是激勵,是誓願。

未曾想要回報,未曾想要讚歎,未曾想要膜拜,只是一心慈悲。

 

但是,請對修行者的親歷道路,保持基本的尊重。

同時,請不要買賣佛法,將其作為自我標榜資本。

 

你未曾親證的境界,卻故弄玄虛,誇大其詞,說自己已經證得何種果位。

這種過錯,是非常嚴重的。

是對覺者的褻瀆,是對神靈的侮辱,是對生命的摧毀,是對靈魂的放棄。

不要這樣。

 

諸佛,只看一顆真實的心。

你心靈最渴望的,就是你的未來。

 

2021年10月6日 19:42

接納死亡。

 

活著,只是心靈認知,對自我體驗的維護。

自我認知,自我體驗,受損分解就是死亡。

死亡並不可怕,只是自我認知,中斷了體驗的慣性,從而不適應而已。

 

迎接死亡。

 

在心靈經歷,短暫的黑暗隧道後。

是久遠的安寧。

是恢宏的光芒。

是永恆的極樂。

是不滅的幸福。

 

接納死亡,是開啟永生的鑰匙。

迎接死亡,是步入覺性的階梯。

 

死亡與活著,是自我認知塑造的體驗。

接納體驗的分解,迎接自我的逝去,迎來覺性的榮耀。

 

2021年10月6日 21:48

身心靈,意識與認知,自我與世界。

身語意,體驗與感受,活著與死亡。

都是細微妄念,結合累世業障,在覺性空間中,累積而成的沙塔。

 

沙粒構成的世界,本質沒有實體。

習氣構成的自我,原本就是虛妄。

 

不執迷虛妄,則見如實。

不沉迷我執,即會覺醒。

 

寬恕中有安寧,接納中有解脫。

 

安住在,安寧覺性中。

覺性中,是平安永恆。

 

2021年10月7日 11:33

生死只是平常事。

 

就像我們吃飯睡覺一樣,死亡只是生命經歷的一段過程。

不需要恐懼,也無須迴避。

 

死亡的過程分為三部分。

 

第一,是意識的消失。

 

我們在人間活著,通過意識分別,確立了世界名相的概念。

對錯,真假,美醜,善惡,貴賤,貧富,健康,疾病,生存,死去。

 

意識概念主導著我們的心願。

概念思維塑造著我們的心願。

 

我們就活在,心願與意識的相續之中。

我們的活著,是意識帶動心願的循環。

 

當死亡來臨,首先是意識的失去。

 

心靈願望與體驗,失去意識的主導,陷入昏迷,昏沉,恐慌,焦慮。

處於茫然不知所措的,深度混亂之中。

 

因此,在活著的時候,修行者就要練習,離開頭腦意識的牽引。

 

淡化意識概念,淡化思維記憶,淡化意識對心願的牽引,

處於不思維,但是意識清醒的狀態。

這樣就避免了死亡之時,意識喪失後,心靈陷入迷茫的狀態。

 

死亡的第二部分,是心靈失去對身體的掌控。

 

身體四大開始分解,細胞內電解質分解紊亂,出現體溫高熱的狀態。

高熱,失禁,呼吸喪失,器官衰竭,心臟停止跳動。

這個過程中,心靈處於深度昏迷狀態。

 

因為心靈與肉身器官結合的時間太久,太依賴身體器官功能。

當身體器官衰竭時,心靈失去掌控的能力,會陷入深度昏沉與孤單之中。

 

因此,在活著的時候,修行者就要練習,心靈放棄對肉體器官的依賴。

 

禪定修行,就是讓身體處於完全徹底的,脫離心靈控制的,自我調節狀態。

習慣了禪修中,不受心靈控制的身體,

心靈就不會在,身體四大分解之時,陷入昏迷與無助的迷茫之中。

 

第三部分,心靈的迷失。

 

當身體器官衰竭,呼吸停止後,心靈處於深度昏沉,無助,迷茫,孤單的體驗。

受平日裡,心願所眷戀的習氣裹挾,脫離肉身的心願,呈現出靈魂的業身狀態。

 

離開身體後,靈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亡,

只是覺得脫離了肉體侷限,處於輕鬆且無意識、無記憶的空白狀態。

 

但是,心靈深藏的情緒體驗,依舊存在。

心靈儲存的體驗感受,習氣情緒,會牽引靈魂進入微觀時空。

 

受往昔所造業力的驅使,受心靈潛藏願望的引導,

不自覺地進入心靈熟悉並渴望的環境,進行第二次投胎。

輪迴,在人身體死去的第五個小時後,靈魂逐漸離開身體。

 

因此,在活著的時候,修行者就要進行心靈的淨化。

 

修行者,在活著的時候,對於世間一切情慾體驗,都不執迷,不貪戀,不隱藏,不沾染。

潔身自好,純淨修心,心靈的純潔度,就是靈魂境界的高度。

 

當心靈,平時處於高度純潔、高度純淨的狀態,

肉身死亡時,意識的喪失,心願的昏沉,都無法牽動純潔的心靈。

 

不受身語意牽動的心靈,就是覺性的呈現。

不被身心靈蒙蔽的心靈,就是覺者的法眼。

 

達到心靈極致純潔的修行者,身心內在,是廣袤無限的安寧。

心靈純潔淨化極致的修行者,死亡之時,身心之中無限光明。

 

覺知,會以造物主的,無限大愛,溫暖寬恕,無盡接納,呈現出愛的光芒海洋。

覺性,透過覺知,在修行者的,純淨靈覺中,呈現出法界莊嚴聖光國土。

 

因此,死亡與輪迴,是凡夫俗子避不開的事實。

卻是,修行者脫胎換骨,破繭成蝶,超凡入聖的契機。

 

死亡的時候,我們唯一能夠依靠的,只有覺性。

 

因此,專注於內心的純潔與安寧。

因此,練習禪定讓心靈脫離肉體。

因此,直面內心真實的自我意願。

 

接納死亡,寬恕恐懼,擁抱真理。

你連死亡都能接納,世上還有什麼,是你不能放棄,不能寬恕的哪?

 

修行者,無法承諾給你修行的果位。

那些虛假的承諾,只是買賣佛法的人,津津樂道的欺詐。

 

修行者,會手把手地,帶你穿越死亡之海。

不欺瞞,不誇張,不妄語。

 

只為給你靈魂,平安喜樂光明。

 

2021年10月13日 14:09

我們沉醉在世間現象。

傾心於帝王將相的雄才偉略,運籌帷幄,妙算神機。

讚歎著世俗成功者豐功偉績,才德兼備,艱苦奮鬥。

 

我們看到的都是現象,只是名相。

只能看到名相。

 

心隨相轉,即名凡夫。

 

修行者默觀現象之下。

修行者寂照身心之中。

 

可見前因、宿緣毫釐不差。

結成現象現實,果報難逃。

 

微細業緣瞞天過海,聚現前世今生。

過去未來纖毫不差,宿業造就今身。

 

在生死模考中,修行者只是勉強考了個及格。

及格就夠了!

 

及格就意味著,在深邃安寧的幸福中,熄滅了靈魂的輪迴。

及格就標誌著,在廣袤無盡的光明中,照破了生死的暗影。

 

餘生,將是漸悟,轉為徹悟的歷程。

命終,即是純光,回歸了自性如來。

 

2021年10月18日 11:18

朝聞道,夕可死。

 

如果能夠,以生命作為代價,

換取一次,見證真理的機會。

 

我會去的。

 

畢竟,整個的人生,都是在追隨祂。

畢竟,因祂的平安,生命有了幸福。

 

2021年10月19日 07:57

以意識所理解到的,將會解決頭腦思緒。

以情感依賴著寄託,是心願感受的承載。

以心靈實踐著信仰,信仰純淨昇華心靈。

 

以生命去踐行接納,接納融化生命浮現神。

神就是平安與博愛,與神相融才是修行者。

 

歷經苦難,見證到祂。

並且在生死一線的懸崖邊上,我融入了祂。

 

自此之後,死亡的幽靈界中,

不再有我的身影。

 

自此之後,活著的世間軀體,

不再有我人執迷。

 

幾十年的修行,到今天宛如一場夢醒。

 

自欺欺人的學術,滿足了頭腦卻忽視了靈魂。

心心念念的祈禱,維持了慾望卻忽視了神靈。

裝神弄鬼的儀式,買賣著信仰卻背叛了神靈。

 

走到今天這一步,

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修行者了。

 

只有純靈的世界,才談得上修行。

只有純潔的心靈,才折射出純靈。

 

我與接納,共同迎接未來。

 

避開頭腦的思辨。

避開知識的累積。

忘卻心願的企圖。

遺忘自我的痕跡。

 

以完全的接納,徹底擁抱生死的殘刻。

以平安的賜福,推開禁閉靈魂的大門。

 

2021年10月21日 01:52

愛是沒有對象的。

愛是生命的基準。

愛是存在的表徵。

而認知,是愛的侷限。

 

與愛分離,於是形成眾生。

生命,依認知體驗,而有自我。

 

因此,宇宙中具有個體意志的生命,

都並非永恆。

 

或許可稱為神靈。

但絕非悠遠平安。

 

接納,是有對境的。

 

無論客觀,主觀。

無論物質,精神。

無論自我,他人。

無論活著,死去。

 

一切需要接納的對境,

皆是內心分別的不安。

 

接納所有,一切在接納中平息。

接納中,沒有接納者。

 

接納背後,剝落接納概念。

所呈現出的,洪荒之力,開創之始。

溫暖澎湃蒼穹,慈悲融化亙古。

平安熄滅時間,大樂無我即愛。

 

修行者以生命為代價,證悟到此。

 

生死之中,不再有我。

自我之內,唯愛接納。

 

2021年10月21日 05:28

言行一致,表裡如一。

是為行道。

 

心行純潔,俯仰無愧。

是名正途。

 

2021年10月22日 07:35

三種果位,證不滅之性。

 

第一:心識融入純愛,愛中有平安。

平安熄滅生死,愛與賜福圓滿三界。

這是心靈圓滿。

 

第二:平安融入空靈,空靈即無生。

無生熄滅存在,清淨無掛法界圓明。

這是覺性圓滿。

 

第三:空靈歸於寂滅,寂靜不可說。

無所得亦不可得,當下圓滿即如來。

這是本性圓滿。

 ​

2021年10月25日 19:58

用接納的神性,取代意識概念。

以寬恕的平安,取代情感體驗。

 

讓身內的神靈,承擔人間罪責。

罪責,會增強神靈威赫的光芒。

業債,將昇華神靈亙古之慈悲。

 

人身四大和合,生老病死無法避免。

人生宿業因緣,悲歡離合難逃其咎。

 

用修行者的心,面對一切,無論是幸福或者苦難。

以寬恕的平安,用接納的溫暖,取代斤斤計較的人性。

忘記自我,停止意識,消融情緒,柔軟體驗。

 

當不可言說的,不可思議的,亙古浩渺的,神聖於身心中呈現光芒,

單薄危脆的人身,雖然依舊延續著,人類宿業的命運軌跡,

可是宿命中,危機四伏的惡因惡緣,

卻因為平安的誕生,成為了愛的光輝,榮耀神國的階梯。

 

2021年10月26日 01:15

平安是神。

 

芸芸眾生的平安,是無病無災,安康順利。

平安是福報顯現。

 

修行者體驗平安,是安寧接納,無嗔無喜。

平安是境界體現。

 

得道者即是平安,是無生無滅,清淨隨順。

平安呈現出普照。

 

覺悟者解脫平安,於生滅動盪中,落落清淨。

平安是覺者的倒影。

 

2021年10月26日 23:19

當身心內的神性甦醒時,

現實世界的這個人體,就展現出真實的樣貌。

 

人類的軀體、意識、思想、情感、體驗、心願、認知……

這個活生生的人,只不過是一具提線木偶。

操縱木偶的提線者,是聚集在人體微觀空間中,宿業因果冤親債主。

 

如果你的心靈,沒有達到神靈的愛與平安。

心內因素依舊是,三界眾生的自我貪慾、私心雜念。

身與心,處於業債輪迴的狀態。

業力塑造身心,就會呈現出人間現實,以及六道輪迴的苦患境界。

 

如果你的心靈,處於無私清白,且溫暖接納的,博愛安寧中,

那麼,神性以平安之廣袤無際,在凡夫身心中展現光芒與靈國。

 

修行是生命甦醒,還原本來面目的過程。

生命,可不僅僅只有,此刻今生,你這一副固定的面貌。

 

去踐行接納與寬恕,你會遇到神。

當神成為你,現實的人性,就會稀釋淡化。

 

操控提線木偶的因素,不再是冤親債主,

而是神性光輝,愛與接納,將成為人體的內容。

 

修行者沒有死亡,因為人性早已在神性中消亡。

這具人間的軀殼,成為了神在人間的表現。

 

平安伴隨著你,賜福與你同在,榮耀亙古永恆。

 

2021年10月27日 20:40

那不被存在所束縛的,

於無私、無差別接納中,予以呈現。

 

2021年10月29日 09:24

接納,可消融一切因果。

安寧,可超度苦痛憂悲。

平安,盡熄滅生死輪迴。

 

佛法,只是認識心靈的道路。

心靈,本來面目卻脫離語言。

 

不被語言解釋的心,是覺照之光。

不被心意分辨的覺,是諸神之祖。

 

慈悲六道眾生,覺照三界迷途,賜福有情無情,榮耀大千世界。

心之甦醒,聖光降臨。

 

2021年10月31日 02:18

我一度以為自己入魔了。

 

原因是,在現實中的身心意識中,

失去了「自我」認知,消失了評判是非對錯的核心。

 

沒有了「自我」認知,也就不存在由認知衍生而成的,善惡,對錯,美醜,高低,貴賤,生死。

取而代之的,是無限深邃,無盡廣袤的妙覺光芒。

 

光明本身具有思想,卻並非是人類的意識分別;

是具有穿透性的,普照十方,洞悉三世的智慧。

 

這種突如其來,越來越具體,越來越真實的狀態,令人性的意識很難適應。

修行者是對信仰,極其苛刻的修行者。

絕對不會容許在修行道路中,出現任何偏差。

 

當身心意識中的「我」,徹底消失的時候,

曾經建立於「我」的認知,思維意識,記憶概念,體驗感受,覺受覺知,都一同虛化分解。

 

正常人的理解是:當虛妄的自我消失後,將會有真實不滅的神我出現。

可是,真實的體驗卻是,當構成自我與身體的,各種信息因素分解後,

同時對「真實的」分辨,也就一同消失。

 

那不被真實與虛妄,所觸及所分別的,卻是未曾改變的喜樂光明。

既不被緣起所虛構,也不被真實所存在。

解脫了分別,就不被存在禁錮。

 

身心自我消失後,覺知自我的分辨,也就消失了。

剩餘的,就是不可言說,不可思議,不可觸及,不可指稱的「覺照妙喜」。

 

這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?

是徹底的接納。

「接納」本身,都是多餘的囉嗦。

 

接納後面,深邃的內涵中,是超越了「作與所作」,究竟的無為。

無為是清淨,是無始無終。

接納是平安,是無生無滅。

 

接納中,究竟無為,包容了一切因果緣起,接受所有生滅諸相。

接受真善美,也接納假惡醜,接受光明諸神,也接納地獄惡鬼。

 

接納中,本來沒有接納的動機。

是原始圓融的愛與智慧,是未曾發生的清淨如如。

是不動的慈悲,是不變的覺照,是永恆的喜樂,是光耀大千的莊嚴。

 

接納成為了生命,而心意自我,僅僅是莊嚴光明中,殘留的一抹記憶。

 

在人間,我曾經經歷的,近30年的修行,在此處就是一場笑話。

螻蟻怎可想像蒼穹?

作與所作,皆是虛妄。

 

於是,當無限廣袤的慈悲,無際無邊的智慧,逐漸成為修行者的本體時。

我很警惕。

生怕這種境界是虛幻的,是走入了斷滅空。

 

千恩萬謝,幸虧有釋迦牟尼佛的法旨留存。

修行者,可以依照如來經典,作為衡量真偽的依據。

 

何為依據?

「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」,三法印即是。

 

從浩渺平安,溫暖慈悲的,空靈覺照中復甦意識。

仔細對照,構成人性自我的因素,習氣,成分,看看現實中,這個自我的存在狀態。

 

如果,現實中的自我,開始變得具體、鮮明、情慾增長、思緒繁雜。

或者,內心認知被意識凝固成,具有性格特質的自我,而自我開始變得狂妄自大。

或者,對於某些境界體驗,感受狀態戀戀不捨,以此為榮。

或者,對於人世間的現實利益,開始津津樂道,樂此不疲。

或者,以人性自我為核心,用修行境界來裝點自己,強化自我人格的體驗。

 

以上種種狀態境遇,皆可以視為入魔。

 

因為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執迷名相沉淪境界,覺照蒙塵,必受群邪。

對照三法印的內涵準則,我確信現在的狀態並非入魔。

 

因為,修行者的內在,人類的自己,已經虛化淡化到,只留下模糊的信息。

修行者內心的自己,基本上只剩一層概念的認知。

 

身心內在,不受意識與體驗牽動的,

是超越了人性因素的愛與平安,是超越了人類意識的浩渺智慧。

 

人間的我,越來越普通,越來越低調,越來越簡樸,越來越單純,越來越純潔,越來越無我。

慾望越來越清淡,執著越來越簡化,感受越來越清淡,體驗越來越淡薄,認知越來越透明。

這就是對的,這種人性人格淡化的狀態,就驗證著「諸法無我」的內涵。

 

至於修行者身心內,廣袤無際的光明喜樂,這種狀態已經不再是境界了。

因為,只有體驗境界的「人」存在,才有可能出現,被「人」體驗到的境界。

 

在修行者的身心意識中,「我」的意志與認知,都已經虛化淡化到了終極。

也就不存在,「我」所執迷的境界。

 

而身心深處,取代人類自我境界,呈現出的無限莊嚴廣袤,

無盡浩渺宇宙,圓滿極樂光明,平安亙古喜樂,

超越了作與所作的變易,超越了我與我所之境界。

 

離幻即覺,是名實相。

是真實的神靈國度。

 

性明空,無來去,無生滅。

平安熄滅生滅,離變易名實地。

接納融化因果,離緣起證無生。

清淨消散分別,離生死即永恆。

圓滿接納分離,慈悲即是圓滿。

 

神靈與人類,分水嶺只在心靈。

心隨意轉,即名凡夫。

心歸本性,即同如來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