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《緣起》文章中對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的解釋,和以前不一樣。以前是「覺所覺空」是虛空粉碎,「空覺極圓」是九地境界,「空所空滅」是十地圓覺;按現在所講,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還是在覺知階段。那麼,是以現在所講為準嗎?

 

另外,按照現在所講,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」,是如來神聖性即寂滅性,那覺性階段是在哪裡呢?

 

答:問得真好,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圓滿解答,

凡夫俗子將會從邏輯上,徹底推翻華藏世界觀。

 

牢記一個基礎觀點啊:

覺性,是不被存在的,是無生無滅的。

覺性,是不可思議的,是清淨不動的。

 

覺性,你將祂理解為「虛空性」。

虛空性,可不是虛空相。

虛空性,不被獲得,不可思議,無法指稱,卻遍滿一切。

 

神聖,是覺性與慈悲圓滿時,清淨莊嚴中綻放的「氣息」。

 

阿賴耶識,覺知,你理解為「透明玻璃」。

因透明玻璃的「存在」,而將「不被存在」的覺性,幻化成光線。

 

如果玻璃上沾滿了泥土,泥土掩蓋了透明玻璃。

從塵土中透出來的覺性光線,就是「識心分別」。

玻璃內的「識心分別」,隨泥土的塵埃沉浮搖曳。

 

灰塵擾動識心,在玻璃內幻化出,色彩斑斕世界。

「世界分別」中的「知覺」,就是三界六道宇宙眾生。

 

如果玻璃乾淨了,覺性的虛空性,透過玻璃折射出「陽光」,陽光就是靈性。

靈性光明,在三界六道的黑暗灰塵世界中,光明照破黑暗,溫度燒盡塵埃。

 

就會在阿賴耶識的,黑暗泥土世界中,

拓展出靈性光明存在的純度範圍。

靈性光輝,在三界六道拓展出來的光輝範圍,

就呈現出,心識境界的層層淨化。

 

觀世音菩薩: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。(心靈認知)

 

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。(心靈見性)

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。(知覺靈魂)

 

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。(靈性光輝)

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。(覺知,阿賴耶識)

 

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。(覺性)

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。(神聖)

 

修行者,是借助人身資糧,向內探索真理實相的人。

以出離心的「願心」,海量學法,踐行寬恕,嚴守戒律。

以真理轉變認識,以寬恕融化體驗,以清白純淨身心。

內心從深重的慾望習氣中,逐漸清淨直至純澈透明。

內心的專注力,從頭腦意識中,從心願動機中,從情慾感受中,

一層層,一步步地,退回到內心清澈、明晰的「見性」內。

 

當修行者證入心靈見性中,

見性上附著的「心識思慮」「人格心願」「意識思維」,

都會在一定程度上,從心靈見性中漸漸脫落。

 

隨著身心意識的脫落程度增長,

心識深處的細膩妄想也就隨之淨化。

隨著心識細膩妄想不斷地淨化,

累世習氣體驗也就隨之消融。

 

心靈見性中,就呈現出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」的清澈狀態。

 

當見性中的知覺,不再被見性的所見帶動牽引。

知覺,就脫離了見性所見的「夢境」。

知覺之內,就甦醒了,原始生命先天的「靈性」。

靈性的甦醒,就甦醒了,原始生命的完整光明。

 

這就是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。

當靈性光輝,脫落了知覺後,

開始反過來燒盡知覺,融化見性,分解心識,

靈性光輝開始向,人類軀殼的表層推進。

 

靈性純淨開始取代心靈體驗。

靈性智慧開始取代心靈認知。

靈性光明開始取代心意思維。

 

靈性的純淨光明中,

純潔溫暖開始燒盡,凡夫俗子的最後記憶習氣時,

靈性就會融入原始生命的「覺知」本體。

也就是靈性光輝,歸入了「阿賴耶識」的存在感。

靈性光明,開始充滿,遍滿存在覺知中。

 

覺知成為了,圓滿無瑕的,完整靈性本體。

靈性智慧,取代了覺知分別。

識心熄滅,時間停止。

虛空粉碎,大地平沉。

 

這就是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」。

 

當覺知存在,被靈性智慧取代。

靈性光明中,失去了,最後一絲覺知分別。

覺知融化,靈性光明就消散了。

剩下的就是,無生無滅,無來無去,

無垢無淨,不增不減,圓滿無生的「覺性」。

 

這就是「寂滅現前」。

 

而隨著「五蘊六識」的脫落,靈性光輝也就隱退了。

覺性就從,存在的夢境中甦醒。

甦醒的覺性,本來是無生的,無生之內,存在未曾發生過。

不被存在的覺性,就不被存在束縛。

 

神聖性就超越了覺性。

神聖包藏覺性與五蘊六識,呈現出清淨莊嚴的「大圓滿」。

這就是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。

 

因為覺性是無生的虛空性。

所以,當阿賴耶識中的世界內,

靈性開始燒盡,心識內在的色塵過程中,

 

阿賴耶識玻璃上的泥土,就開始淨化剝落。

隨著泥土不斷地剝落後,透明玻璃就展現得越來越多。

 

隨著靈性的拓展,透明玻璃,也就不斷地變薄。

隨著玻璃變薄,虛空性,也就透過阿賴耶識玻璃,

在三界六道宇宙中,展現出越來越深邃廣袤的程度。

 

隨著靈性燒盡六識,覺知玻璃隨之逐漸消失。

消失的過程中就呈現出,無生不動的虛空性。

 

等同於,靈性的增長,與覺性的「顯現」,是同步發生的。

覺性,是不被存在的「無生無滅」。

覺性,不存在增長,也不存在損減。

在靈性,燒盡阿賴耶識的妄想過程中,

覺性清淨智慧,就在不斷地還原中。

 

就好像人從睡夢中甦醒。

睡夢,並不是清醒造成的。

是夢境迷失了清醒,而陷入了生死劇情中。

當夢境甦醒後,清醒本身,是不被夢境觸及的。

 

這就是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」,

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

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的整體過程。

 

靈性光明的增長,與覺性清澈的還原,是同步發生的。

 

就好像,將玻璃上的泥土擦掉時,玻璃外的虛空就會呈現。

虛空呈現的過程,與擦掉玻璃上泥土的行動,是同步發生的。

 

這樣解釋,你們能明白了嗎?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