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20-02-01 06:26:18)

 

問:老師您好,今天看了老師的微博懺悔,心裡產生了疑慮。老師已然覺圓滿,證自性無生,為何還會被人世間的利益所引誘?被貪慾所苦?宿命通中難道看不到自己的命運何時出現何種因緣,如何選擇嗎?老師的人生,難道在老師的眼裡,不應該就像寫好的劇本一樣,隨緣度日,心早就不沾染這些人世間的糞土俗事了嗎?可老師還被百萬年薪所吸引所痛苦,這讓學生很困惑。所以老師懺悔的這段微博一出,讚歎之餘更多的還是震驚。

 

如果這是一位師兄的懺悔,那麼學生心裡除了深深的感動與震撼讚歎外,應該沒有其他的想法。但是這是我已圓滿的老師,我心靈的指路者,出現了這樣的煎熬選擇,讓我很是疑惑。老師,學生有這樣的想法,這樣的去要求老師,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?

 

學生把您當成覺者,當成心裡的光與暖,在學生心裡您就是一個完人,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我的心情。2016年之前這都不是事兒,而現在是2020年了,老師已圓滿四年了。難道圓滿之後的輕鬆自在並非恆常的?老師,覺者還是有七情六慾的嗎?還是會喜怒哀樂驚恐懼嗎?還是會被貪嗔癡三毒侵擾嗎?請老師為學生慈悲開示,南無阿彌陀佛。

 

答:你的懷疑是絕大部分人共同的質疑,這是一定的。

因為你們都未曾覺悟,沒有親身的實證體驗。

所以,覺者對於你們而言,是想像之中的偉大的神。

因為有你,才會有相對於你而言的「佛」,佛對於人而言,就一定是「完美無缺」之人。

 

而對於親身實證,自證聖智的修行者,覺悟只是一種狀態。

非善非惡,無垢無淨,在凡不減,在聖不增。

隨緣性起,無證無得。

祂不在想像中,不存在描述,不存在標準,不存在形式,也失去了狀態。

 

人類的身心意識,自我感知猶如流水,相續相聚奔流不息。

覺者,是流水折射的清澈光明。

純淨光明中,脫離了光明形態的,明晰的「性質」,熄滅了生滅幻覺,名如來。

性質,是無法以光明形態,而去說明的;性質,也不會被體驗所描述。

因此佛說,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

 

你親身證悟、體驗、發掘、圓滿了身心中,光明圓滿而無掛光明的性質,這叫做「見性」。

光明充滿身心,淨化身心,純潔身心,替代身心,直至內外雜塵無掛無染。

身心意識,在性質中脫落,隨緣心起,心起性空,無礙無掛,這叫做「成就」。

身心寂滅,涅槃圓滿,稱為「圓滿」;餘習頓滅,周遍無生,名為「如來」。

 

佛,是不可「成就」的,一切所成就的,必然有能成就,能與所相續,就是三界。

佛,是不被「成就」的,所有能獲得的,必定有能失去,得與失之間,是生與死。

所以啊,活著的修行人,無論其實證的境界,如何高深廣大,都不能稱之為「如來」。

如來者,無所從來亦無所去,是名如來。

 

而修行人是帶著肉身在世間生活的,只要你起心動念,思維說話,就是業力在循環。

只是,修行有成就,身心證空靈的人,純潔心時時觀察身心意識,覺照自己的言行。

隨著內心越來越純潔,對世間自我的起心動念,就越來越明了。

那麼過去你無法覺察到的,精微細膩的情緒,潛藏不露的心念,就越會暴露出來。

修行是心靈不間斷的淨化過程。

 

身心意識自我,世界空間時間,猶如一張四維立體照片。

照片的底色,是我們的心識覺知。

當照片的底色,開始明亮的時候,照片上原本不起眼的雜質,就會顯露出來。

不間斷地,淨化身心內在,心靈的底色就會越來越明亮。

心靈底色明亮,就會展現出過去察覺不到的,細膩精微的妄念與習氣。

 

去掉細膩精微的雜質後,心靈會越發明亮,明亮中熄滅雜質,最終照片失去了圖案。

底色的純淨完全充滿了照片,照片上其他的剩餘色彩,都在底色純光之中融化。

照片上剩餘的圖案,一切顏色都被純明之光淨化、淡化、消失。

光滿無雜,是空中無色,即身成佛。

 

你說的佛,是基於想像之中,照片底色純光,完全融解了照片圖案的狀態。

那麼就會帶來一個現實的結果,就是此人喪失了思維及語言能力,

失去了生理功能相續的能力,無法在人世間正常地生活下去。

 

歷史上許許多多的修行者,確實在禪定中達到了「三摩地」甚深境界。

他的生命身心中,只剩下明晰圓滿的覺知。

覺知明了中,極樂普照,可是他卻無法使用,人間的「自我」身心意識。

哪怕他入定幾個月後,弟子們都以為他已經死亡了。

開始為他搭建火葬場,將他的身體放在柴火上燒掉。

他明了清晰地觀察這一切,深入每個人的思維,可是卻無法使用世間的肉身。

 

因為在禪定之中,心識脫離意識,有一個過程;覺知脫離心識,有一個過程。

覺性熄滅覺知,有一個過程;寂滅熄滅覺性,是一個過程。

走完這四個過程,本性圓滿復甦,空中無色,生滅滅已,清淨圓滿,無來無去,才屬於三摩地定境。

 

釋迦牟尼佛,涅槃前打坐入定,經歷了從初禪到二禪,從二禪到三禪,從三禪到四禪,這四個步驟。

然後再次循環,從初禪到二禪,從二禪到三禪,從三禪到四禪的過程,最後入甚深禪定,證究竟涅槃。

 

進入甚深禪定中,想要復甦人類的身心,有一定的難度。

要重覆從寂靜到覺性,從覺性到覺知,從覺知到心識,從心識到意識的整個過程。

而且過程之中,還要分階段,加入覺受、體驗、感知、情緒,種種業力習氣因素。

最終才能從三摩地靈照中,還原出有血有肉的、有心願企圖的、有自我意識的、活生生的人。

 

我曾經不知深淺,進入過一次甚深禪定,大約四個小時。

其結果是,有半個月的時間,生活不能自理。

人性中絲毫體驗,無論善惡,無論純潔或污穢,

對於明晰覺照,都是絕對的骯髒與玷污。

 

當體驗在純明安然中,被明晰覺照徹底瓦解後,

猶如烏雲在陽光中熄滅,光中無暗,空中無色,時空熄滅。

那一刻,你非你,也非神靈,也非光明,也非上主,存在無法侷限你,而你卻充滿一切。

 

在究竟的脫落中,脫落本身無所留駐,於是過去未來當下心,亦不可得。

於此種境界中,想於內心中恢復體驗,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。

 

失去體驗基礎的心靈,就無法形成感受與慾望,體現在人間就是——充耳不聞、味如嚼蠟、視而不見、身如軀殼。

失去感受慾望及體驗,頭腦意識就失去了思維,沒有體驗感受的推動,思維好像停止的機器,無法形成邏輯。

我就好像剛出生嬰兒般,內心明瞭一切,卻無法使用自己的大腦與思維,無法說出完整的語言,失去情感表達。

對於在人間繼續生活的人而言,這樣的狀態很可怕。

 

現實世界中的人類,你會本能地認為這是微生物,低能蟲族的世界。

因為禪定中沒有你的自我,以「覺照」所展現出來的存在,是你的倒影。

倒影是無限光明與廣大智慧,而倒影卻無法觸及「你」,光明與智慧只是你的身影。

你不被倒影所描述,你是不可說。

 

每次在我禪定中,一旦接近三摩地,就要馬上出定。

為了保存人類的思維與記憶,為了不徹底消散人性的感受與體驗。

如果身心體驗、意識思維、自我認知,都在三摩地定境中,被自性明晰所淨化消散了,

那麼我出定後,會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,是無法說話的,我經驗過這種狀態。

是心靈清醒明晰,而頭腦失去了記憶,失去表達語言的能力。

這樣我就無法正常生活,無法在社會上生存下去。

也就談不上,現身說法,為你們展現整個修行過程了。

 

需要說明兩個因素。第一:2016年我進入法界,證到覺成就,並非覺圓滿,直到2019年底,才修證到覺圓滿。

 

覺圓滿是——水中的光明形成了不被分割的整體。

光中的明性獨立超然,不依賴光明而寂靜充滿。

光明之中有明晰性質,實證了性質就是覺成就。

 

覺明空一體,璀璨奪目充滿宇宙,圓明十方普照三世。

而覺明空在「性質」中,卻如一沙塵飄浮太空中。

圓滿成為性質,就可以窺測「祂」不動莊嚴,這是覺圓滿。

這個明晰覺性,是「祂」的倒影,法界海慧倒映著祂。

 

而三界,是法界的倒影。

人類與神靈,眾生與魔鬼,都在倒影之中。

循環往復,輪迴不休。

只因倒影於心識建立,故而,一心成神,一念成魔。

心識歸於覺知,為脫生死;覺知歸於覺照,是超三界;覺照熄滅心識,名莊嚴法界。

 

在覺圓滿之前,2019年年底。

覺性靈耀強光,再一次由內而外普照身心。

強烈奪目的光耀,超出心識所能覺知的程度。

超越覺知所能辨認的範疇。

超越意識所能認知的內涵。

超出體驗能夠感受的境界。

 

在2016年覺成就之前,也曾突發體驗過一次。

這兩次由內而外綻放的純光,是脫離了身心感受、意識覺知的,

完全不受我控制,徹底超越三界覺知,超越人性意識的「呈現」。

 

即便內在修行,成就了覺圓滿,並不意味著身心意識的流水,會馬上消散完。

若如你所期望的那樣,你的導師完全與如來一樣,身心純潔無有掛礙,

那麼,你基本上也就聽不到我說話了,因為明晰純澈中,是失去了說話的動機的。

因此在佛經中記載,如來進入甚深禪定,一次達數月之久。

 

第二:我不存在修行。

我只是在還原「祂」而已,所以修行速度極快,用兩年時間從邪教中脫胎換骨。

重新起步後,以凡夫身心,三年證覺成就;又過三年,從覺成就昇華到覺圓滿。

只不過今生投胎的這個肉身,實在是不怎麼樣,按照法界聖靈的評價:「好好的佛種投到豬胎裡面了。」

 

「祂」以往昔宿業的因緣,折射出「修行者」的意識來,所以我從來不愛戀自己。

因此我才會不間斷地曝光自己的骯髒,公開懺悔自己的罪惡與污濁,試圖與身心潛藏的淫慾習氣劃清界限。

 

好的一點是,對於修行我很虔誠,作為修行人我很真實,這一點決定了,構成「修行者」的因素越來越純潔。

隨著「修行者」的逐漸淨化、淡化、消失,「祂」就會越來越清澈明晰,越來越安然自在,越來越無生圓滿,直至究竟涅槃。

 

如果說,2016年遭遇魔考時,是信仰的我,與人間慾望的「我」生離死別的痛楚。

我選擇信仰真理,從而徹底斷除了,對今生自我貪慾的根本嚮往。

那麼2019年底的魔考,僅僅是殘存的習氣蕩漾,心靈感受上並不痛苦,也沒有視同生死的抉擇。

僅僅是表面習氣的遮蔽而已,這種習氣昏迷沒有根基,它只是昏沉「修行者」的餘習,並非是構成「修行者」的因素。

 

所以很短時間,就恢復了清醒安然的純淨,只是對於修行中的我而言,這是一件值得警惕、值得懺悔的事情。

對於「祂」而言,卻沒有絲毫影響,沒有什麼值得懺悔,或者值得言說警惕的。

祂在我的邪惡中,未曾掛礙;祂在我的純潔中,未曾留駐。

祂在我的覺悟中,未曾增長;祂在我的墮落中,未曾損傷。

 

「修行者」的生死、對錯、善惡,猶如夢中空花,「祂」已經在夢中醒來,夢境不值得研究、不值得解釋。

猶如太陽已經昇起在天空中,雖然空中依舊有雲彩繚繞,如雲彩般繚繞的餘習,無法阻礙太陽的光芒。

 

祂隨緣性起,無取無證,祂隨「修行者」而現,「我」卻是祂一瞬錯覺,錯覺熄滅,祂本無生不動。

我早晚都會死,而「祂」在身心之中,已然無生無滅,夢境結束之時,就是「祂」涅槃圓照之時。

雲彩早晚都會消散,而「太陽」在雲彩之中純明朗照,雲彩消散之時,就是覺照空明寂靜本然。

就好像人睡醒之後,不會有想要記錄夢境細節的企圖。

 

因此歷史上,從未有高僧大德,留下修行的整個過程。

他們只留下來了最終圓滿的結果,卻從未提及心靈洗禮、靈覺淨化的經驗過程。

對於我而言,從人到神,從神到靈,從靈到覺,最終圓滿的過程,

對於未來的修行人,才是彌足珍貴的,才是最大的保障與激勵。

 

這是我想留下來的,通過「修行者」的卑微低劣,通過「修行者」的猶豫貪婪,通過「修行者」的愚癡煩惱,

展現出一條凡夫解脫的真實道路,因此你們才能看到,一個人是如何修行覺醒的。

而不是在想像之中,構建著那些,神聖遙遠不可觸及的神靈菩薩、上主如來。

 

人是可以解脫的,人是可以自證聖智的,猶如釋迦牟尼佛、達摩祖師、六祖慧能大師、龍樹菩薩。

他們在世之時,與你我一樣,都有自身的煩惱,都有人性的不足,如果如來是先天的聖人,為何釋迦牟尼佛曾經歷九十六種外道修行?如果如來是無所不能,為何不能避免馬麥之報,頭痛之災?他不是有宿命通、天眼通嗎?為何不直接選擇正道修行?六祖慧能大師為何要遁入深山躲避追殺,祂不是覺悟者嗎?覺悟者還怕死嗎?

 

不是這樣理解的,佛法不昧因果,佛法不掛因果。

 

如你所問:覺者還是有七情六慾嗎?還是會喜怒哀樂驚恐懼嗎?還是會被貪嗔癡三毒侵擾嗎?

我回答你:覺者有七情六慾,猶如虛空中有雲彩流動,流動的雲彩卻永遠無法改變虛空性質。

覺者並非完人,而是覺醒之人,身心意識在覺醒心中,依舊流轉相續,只是,覺者觀察身心世界只是因緣現象,不會入戲太深。

正因為覺者覺醒了身心世界如夢似幻,故而不會刻意迴避世界名相,去刻意修心強為斷慾,

試圖切身脫離七情六慾後,從而找到獨立存在的極樂淨土。

 

離心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

佛性就在貪嗔癡之中,貪嗔癡性即為佛性!何為貪嗔癡?何為戒定慧?心識分別是。

佛性隨分別心,而無染不掛,故而貪嗔癡中,是佛性清淨;故而戒定慧中,是佛性寂靜。

清淨寂靜是名佛性。

 

覺者並非是完人,是修行覺醒之人,覺醒夢境之人並不會拒絕夢境,只是不再深入執著夢境。

完人並非是覺者,完人依舊是人,因為完美與不完美,皆是識心分別,分別心即名凡夫,完人依舊在生死輪迴中。

煩惱名眾生,眾生即煩惱,而眾生性卻是佛性,煩惱性即為諸佛。何以故?煩惱性空,性空即如來。

 

所謂的好人、壞人,都是一心所現,眾生心相之中,佛性未曾離去,未曾改變,從未動搖。

故而,明心見性者,是覺者,並非完美人格是覺者。

覺者不離煩惱,覺者依舊有貪嗔癡相,覺者依舊有七情六慾相。

只是,覺者不依賴這些因素,猶如光線折射在水中,卻不會被水流所污染。

 

歷史上的聖人們,只是為了給愚癡人類,留下明心見性的道路,而示現出修行過程。並非是他們需要修行,如果他們也是通過修行,從而圓滿了如來,你如何解釋,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七天,見啟明星而頓悟成佛。我們打坐七天,能夠有這個結果?六祖慧能大師,聽聞一句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當下覺悟,我等眾生將《金剛經》背爛了,讀經讀得口乾舌燥,我們能夠因一句話覺悟嗎?

 

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

聖賢們僅僅在借助人間的因緣現象,為眾生提供一條解脫生死的道路。

不要將道路中的現象,當做了聖賢們指向的目的。

 

同理,「修行者」僅僅是,「祂」在這場人生夢境中,透過因緣宿業折射出的記憶。

不要以「祂」的標準,去要求「修行者」這個載體表現,「修行者」所修行的一切,不過是在接近「祂」。

而「祂」卻無路可達,是不可獲得,是無法言說,是不可思議,是當下圓滿。

「祂」非善非惡,純潔與邪惡都在祂之內,祂在純潔與邪惡中,落落清淨,安詳極樂。

 

所以,你以完人的標準,衡量「修行者」的言行心態,那麼我絕對不是覺悟者。

可是我從未說過自己是佛啊?!我只是一個修行人而已。

在修行之中,圓滿了自性的「祂」,祂的圓滿過程,就是「我」的消散失去。

 

不能以「修行者」的言行心態,去衡量「祂」,猶如不能以雲彩去衡量虛空。

祂是不可思議的,祂是不可成就,祂是無法獲得的。

祂只是,你我他,每個人的先天本性而已,無法通過行為表相去尋找祂。

 

去你內心純潔中體驗祂,祂距離你,只有一顆溫暖純真心。

去你安詳柔和中覺知祂,祂距離你,只有寬恕真實的距離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