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19-07-29 00:03:52)
《心經》云: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。
請問,「照」與「看」之間的區別?
答:一盞油燈,燭光透過燈罩油污,在牆壁上投射出斑斕陰影。
燭光,若去分辨牆壁上斑斕陰影,就是「看」。
或:一盞油燈,燭光在燈罩內靜默燭照,燭火不隨風動,不染燈罩灰塵。
燭光清淨安然,於燭火中,提取出光之「明性」,明性離黑暗,亦遠離燭光。
是明性離暗,明性非燭火,非燭光,非燈罩,非牆壁,非陰影。
即空中無色,燭火性自空,即燭光,即燈罩,即牆壁,即陰影。
空性無生,因此脫落生滅,離生滅則不動。
明性離暗,亦離光明諸相,無來去無增減。
覺性離幻,幻滅即覺圓滿,周遍十方名「照」。
「看」是因緣的狀態。
「照」是心性之本來。
我們的眼睛,只是單純的「看」,卻並沒有「看到」什麼。
眼睛只能攝取光線,並沒有成像的能力。
視網膜將眼睛攝取的光信號,轉化為電信號,
由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,呈現出圖像。
眼睛本身不能成像,更沒有所謂看到的「體驗」。
我們所說的「看到」,是意識與眼睛,結合大腦信號,與心靈記憶的結合。
心靈記憶,由兩部分組成。
朝向外界的,是覺受;朝向內在的,是覺知。
在感知中覺察,就是覺知明了,能見身心五蘊。
覺知受覺受迷,就是內心感知,形成體驗儲存。
體驗一旦形成儲存,覺受就會形成習性。
習性具有慣性特質,慣性的覺受,就牽引覺知,形成了感知。
感知迷失了覺知,將覺受凝固成體驗。
心靈體驗是「心願」的開始;心願是「自我」的核心。
自我感知,自我願望,心願思慮,構成我們所說的「靈魂」。
當承載心願、承載意識的,現實中肉身死去後,
意識會隨著肉身失去而消散,猶如玻璃上的冰花褪去一樣。
而內心對「自我意識」的體驗,卻依舊儲存在心願玻璃之中。
「心願」並不會,隨著大腦的褪去而消散,就像冰霜消散後玻璃依舊在。
內心深藏的心願,會隨著前世今生的執迷,跟隨前生今生造就的習氣,慣性地被牽引被推動。
靈魂穿上身體這件衣服,在不同的世界中,扮演著不同的角色。
脫掉身體這件衣服後,靈魂卻烙印了衣服帶來的信息。
不同身份、不同經歷、不同境界、不同體驗的輪迴轉生,
為靈魂構成增加著因素,大腦思想、肉身體驗、心願記憶,都會在靈魂中刻上烙印。
烙印長在人的心靈深處,當遇到合適的環境,就會突然間被開啟。
這就是為何每個人性格天生就有差異,為何人們的稟賦秉性不同。
為何世界上會有形形色色的人,會有不同領域的超常天才。
為何人類的性格特質會如此明顯,為何性格稟賦是如此的頑固不可改變。
因為,人類所認知的「自我」,並非是現實中這具身體,並非是大腦中的意識。
我們認為的「自我」根源,種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。
在我們內心深處,極盡細膩深邃的「心願」印記,才是我們「自我」的源頭。
現實世界中,現實的生活,具體的生理特徵,精神狀態,以及思想意識,
猶如湍急的河面上,旋生旋滅的朵朵浪花,浪花形態會隨著流速變化。
河流誕生出無限浪花,而河流不會因浪花而改變。
河流就是構成靈魂的,巨大習氣妄念洪流;浪花就是我們,生生世世的肉身與意識。
心靈深藏的執迷貪念,及無法自控的習氣慣性,
無明扭曲著心識覺知,體驗塑造出認知的差異。
認知與體驗相續輪迴,造就三界六道癡迷眾生。
因為心靈中,形成了「願望」的自我,願望就會有「得到或失去」。
盼望得到就會形成「希望」,害怕失去就會形成「恐懼」。
在一切眾生,深層的潛意識中,造就精神領域認知,以及支撐情感體驗狀態的,
只有這最基本的兩種感知狀態,就是——希望與恐懼。
被希望與恐懼,所左右的心願,對所感知的遭遇,形成了儲存記憶。
心靈儲存了——眼睛所看,大腦傳遞,意識分別,以及覺受體驗,這些生理心理上運行的規律。
才可以在,現實世界時空運行中,對下一秒下一幕的,眼睛所看、意識分別、覺受體驗,形成對比。
有了對比後,覺受習氣記憶,激蕩起感知取捨,
心靈感知與所看、所聽、所聞、所嚐、所觸、所想相結合,
完成生理體驗、心靈感知與頭腦意識的結合。
感知與意識相結合,形成了「認知」,也就是自我體驗。
自我體驗驅動著意識,調取頭腦記憶,形成了人類所說的「思想」。
細膩的心靈覺受,結合細緻的概念記憶,
將心靈感知的體驗,與眼耳鼻舌身意之間,相結合的部分充填,
形成了「看到、聽到、聞到、嚐到、觸到、意識到」,諸種「認知」結果。
我們所說的「看到」,一定是因為有「我」,才能看到!
若沒有「自我」的參與,你的眼睛即便在「看」,也什麼都看不到。
比如說,在你「自我」認知的,注意力渙散時,你的頭腦是完全「意識不到」眼前事物的。
而意識不到的前提下,所謂的「看到」就無從談起。
或者說「看到、意識到、聽到、觸摸到、聞到、嚐到」,
都是「自我認知」的,某種「表達」形態。
是認知「形成」的自我,將心靈感知與肉體功能,緊密結合在一起,
牽引心靈深藏的覺知,在覺受演化出來的螢幕上,
以五蘊、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投射出完整的、具體的、鮮活的「境界世界」。
境界由三部分構成:外部是「世界名相」,中間是「肉身意識」,內部是「心願感知」。
這三者之間緊密結合,心意循環,心境輪轉,將原本清澈的覺知,徹底帶入了迷夢世界。
在身語意創造的廣袤無限巨大幻境中,「覺知」在感知中被心願牽引,
在慾望中被體驗綁架,在覺受中被習氣淹沒,在活著中被記憶放逐。
隨著業力的慣性,不停地輪轉;被生生世世,自我的執迷,悲慘地驅逐。
在外部「因緣世界」,與內部「心願業境」,以及中間「生理功能」,
這三者不停息的變幻輪轉中,永無停息、無可奈何、麻木不仁,奔向輪迴深淵。
世界真的只是,心靈投射出的,諸種「境界」而已。
一切物質形態,都是由微觀物質能量,層層疊疊宇宙粒子組合而成。
而任何微觀能量粒子的形成,都基於宇宙基本「弦」的振動呈現。
猶如琵琶、吉他、小提琴,弦樂可以演奏出各種各樣的美妙音樂。
可是彈奏出不同音律的,弦樂本身的弦,卻只有那一個。
夸克、中微子、質子、電子、中子、原子、分子……
就好像樂器上演奏出來的樂曲。
而宇宙弦,就是樂器上那根弓弦。
這根弓弦,就是心靈深處,那演奏出世界的「覺知」。
而中微子、夸克、質子、電子、原子、分子……
所有構成宇宙的能量微粒,無一不在我們心中。
是覺知中,那川流不息的覺受習氣,投射出了我們「意識」到的「物質」現象。
一切世界,任何物質,一切現象,任何存在……
都由心靈中投射,是意識所分別,乃是感知的凝固。
為何佛經中,將三界六道眾生,視為法界的「倒影」?
確實是,心識覺知,折射了覺性,而有了虛空存在感,乃至天堂地獄種種世界。
要想從三界六道中超越,要想從生死輪迴中解脫,只有去「世界的源頭」去探尋。
反觀內視,去見那「見一切,在一切中,不掛一切的清醒」。
反聞自性,去聽那「聞所有,盡聞不住,無生無滅的自由」。
在身語意中,尋找那清醒「不跟隨」的覺知。
去體驗自我,那「能觀察」自我體驗的寂靜。
當頭腦、心願與身體,構成的「自我」,在純淨的信仰中,逐漸分解,逐漸淡化,逐漸消散時,
那迷失了億萬劫的覺知,就會在身心深處甦醒。
猶如亙古黑夜中光芒綻放,宛如深深睡夢中睜開了眼睛。
當光芒驅散了黑暗,光中明性,也就脫落了光芒。
無生無滅,無來無去,不垢不淨,無增無減,十方圓明。
是為「照」——觀自在菩薩,照見五蘊皆空的,那個「照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