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月5日 19:33

問:老師,覺性、空性、明性怎麼是造物主?

答:抽離出明性、覺性、空性的這個過程,稱為「覺成就」,當覺性、明性、空性,徹底熄滅了存在感,無生無滅即空,無垢無淨即明,普照十方即覺。覺、明、空,三種性質本為一體,無來無去,不生不滅,莊嚴十方,稱為「覺圓滿」。

而在覺圓滿之前,識陰存在感,也就是心識細膩覺受,依舊是存在的。就如同一層透明玻璃,遮蔽了虛空的性質。雖然覺性已經從存在中抽離,但是存在的幻境依舊存在。

 

2021年3月19日 04:13

問:老師,那想真正解脫,是不是世俗中不管對與錯,合理與否,都不能有絲毫的自我維護,任何私心雜念都要完全的捨棄。即便是合理的利益,別人有要求,也要完全的施,離無所離,無所。是這樣嗎?

答:你所說的是極高的標準,修行中的人很難達到,佛在世間行,不離世間覺,萬事只需內心清淡,並不是非要在形式上放棄什麼。

 

2021年3月19日 16:29

問:是不是心底自然全然接納一切,無掛所見所聞的一切,是修行?如果脫離了生死,這一次生命結束後,是不是不會再來這麼一個身體?或者還有可能來,但是同樣不被煩惱困擾?

答:修行不是人類生命境界層面的事物,無法用邏輯去推演,修行只是心靈內在的覺醒而已。

 

2021年3月20日08:42

問:平時思維法義是在用思維邏輯嗎?平常在心裡想老師的法義,比如相信世界是虛幻的,人類是虛幻的,相信我們本來無我,見到的一切是心靈的記憶。記憶深處的願望是自我,捨棄自我,這樣想是停留在思維層面?是不是等抄法深入以後,自然變化,內在心識才會有轉變?什麼時候才不會用思維邏輯?

答:當你的心完全柔軟開放,能覺察到思維的重量,覺察到意識概念的質量時,就從意識思維層面,進入心靈覺受層面了。

  

2021年5月

問:這半年去參加了學習,我喜歡上我們班一個同學,這段時間剛走出來,請老師指導我下一步的修行。

 

答:這種事情很平常,構成人的四大裡面,就會帶有人的宿緣宿業的成分。我們人類認為是自己在思考問題,實際上不是的,都是過去世的業力,在促使你的意識做出分別。

 

如果你今生投生成為一條狗,那麼你宿世的業力那可能就是一些貪婪,一些愚昧,對某種食物的愛好,那麼就會促使狗的意識去尋找骨頭,去尋找那些貪嗔癡的東西。我們覺得是我們自己在思考問題,實際上那是我們的過去世的宿業,在我們今生的肉體的微觀當中,體現出來了人的情感的波動。這種情感背後,在情感的深層,它還會帶動人的認知觀念,對某種事物形成固有的認可,這種認可又會激發人的本能的體驗,形成了慾望。就是你的認知觀念和內在的情感的體驗,結合在一起,對某種事物的認可和期望,就稱為欲。

 

這三者結合起來,認知、體驗、情感,人的情緒波動,就會形成人的人格——我是一個內向的人,我是一個外向的人;我喜歡紅色,我喜歡藍色。這種喜歡的背後,一定有一個對你所喜歡的事物內心的認可,和因為認可而帶來的心靈覺受的體驗,這兩者結合成人的慾望。那麼在你平常不經意間看到紅色、藍色了之後,內心產生的這種歡喜、喜歡的情緒,我們就把它稱為情感。被這種情感、慾望、體驗所左右的心靈認知,通過意識來表達,「這段是紅色的,我喜歡,這段是黑色的,我不喜歡」,進行這種分別的,就是人的自我。人的自我,就是人的心靈認知、體驗、情緒,還有意識,這四種元素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的精神體系。

 

你現在修行到了這個程度,實際上是應該再往上走一層的時候了,所以就一定會遇到過去世的這種眷戀,過去世的這種宿業。這種宿業,會在你的生活當中以偶然的狀態出現,但是實際上都是必然的。我們人類看到的這個時空很單薄,在我來看就像是用一張A4紙列印出來的彩色世界,沒有深度,很單薄的。那麼在這種單薄的空間,微觀以下,有著更宏大的更無量的空間和世界,如果你的生命在過去的某一個世界裡面,和某一個人,某一個生命,發生過那樣眷戀的因素,眷戀的歷史,那麼在這一世,可能也會因為這種宿業的原因,你們兩個人相遇。他的表情、神態、長相、氣質、言談,符合了你內心當中對於某一種美的事物的標準,你的體驗就會升起喜歡、舒服、歡喜的覺受,這種觀念和這種覺受結合起來,就會形成人的感受上的情緒,「哎呀,我捨不得這個人啊,我喜歡這個人啊」。

 

實際上如果你內在的對於美好的事物,對於渴望事物那種觀念發生變化了,那麼你再遇到這個人的時候,你歡喜的情緒就生不起來了。所以我們喜歡一個人,或者不喜歡一個人,一定是內心的覺受,而不是思維的分別。思維的分別只是你的內心裡面的認知,只是對認知給出了一個確切的、實有的,符合邏輯和道理的一種解釋而已。就像是我不喜歡吃肉,我內心裡面對於肉的認知是渾濁的,它代表死亡,代表腐爛,代表不淨,代表人的慾望和罪惡,我內心裡面是這種認知,同時對於我見到肉之後的體驗就是反感、排斥、拒絕,甚至於說是厭惡,那麼我的意識,就要給我的這種認知做出解釋來:「肉是不淨的,肉是通過殺生得來的……」意識給你的體驗和你的認知,做出這種解釋,但是意識本身不會去解釋問題,一定是你內心裡面有這樣的認知,意識才會去補充這個認知,對肉類做出解釋來。

 

所以說你們不要覺得是「我」在思考問題,沒有。在我來看,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在自己思考問題,沒有的,不存在。除非這個人是個覺悟了的人,他不受意識思想、認知概念和體驗覺受的控制,他不在四大的範圍內,他是清醒的,他在任何地方都像是虛空性一樣,遍覽無礙的,那種人,他可以說是自己在思考問題。當然他也不存在思考,那個就是智慧了,叫遍照。地球上每一個人,每一個生命,我說的不止是人類啊,像動物,貓啊、狗啊、鳥啊、畜生啊,它們都有思想的,只是它們的思想比人類的思想要簡單一些,要更直觀一些,見到骨頭我就想要,見到這些驢啊,馬啊,我就想上去親近一下,它本能的這種內心的體驗,促使它的認知,驅動它的意識就要去做這件事情,這就是動物性、畜生性。

 

那麼地球上,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在自己主動思考問題的,原因在什麼地方呢?在於他們都是心的產物。任何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都源自於心靈,他們都是心靈開放之後的花朵,但是他們卻不能離開心靈這個土壤。也就是說,心靈宿世積累起來的因緣、業障、體驗、情緒、觀念和認知的這種概念,會推動這一世的人類,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,到他的成長過程當中,會體現出來他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,這個就是阿賴耶識,就是人的覺知,在人的心靈極深極深的地方,儲存著你累世的一切的習氣,一切的經歷,一切的概念,一切的善與惡的種子的土壤,你脫離不了這種東西,你就不能說自己是活著的,你就不能說是自己在思考。

 

這個世界上,除了覺悟者是自己在思考問題,所有的眾生,甚至於天人道的那些眾生——仙人、神仙,他們也不是自己在思考問題,他們也是被心靈內在的習氣,內在的前世的宿緣種下的業因、業果、業念,在推動著完成他這一世業果的形成,所以他們會有福報。他們內心裡面認可這種善良、純真、寬恕,所以他們心靈內在會非常柔軟,非常純潔,非常的開闊,這個就是福報。人的福報是跟著心靈走的,一個人的心量越大越純潔,這個人的福報就越深厚,並不是你做了多少善事。你是一個無惡不作的人,你是一個毒梟,你也可以拿出很多億過來做善事,但那一點福報都沒有,依舊下地獄的,因為你內心裡面的貪戀,認為福報可以用錢買來的,這個貪戀,就註定了你做的一切的善行,都抵消不了你內心裡面這種貪婪的罪業。所以福報不看行為,看人的動機,看人內心裡的真實狀態。

 

你現在下一步的修行,大概再有半年時間,就會昇華到一個非常好的境界的,具體是什麼樣的狀態呢?突然間有一天,你在掃地的時候,在走路的時候,在吃飯的時候,在上廁所的時候,在睡覺的時候,在跟人談話的時候,你發現無論你在做什麼,你的身心內在會出現一個空間,會出現一個非常晴朗的、清淨的、了了晴明的一個空間,而那個空間本身他是有智慧的,那個空間本身就像是眼光一樣,可以很清晰地覺照到你的起心動念,你在吃飯,你在睡覺,你在走路,你在念經,但是他卻不參與,他只是一個觀察者,你會出現這種狀態。

 

大概還有六、七個月時間,你會出現這種狀態的,你會突然間,一下子出現的。那麼在你出現這種狀態之前,在你的身心微觀之下儲存的過去世的這些情業、業障,就會招引來三界之內的,和你有因緣的這些冤親債主過來和你相聚,他們要試圖挽留你。每一層眾生有每一層眾生的快樂,那個蛆啊,糞坑裡面的蛆,它們不認為糞便是髒東西,會認為那是一個非常可口的美味。那個魚呢,在水裡面游的魚,它們就認為魚餌,或者水上漂的蟲子,那個就是美味了。每一道的眾生只能依照自己的境界內的體驗去衡定這個世界的事物,那麼你的生命微觀下的那些冤親債主,他們認為六道輪迴,人間,天道,甚至於別的一些什麼道,阿修羅也好,或者畜生道也好,他們認為那個境界很快樂,你不應該走,你就應該跟他們在一起,他們是過來善意地挽留你的,他們可不是惡意地來干擾你的修行的,沒有這個意圖。

 

一個修行者,如果你的德行真得很好,很清白很端正,內心裡面又很寬容,所有眾生都能夠看得到的。你現在的境界,他們還是能看到你的,他們在微觀下的那個世界裡面,他們看到你身上散發著、繚繞著祥光,你在打坐念經的時候,行禪的時候,他們看到你身邊會有金光護法,他們看到你身上散發出來的這種祥和的七彩的霓虹,這種聖光,他們都是心生敬仰的。但是他們認為你還是應該跟他們在一起,他們認為那種快樂不比你成為一個覺者少,他們真這麼認為的,所以他們就會過來,讓你遇到你心底裡面深藏著的,你自己沒有發現的,很多的執著和慾望。他們可不是惡意的,他們是善意的,他們只想讓你跟他們在一起,在你今生也好,未來世也好,還能跟他們在一起,在某一個道裡面,繼續享受慾望。所以說你這一世在人世間碰著的這種情感上的這種糾葛,在我來看再正常不過了。

 

因為你內心裡面已經很單純了,僅僅是一種少女的春心萌動而已,所以考驗就比較小。我看到的是這個事情對於你的危害不大,已經過去了,所以我說大概半年之後,你就會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,你還會有煩惱,你還會有慾望,你還會有習氣,你還會生氣,你甚至會罵人,但是事情過去了之後,你心裡面不會留下半點痕跡,就是你的內心裡面就像天空一樣,他雖然會有雲彩,但是雲彩來了散了,天空本身是不會動的,這就是果位,就是心靈覺醒的程度。

 

問:老師,這位師兄八十多歲了,算卦的說他70多歲就沒有生命跡象了,就是說沒人看得他什麼時候死亡,他很想老師給予指導。

 

答:你對於真理的這一念信心,是直接和十方諸佛是聯繫在一起的,你不用、不要考慮生和死的問題,為什麼呢?你能夠遇到佛法,你能夠用你的身心去供養佛法,這個比你活著更加有意義,當一件事情超出了你活著的意義的時候,那麼死亡也就同樣不重要了。

 

剛才我在仔細觀察你,我看你的身心之中,還有沒有什麼不如法的地方。還有一點,你的內心,你現在內心裡面確確實實,我看到你是把你的身家性命,把你的這些信仰,全部放到了真理上面,所以你會感覺到很踏實,很有依靠感,而且內心裡面很確定。但是因為你對死亡並不了解,所以說你認為死亡是件很恐怖的事情,在你的潛在意識裡面,在你的情緒上面還會有這種烙印,因為你不知道死後是什麼樣子的,就是這個東西障礙住你了。

 

你過去世是個道長,並不是修佛的人,在你的生命當中,我能看到的是一個沉睡著的老道,一個活了大概四、五百年的道長,鬍子很長的一個道長,他就是從天道裡面來的。那麼這一生呢,你轉生成人的時候,雖然可能在學道,但是你過去修行的那個道已經在人世間失傳了,所以你今天想要再返回到你那個地方的話,通過目前流傳的這些法門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們法門的背後的精髓已經沒有人能領悟了,沒有人能領悟,就不可能帶著你的心,從凡夫的境界,一步一步到覺悟的境界。那麼到今天為止,您能夠遇到佛法,並且如此的堅信、堅定,將身家性命託付給佛法的時候,聲音背後的這種威力和智慧,就會破開你內心裡面的迷茫、拒絕、恐懼和障礙,一層一層地在你心底裡面發掘出來,你原本就具備的安詳、寧靜、純潔的那種空性的狀態,那就是你的果位。

 

所以說你這一世,雖然修行的時間短,你這次回去了之後,你的位置絕對不會比你下來的時候要低,只會更高。不要恐懼死亡,死亡不是什麼大事,死亡就像你脫了件衣服一樣。你現在當務之急,是要在內心裡面,牢牢地、牢牢地記住阿彌陀佛的樣子,記住佛號的聲音,這樣你死亡的時候,當你一閉眼睛,頭腦一旦失去意識的時候,內心裡面記住佛的形象,記住聲音的這個記住,就會在你死亡的時候睜開眼睛,他們就會在你死亡的時候打開一個新的世界,你就會親眼看到天人眾生,你過去的仙界的這些親朋好友來接你。你把死亡這件事情放下來,這件事情和你沒什麼關係,你不會死,你自己真正的生命不會死。

 

問:老師好,好長時間沒見老師了,請老師指導修行。

 

答:你這段修行得非常好,很精進,一個人是否精進的話能看得出來的,不是你表面上能看出來,而是你身邊的空間,那種光芒不一樣,你現在身後的這種空間的光芒越來越純淨了。半年之前的你雖然修行也不錯,但是那種光芒很黯淡,也就是說你的內在對於佛法,對於真理的精進心沒有提起來。當一個人很精進的時候,他心無旁騖的時候,那個光芒當中的雜質自然會被摒棄掉,他的光芒就會很強盛。你這段時間修行得很好,而且現在你確實是可以做到學法的時候,或者抄法的時候,心無旁騖,心思很專注,很寧靜,這個就是你的功夫。

 

我再跟你說第二點,分成兩方面講,第一步講你的修行,第二步講你人性當中的不足。你現在人性當中的不足呢,還是跟過去一樣,咱們人類都會犯的那種貪嗔癡慢疑,對自我的維護啊,現在越來越淡化了,但是它還是有,你要爭取保持你現在的這種心無旁騖的抄法、學法的狀態,你還是需要一段比較長的路要走,這段路大概需要兩年半到三年時間,等到那個時候,你會發現這個身體,他根本不是你,他原本只是你內在在人世間的習氣當中,幻化出來的一個夢境而已。

 

你修行的好不好,我們一通話,甚至於我不看你,我聽你說話我就能知道。因為一個人的語言,一個人發出聲音,他是人的心靈動機,結合人的心肝脾肺腎這五臟,通過人的意識,組合人的概念,形成思維邏輯才能說出來。一句話裡面包含了你整個的生命成分、等級、境界和因素,所以我閉著眼睛一聽你說話,就知道你在什麼地方,你在什麼境界,真的,我不用看你們的,只要一個電話,或者說旁邊有一個人說一句話,只要他是修行的人,我背對著他,他說一句話,我知道,他有沒有修行,他修行的程度好與壞,他修行到現在的因素,是側重於魔性多一點,還是側重於佛性多一點,一句話就夠了。聲音是可以看得見的,聲音是可以聽得到的空性,世界是可以看得到的空性。如果你自身本身是性空的話,那麼一切聲音進到你的身心當中,就會瞬間還原出它所有的前因後果和本來面目。

 

你現在的這個修行境界還是很不錯的,很穩定的。女色上面稍微的好一點了,但是根沒有除。自我呢,雖然說是表面上變得更和善了,根沒有除,還是比較強大。錢財上面你倒是比較迴避,對於世間的讚譽啊、詆毀啊,雖然說還會有反應,但是內心裡面並不是那麼特別的在意。這就是你的列表,你整個的修行就像是一張表格一樣,每一項多少分,在我這兒看得很清楚的。還不錯,總體而言的話,可以打一個85分,另外15分,不是因為你修行不好,而是因為一些瑣事牽引你人世間的這一面的思想和情感,讓你不能集中精力,這15分是消耗在這些瑣事上面。

 

 

問:這個師兄原來是學道的,昨天身體不好都起不來,請老師給開示一下。

答:在我來看沒有什麼大礙,這可能就是還了一個業吧,你就繼續抄法聽法好了,不用去在意這些事情。對於你而言,你們一家都是很有福報的人。能夠共同學習大乘佛法的心印和精髓,你們的靈魂都是有福報的人,你們的身體都會死亡,你們的肉身在我來看就像是衣服一樣,你們的靈魂不在你們的頭腦裡面,而是在你們心靈裡面。在你死亡的時候,這件衣服一扔,你的靈魂會隨著你今生的愚昧、貪婪、情緒和體驗,去到另外一個境界當中去輪迴,去繼續活著,那個就是生和死的差別。但是如果你現在是一個聽聞了大乘究竟法義的人,內心裡面對於究竟的智慧絕對地信仰,絕對地信守,絕對地去踐行,內心裡面堅定虔誠的這顆純潔至極的心,就可以破開你的靈魂原有的認知體驗的境界,而在你的內心深處展現出一條光明大道,直通天國,直通佛土世界。所以為什麼講,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,信是唯一的橋樑。

 

你現在內心裡面的信,挺好,足夠了,但是信的質量還是存在於人的情感和認識當中。你下一步修行要有體驗的,你去體驗你內心裡面最單純的地方,你去覺受你內心裡面最純潔的那個地方,你去感知你身心內在最安全最溫暖的那個地方,那個地方就是佛土。你現在缺乏體驗,你沒有體驗,你光是憑著一腔熱情,一腔情感去弘法去利生,你堅持不了多久的,他很快就會變成人世間的事業,「我今天弘了多少人啊,我今天講了多少法啊,我要獲得什麼福報啊」,修行者是要放下人世間的這一切獲得和得失的,從這些得失、自我、體驗、情感、慾望,包括這種認知當中解脫出來,但是你現在還遠遠沒到解脫的程度,你現在必須要走正你的路,你的路是什麼呢?不是在思想當中理解多少概念,不是邏輯上理解了多少法義,不是你內心記住了多少標準,不是。你要去感受祂,你要去感知祂。

 

你們都談過戀愛啊,你們都一把年紀的人了,五六十歲的人了,現在我說起你的初戀,你一定記得,一定的,記得他的音容笑貌,記得他的名字,你為什麼會記得?因為你當時,你的春心萌動,你內心裡面當時對這個人很牽掛、很惦記、很激動,對了,這個就是體驗。時隔幾十年,一說你的初戀,你立馬能想起來,是因為當時你內心的體驗,遠遠超過了你對於生活當中其他事物或其他人的體驗,所以才能稱為初戀嘛,現在你的修行過程,就是要找到那種初戀的過程。

 

我說一句話,你們不要驚訝,去跟佛法談戀愛去,去跟真理談戀愛去,去愛上祂。祂是需要用心去愛的,祂是用你的靈魂去愛的,祂可不是用你的概念去愛的。愛一個人你甚至不需要為他做任何事情,只要你內心有他,他是能感受得到的。你現在的修行差就差在這一點,你現在光有思維、理解、認知,你沒有體驗。現在我就告訴你一句話,可以破開你的境界,去用你初戀的心對待佛法,去跟佛法談一次戀愛,用你的心去感受祂,用你最純潔的,最活潑的,最溫暖的,最安全的心,去感受佛法帶給你的能量,帶給你的光明,帶給你的慈悲,帶給你的希望,這就是你唯一的道路。去找尋你的修行過程當中,在佛法當中,那種獨一無二的,超出於人世間其他一切境界和感受的體驗,能找到這個體驗,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,下一步就是如何去擴大這種純潔的、溫暖的、安全的體驗,那個就是你的境界了。

 

2021年6月19日08:38

問:精神力,是專注心嗎?好像不準確,精神力是什麼?

答:純潔的虔誠,凝聚的專注,細膩的自省,單純的信仰。

 

2021年6月26日 00:08 

問:老師,覺悟是忽然超越的頓悟,還是一點一點的漸悟?覺悟後,業身和真正的我,在兩條不同的軌道同時存在不可以嗎?既然內在有寧靜喜悅,找到了真正自己或者佛性,而人生又是註定的命運,為什麼還要外在的快樂,不可以不理它嗎?

答:在修行的中段過程中,人性的慾望,與法性的光明,可以同時存在,也就是說,人類的快樂與神靈的神聖可以同時感受到。到了最後的階段,神性開始圓滿最後的身軀,就意味著人類因素的消失,這個時候慾望感受就會消失,而神性妙覺就會成為主體,最終替代人間修行人的意識與心靈。

 

2021年7月19日 23:46

問:老師,超度是什麼意思?你現在還在三界之中嗎?解脫是否不在三界之內了?

答:超度的普遍含義,就是將死去之人的神識,也就是認知心意,通過覺性光明淨化後,超拔到天堂,這是最基本的現象。我的肉身依舊在三界中,當細胞完全被覺性同化後,依舊在三界內展現,卻不被三界因素束縛,三界就在我的身心中,也就是超度了三界。

 

2021年7月26日 00:26 

問:「隨緣不變,隨遇而安」,老師,怎麼去理解這個,隨緣不變呢?

答:內在的空間清淨明晰,不會隨著外界的名色而改變。

 

2021年8月7日 05:01

問:老師好!好不容易勉強理解修行出三界入法界,現在又從法界入三界,是怎麼回事?

答:三界入法界,是心靈認知中的覺知,解脫了所覺知的境界,開啟了覺知的覺性本質,覺性解脫了覺知存在,證無生法忍,就是法界。法界入三界,就是前面進入法界後,覺性的不斷圓滿增長。

你們用的是人類的精神領域,思維是平面的,很狹窄很單薄,無法理解多維度的空間概念,所以聽聽就行了,換個角度說,就是暖水瓶底部破了,內在的空間與瓶外的空間合為一體。

 

2021年8月8日 23:54

問:老師好,覺性刹那瞇盹,能再詳細講下嗎?

答:舟行岸移,雲駛月運,以思維心揣測如來真實義,終不可得。我有詳細講解的智慧,因為這是親身經歷,但是人類沒有這樣的語言去表達。有點類似於,眼睛看虛空,看久了眼酸流淚,花眼中出現彩虹,認為彩虹真實存在的瞬間,就迷失了眼睛本身的清澈,這就是「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。」

 

2021年8月8日 07:34 

問:老師,覺圓滿是覺性熄滅覺知,還是寂滅熄滅覺性?

答:覺性熄滅覺知,整個過程就是覺圓滿,寂滅熄滅覺性,是究竟涅槃。

 

2021年8月8日 08:37 

問:凡夫也可以在人世間實證寂滅熄滅覺性嗎?

答:凡夫修行,進入寂滅實地,基本上不可能,凡夫能夠證入法性就已經不可思議了。

 

2021年8月8日 11:32

問:覺成就是覺知脫離心識嗎?

答:是覺性滲透覺知的程度更大更圓滿。覺知呈現的空間,基本上取代了心靈認知的細膩分別,整體身心意識,都在身心內在空間中消融,整體身心意識,內涵都成為覺性光明智慧,這就是覺圓滿。覺圓滿,是覺性空性靈妙智慧,取代覺知空間的過程。

 

2021年8月9日 11:11

問:謝謝老師,我問的是覺成就?

答:就是身心意識中,信仰的純度佔據了絕大部分領域,信仰中的純潔,替代了人性的污濁,於是,純潔的心靈中,會誕生純澈的清醒,不受思維意識,與情感體驗左右的清醒,這就是覺性開始誕生。

 

2021年8月8日 23:51

問:老師好,覺性熄滅覺知,是不是就是識陰盡了,但還沒有虛空粉碎,也就是沒有證到法身?

答:識陰盡處,一定是虛空粉碎,粉碎虛空,就是覺性圓滿,覺性是寂滅性的表現,本身具寂滅性。 

 

2021年8月10日 22:29

問:光靈,也是久遠以前,從覺性瞇盹成為造物主時候的那個自己吧?也就是說等肉身意識完全淨化,你就是光靈,光靈就是你,對嗎?

答:對,這是修行境界的呈現,覺性智慧開始圓滿三界,靈性生命開始轉化肉體細胞時,就會遇到,構成三界宇宙最原始的智慧生命,因為細胞是微觀能量構成的,三界是微細覺知構成的,覺知就是聖光,具有生命智慧。

  

2021年8月12日00:32

問:老師,存在不就是造物主嗎?光靈為何說他不是存在,脫離存在感的不是覺性嗎?

答:造物主與大菩薩,有著清晰的界限,但是修行者是無法辨別的,因為修行者都是存在中。造物主以存在呈現,但是他本身卻沒有形態,因此他不被任何存在所代表,只是一念而已。大菩薩是性空的光明,無論存在或不存在,都是圓滿的無生。

 

2021年8月12日 07:44

問:我有個疑問,這些回答都是造物主的知見,並不是佛知見。

答:這是佛知見,在造物主的角度闡述。

 

2021年8月16日 21:37

問:當覺性圓滿到百分之百的時候,就是無餘涅槃嗎?

答:任何修行者,哪怕是文殊、觀世音,這些大菩薩在世,都是有餘涅槃。覺性圓滿伴隨身心,但不為身心所束縛污染,只有離開時,覺性融歸寂靜,證無餘究竟涅槃。

 

2021年8月19日 13:12

問:研讀三藏十二部佛法經典,能否覺悟?

答:不能。

 

2021年8月30日 10:38

問:只有正確的大乘佛知見才能突破識陰存在,這樣理解對嗎?

答:只有正知見,正知見就是佛。

 

2021年9月2日 16:03

問:老師,亮是存在嗎?

答:存在展現形態,就是光明;亮是光的性質,不被存在。

 

2021年9月6日 18:49 

問:如果亮不是存在,老師又怎麼覺知到的呢?是不是存在不存在,都只是相對而言?

答:覺性就是亮,亮是光明的性質,卻不被光明所牽動,正如覺性是覺知的性質,覺知可以形容可以感受,但是覺性卻不被覺知所觸及。這些並非是概念,而是實踐後的實相,你即便概念上理解了,對於修行也毫無意義。

 

2021年11月11日 13:16 

問:老師的《夢》這篇文章,2016年就寫出來了,那就是說16年老師就證到大圓滿了?

答:《夢》是義,第一義,是先天的記憶,但是並非是這一生的實證,此生目前的境界,尚未達到《夢》的究竟圓滿。

  

2021年11月18日 19:10 

問:老師,您前幾年是進入法界,現在是證入法界對嗎?

答:對。六年前,初見覺性,是證入法性,但是沒有實證圓滿,現在是實證了法性,過去是人見到了神,現在是神在淨化著人。

過去的我,也只是偶爾能見到法界,法界空性覺照會本能地分解三界因素,因此每次進入法界,只能停留幾分鐘,而且出來後要恢復好多天,處於無思維、無體驗的空白狀態,現在法界成為了生命主體,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境界了,活著的我,就如同殘夢一樣,有相卻無體性。

 

2021年11月20日 20:18

問:老師,進入法界,法界不是沒有時間空間了嗎?那進入停留法界的幾分鐘是否可理解為「刹那或瞬間」?

答:時間與空間,只針對三界內的人而言,證入心性當下寂靜,就證入了法界,法界中沒有分別,只是像目光一樣遍及一切的清澈洞照,完全沒有刹那與永恆的概念,在覺照普世中,一切都是當下盡知的。 

 

2021年11月28日 19:17 

問:「我很警惕。生怕這種境界是虛幻的,是走入了斷滅空。」請問老師,自我淡化到「只留下模糊的信息」這種程度,還有「怕」這種感受嗎?這個「怕」的根基是「自我認知」嗎?

答:禪定是離開意識分別的,所以只有境界,無有對錯分別;離開禪定後,才會有人心意識的分別,就會有擔心疑慮。

 

2021年11月29日 00:20

問:老師,法身光明所現身光,肉眼可見否?

答:不可見,就好像,用肉眼無法看見清澈的目光。

 

2021年11月29日 12:53

問:老師,大般若經典中記載,淨肉眼能見幾百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,意思是肉眼再怎麼淨只能看到物質?

答:對。所謂肉眼,其實指的是意識分別,肉眼本身不可見物,只能見光而已,是意識將光線,描繪成為景象。

 

2021年12月3日 10:52

問:老師,不管是嬉笑怒駡,還是生活瑣事,感覺總有個清淨的不動,這是什麼情況? 

答:這屬於專注心的覺察,你的心一旦散漫,就消失不見了。 

 

2021年12月3日 17:31

問:如果是睡夢中的自己,在即將醒來又未醒的那一刻,有一個能清醒的看到,夢裡自己念頭生滅,卻又清淨不動的觀察者,這是屬於哪類情況?

答:屬於意識。

 

2021年12月4日 06:23

問:那這種狀態對修行是否有意義?感覺它仍然是意識層面的東西。

答:有意義,這屬於止觀修行,奢摩他的法門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