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8日 03:10

 

在林蔭小道上開車,遠遠地看到前方有車輛向你駛來。

看到車輛的,是你的眼睛。

意識到有車,是你的意識。

對車速、距離的判斷,是你的感受。

確定你對於車速、距離感受是否正確的,是你的心靈認知。

 

當兩車交會時,你看到對面車輛減速,感受到車輛速度變慢。

同步地,你感知到,對方司機的心理動態,他是想減速,還是想提速。

這是你心靈認知背後,靈魂感知,對於對面司機心理活動的判斷。

 

從你開車,手握方向盤,控制車速,沿着道路前進開始。

1.你看到前方有車,對衝而來。

2.意識到對面的車,向你開來。

3.感受對方車輛的,速度,距離,是否安全。

4.車輛交會時,感知到,對方司機的心理狀態與意圖。

 

在這前四項心意交融,形成的立體具體境界之中。

你的靈魂感知,心靈認知,心理感受,意識判斷,眼睛所見之中。

有一個,脫落了你的眼睛所見,意識分別,感受渲染,認知確定,感知侵入的「清澈」。

 

這種,隨着身語意相續,隨着感知認知,意識思維判斷,

而始終寂靜觀察的「清澈」,就是你靈魂蘊含的「見精」。

 

「見精」,是完全徹底的,失去主觀意志的,究竟被動的「觀察者」。

見精,見到了,身心意識所分別、記憶、感知的場景與境界。

見精,在身心意識緣起聚合,所投射出的物理性場景中,永遠清澈純淨。

見精,不會因為你專注開車,而更加清澈。

見精,不會因為你出了車禍,而陷入恐懼。

 

見精,是究竟被動的覺察者、觀察者。

見精,是靈魂感知中,寂靜的被動清醒。

見精,是心靈認知中,離開確定的明了。

 

猶如水波漣漪中的光線,與湖水同體,卻並非水滴的性質。

光線,在湖水中清澈純淨,被動寂靜,既見到光明,也見到黑暗。

見精,只是單純被動,離分別心,離分別意的清澈明了。

 

明了的清澈,脫落了身心意識的分別境界。

被動的覺察,脫落了感受認知感知的體驗。

 

究竟的被動,無為之清澈,寂靜而明了,這就是「奢摩他」。

證阿羅漢果。

 

歷史上,所有修行者,談論到見精這個層面,就戛然而止。

所謂「向上一路,千聖不傳」。

為何?

 

因為,見精是三界六道,一切境界世界的源頭、緣起、承載、歸處。

見精之內,就是知覺。

知覺內部,甦醒靈性,純粹生命,永恆天堂。

 

見精,是神與凡間的交匯處。

超越見精的範疇,唯有真神以上的聖賢,可以接觸可以了知。

神人有別,不可逾越,無法逾越。

如同,光明與陰影之間,沒有共存的可能性。

陰影無法理解純光,正如見精中境界眾生,無法理解純光純生命靈性。

就算是聖賢勉強地,為境界眾生宣說了,見精向上一路的內涵與標準。

心意緣起的輪迴眾生,也會依據自身業障,本能地將純光扭曲為境界。

 

向上一路,千聖不傳,是因為眾生沒有接受聖法的根基。

就好像,尿壺不能成為,承載醇香牛乳的工具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