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間昏暗的房間中,類似於博物館的空曠走廊內,牆面上裝著一整牆的玻璃,博物館的頂層很高,高得看不到頭,博物館的走廊很長,長得看不到邊。

 

這面玻璃牆的背後,隱隱約約有忽隱忽現的光線,但是整體是黑暗的,你站在玻璃牆的前面。

玻璃上,倒映出你的模樣,與你本人一模一樣;你動,玻璃內的人影也動,你笑,玻璃內的人像也笑。

 

你看,玻璃內的人影,是站在玻璃前的你,所投射出來的倒影,因此,倒影並非真實,而是因你的言行分別,而有行為表現。

玻璃內的倒影,與,玻璃外的人,是同一個物品的不同形態。

 

突然間,玻璃牆後面的光線,越來越亮,逐漸強盛的光線,形成了玻璃內輝煌的光明;光明與光線不同,光線是具有形態的,而光明卻是一個不可分的「整體」。

 

當光明充滿玻璃牆背後時,玻璃牆上的每一寸角落,都在光明的普照之中,玻璃牆上的每一絲黑暗的因素,都融化在強烈且清澈的光明之中,而剛才倒映在玻璃上的「你」的倒影,也於刹那間熄滅,了無痕跡。

 

當,玻璃內的倒影消失時,站在玻璃前的「你」,就失去了,對自我樣貌的確定與依據,失去對「自我存在」的分別確定後,站在走廊上的你,就不再是,剛才依據玻璃內的倒影,而確定有具體容貌、具體表情與形態的「你自己」。

 

站在走廊上的「你」,只是,你的心意,對這具身體意識的「感知」,心意卻因為失去了,對玻璃內身體容貌的倒影確定,而,心意從曾經的「確定」容貌之中,從感知體驗內解脫了出來。

 

站在走廊上的,不再是一個具體的「人」,而是,對站在走廊上的這具身體的「記憶」;此時此刻,玻璃內的光明,在熄滅了玻璃上的人影倒影後,也開始突破了玻璃的侷限,光明普照整個博物館的走廊,站在走廊上的身體,與整個無限廣袤深遠的走廊,都湮沒在光明之中,光明本身卻具有「意識」,那是一種,穿透了永恆時間,跨越亙古未來的,整體不動不變的「洞照」。

 

當光明甦醒了「清澈洞照」,走廊上站著的「人」,與,玻璃上倒映的「影」,都頃刻間變得不真實,隨著光明整體境界的推進,光明的甦醒,是整體不可分的「生命」甦醒,在整體廣袤無際的光明中,走廊上的人,與玻璃上的倒影,都是「錯覺」,因為整體的無限光明中,未曾有過「個體」的存在,當光明純澈熄滅了玻璃上的倒影,留在走廊上的「人體」,在光明之中,就只是,心意對這具身體的感知「記憶」。

 

博物館,就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;站在博物館走廊上的人,就是我們在人間的軀體;博物館內的玻璃牆,就是我們的「思量心」;玻璃牆上的倒影,就是我們的心願「自我」,我執思慮。

 

玻璃牆後搖曳的光線,是靈性生命呈現出知覺。

光線內蘊含整體光明性,是原始靈性生命天堂。

在整體光明中,蘊含明晰清澈,無染光明的性質。

 

性質,未曾隨光明增長,也未曾因光明消失而消失。

於光明天堂中,無生無滅,無來無去,不增不減的,

就是「空明覺照」,是法界大智慧,諸佛圓滿報身。

 

法界明空覺照,圓滿大智慧,與,靈性永恆生命天堂,

是統一整體。

 

覺照光明「性質」,通過完整的光明生命,呈現天堂。

天堂的生命性,以靈性生命形態呈現光線。

光線隨著「思量心」玻璃牆上的,色塵阻礙變幻出,

玻璃牆內的倒影,對走廊上人體的「認知」。

 

而無論玻璃牆中倒影,還是玻璃牆內的光線。

無論光線與倒影的形態,如何千變萬化。

光線中蘊含的整體光明,未曾遷流變化。

 

在玻璃牆內,累劫習氣相續,因緣所現的「諸相諸心」內,

未曾改變,未曾離捨,未曾沾染,未曾生滅的,即為真實。

真實的,永不變易。

非真的,本不存在。

 

當人間這具軀體內的「修行者」,在人格自我的深處,在思量心這面玻璃牆的背後,一次次甦醒天堂之光的過程中,修行者一次次發現,人間的這個「自我」,真的只是,心識分別對肉體的感知,就好像,站在玻璃面前的人,因為,對玻璃內的倒影,形成了分別確定感,從而,確定了站在玻璃外走廊上,「自我」體驗的存在。

 

而身心細胞內,極盡微觀的「光明」甦醒之時,修行者內在的體驗,卻是——光明的純澈復甦,帶來的覺醒偉岸,莊嚴神聖才是「我」原始的自己,才是真正永恆,亙古不變的我「自己」;而人間這具身體,就是站在博物館走廊上的那具身體;而博物館玻璃牆上的倒影,就是這具身體內,心意自我的「意願」。

 

而博物館走廊,就是人生歲月構成的生命長河;而博物館的玻璃牆,就是心靈基準底層,由無限微細念頭與習氣覺受,構成的「思量心」基準境界;三界六道無限眾生,累劫生生死死,都在這面玻璃牆上,倒映眾生的心意分別,而「幻化」出站在博物館走廊上的身體;走廊上的身體,分別玻璃上的倒影,這叫做「輪迴」;玻璃上的倒影,投射出走廊上的身體,這叫做「轉世」。

 

而甦醒的光明,是永恆無限、圓滿莊嚴的整體;整體內未曾有過分裂,因此光明內,「心意自我」是不存在的,心意自我的停留,只是錯覺形成的陰影,遮蔽了生命本質的光明;當光明呈現時,則一切黑暗因素熄滅;當圓滿復甦了完整時,時間與存在熄滅;當生命甦醒了永恆時,心意分別的「自我感」消融;當甦醒的生命從光明境界中解脫,博物館內的空間、走廊、玻璃牆,站在走廊上的身體,玻璃牆上的倒影,全部都如同夢境一樣,支離破碎,灰飛煙滅。

 

光明內,從未有陰影發生過。

甦醒的生命,木訥卻淡然地,從光明與黑暗的「存在」之中,抽離出明澈的目光,甦醒了亙古圓滿,不可思議,不可言說,言語道斷,普照十方的「如來」。

 

用一句最確切的語言,去描述「甦醒」的內涵,就是「寬恕」,寬恕的真正意義,是「不定義的接納,清澈離取捨,純淨無分別」;就好像你不會刻意去,回想夢境中的場景概念,進而對虛構的夢境,進行細緻的分析一樣,對於昨晚做的夢,你正常的心態,就是忽略與淡忘,天堂對人間的寬恕,也是如此。

 

天堂對於人間,是「不計較」,是本能的忽視。

 

天堂,是生命完整無限的,永恆不變的愛;愛的內涵就是「沒有恐懼」,未曾形成分別的純潔,就是無條件接納生與死的聖愛。

 

三界輪迴的博物館中,站在生死輪迴的走廊上的「你」,其實並不真實存在;這具身體之所以能夠「活靈活現」,是因為走廊上的身體,分別了,玻璃上的倒影,從而有了對身心自我的「確認」,若身心內失去對「自我感知」的確認,這具身體就不能成為一個活靈活現的「人」,而是一個心意散亂的「精神病患者」。

 

可是,你真正的生命,就在倒映了「心意」自我形態的,思量心「玻璃牆」後面;那明媚奪目的光明,神聖而浩渺無垠;修行者就是那永恆圓滿的莊嚴光明,投射在陰暗博物館中的一道光線,光線雖然已經離開了光明本體,展現出光明的具體形態,可是光線形態依舊蘊含著光明性質。

 

光線的具體形態,表現在人間修行者的身心內,就是人生方向與心靈品質:光明是無染無掛無礙普照的,因此修行者的心意,是朝向出離,從身心自我的分別執著中,朝向解脫的清澈。

 

光明是純潔無瑕,神聖完美的生命天堂;因此修行者的心願與動機,永遠都源於無私與奉獻,在人間社會中,是內外一致的清白無私的大善人。

 

光明是溫暖的普照,無私的給予,無分別的接納;於是人間的修行者,心意自我內所保持的體驗,是對自我索取、自我維護,最深程度的放棄,是對「寬恕心」最根本最究竟的堅持。

 

當天堂之光,在修行者的心意背後,細胞內的信息境界中甦醒了「整體生命」,人類的你們,會理解修行者今日所說的話:你所恐懼的死亡黑暗,是你自己的心識,因分別而營造出的「不確定」;若心識渴望天堂,心靈體驗到天堂之愛,一顆確定而明澈的心中,不可能有黑暗的元素升起;你終生逃避的危機感、恐懼感、壓抑感、焦慮感,全部都是自我營造出的「夢境幻覺」。

 

幻覺緣起於,心靈對「自我」體驗的感知。

以無私的心,面對活著的幻覺;以奉獻的心,面對自我的恐懼;以純潔的心,面對七情六慾;以寬恕的心,原諒人間恩怨情仇。

 

因為人間世界,與人格自我,

都未曾真正地、真實地「存在」過。

此時此刻,存在於人間社會中的,你的身心容貌,你的生活家庭,你的人生命運,你的過去未來,都只是,只能是,心識對身體感官的「記憶」相續。

 

就好像,博物館走廊上,看到玻璃中倒影,從而「確定」自我存在的,那個「人」,內心對自我體驗的,感受「確定」,就是你此時此刻的「人格」,人格是心意分別的「凝固」,因為有凝固的人格,才投射出外界現實生活中,具體物質的「名相」,名相與人格的相續,演化出你我的現實人生,生活環境,生老病死,恩怨情仇;當人格離開這具身體後,人格心意,就是玻璃牆上的倒影,就會在「思量心」的玻璃牆上,繼續遊蕩遇境成形,從而在博物館的走廊內,投射出下一個肉體身心,那就是「投胎轉世」。

 

生與死的「你」,未曾真正地存在過;此時此刻的「你」,根本就不是「真實」的你,你的本來面目是莊嚴如來,是智慧浩瀚,是光明天堂,是無生無滅,永恆亙古,從未變易的「當下圓滿」,就臨在於你的心意之中,在一念之中蘊含百千億念頭,在心念與心念之間的,刹那之內的瞬息之間,是橫跨了亙古超越了永恆的,生命天堂「臨在」的甦醒之光。

 

人間修行者的心意,

是超越了蒼穹之外,不動如來心光,射入生命境界中的光線。

光線會隨著生命境界中,習氣洪水的湍流,折射出不同的光線形態。

可是,無論光線形態如何變幻,光線中整體光明性質,絕不會改變。

 

光明性質,在人間修行者的品質中表達,是以下幾種特質:

 

第一,明確決絕的「出離心」。

何為出離心?對身心自我的覺察與捨棄。

對現實的生活,人生命運的反思與放棄。

 

第二,無畏的「真實」。

只有真實不躲避的心,可以,穿透人格意識思維。

看到心願深處的「動機」,進而改變動機,從而改變體驗。

唯一顆赤誠真實的心,可以在身心內在選擇靈魂的未來。

在真實心的赤裸之中,才可能綻放出,無雜質的虔誠心。

 

第三,絕對神聖的「虔誠心」。

虔誠心,是將生命中的所有,供奉在神佛面前。

至死不渝,堅貞不渝,雖肝腦塗地,無怨無悔。

對真理的虔誠心,可以,破除心識對人格自我的維護。

出離了自我人格,心靈深處,就甦醒了生命光輝。

隨著生命光明的綻放,整體光明內沒有心意個體。

修行者就出離了,分段生死輪迴。

 

第四,踐行寬恕。

寬恕了,內心當下的仇恨恐懼,

就從心識深層,融化了構成「認知」人格自我,形成自我感知的因素與宿業因緣。

當億萬劫川流不息的細念,聚合習氣構成的「認知」,融化在修行者信仰心中,溫暖的「寬恕」之內,隨著心中被寬恕的對相消散融化,形成內心境界的認知,也就被一同融化了。

 

也就是說:寬恕了當下內心的仇恨焦慮恐懼。

構成恐懼心的,累劫習氣因緣,就被寬恕了。

過去的習氣業障,消融在當下此刻的寬恕中。

註定要發生的「未來」,就同時在寬恕中消散。

 

寬恕蘊含的生命神聖之光,就會穿透心意習氣,透過身語意的業障,

在修行者身心內在的「境界」中,綻放出,清澈純淨永恆無限的天堂。

 

天堂的光明永恆,取代了,人格自我的分別。

生死輪迴了億萬劫的,心意靈魂的自我感知,

就會在虔誠心的寬恕之中,融化於天堂幸福。

 

救贖,就是地上的鬼魂,對天堂之光的選擇。

選擇天堂的表現,就是,對寬恕的絕對虔誠。

 

修行者,在人間修行提升的速度,超越了光速,日新月異;因為修行者要在有生之年,將凡夫轉為修行者,修行者昇華為三界神靈;神靈融入永恆存在的靈性;靈性天堂融入智慧莊嚴;智慧莊嚴甦醒究竟神聖。

 

於神聖內甦醒「祂」。

以「究竟」智慧圓滿無限蒼穹宇宙。

以「慈悲」救贖具靈識的無量眾生。

 

短短幾十年人生歲月,修行者,要走完普通修行人,數兆年的修行過程;釋迦牟尼佛說「萬世成佛」,一個修行者從聽經聞法開始,到最終覺悟成佛,需要「三大阿僧祇劫」,一大劫中又有四個中劫,一中劫內又有二十個小劫,而「一小劫」,是「一千六百八十萬年」。

 

於是,修行者根本不敢撒謊,絕對不敢說謊。

 

修行道路上,人體的身心內在,發生了什麼境界,就必須如實記錄什麼境界;自己每一天,每一週,每個月的心靈變化,所呈現的生命性質的轉化,都會如實地、清晰地、精準地記錄下來,為以後修行解脫的靈魂們,標注一條清晰明確的,回歸天堂之路。

 

我不是來人間修行的,而是來「還原」真理的,真理是指向「祂」的手,「祂」是三界六道每一個眾生的本來面目;若失去了指向「祂」的真理道路,眾生將永遠永遠,在心識營造的「博物館」內,站在無限深邃的,生死走廊上,無休止地輪迴下去。

 

因此,修行者絕不敢,絕不敢誇張自己修行中的,任何一層證量體驗,絕不敢修飾修行過程中,生命覺醒內的每一步體證,錯就是錯,對就是對,天堂就是天堂,而不會因為顧及自我的人身安危,去隱晦天堂、真理、神佛的名諱,因為這是靈魂解脫死亡的希望,因為這是天堂投射在人間的光明,我不能夠為了自我安危,而去褻瀆神佛。

 

如果,人間社會對於修行者,有排斥抗拒,有誤會有不理解,只能是這個原因——我真實,「不撒謊」;如果因為修行者,對修行境界真實的記錄,而導致社會對於我的排斥,覺得修行者「不謙虛」,從而對真理懷有惡意,嗤之以鼻,那就這樣吧,我不可能改變。

 

修行者,不可能為了人類的心情,去改變天堂的神聖。

是人類靈魂的黑暗,選擇了,靈魂未來的黑暗。

修行者,留在人間的,是神佛的足跡。

修行者,在救贖未來,千萬億的靈魂。

 

神佛的祝福與靈魂同在,天堂之光,永遠伴隨每一個靈魂,願你們,在永恆之愛的光明內醒來,與修行者一起,共享天堂極樂永福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