證入八地,就屬聖賢。
生命內在的體證是:好像漆黑濃暗中,睜開了眼睛。
雖然眼睛依舊什麼都看不見,卻在黑暗中,與迷惘劃清了界限;睜開的眼睛就是清澈無生的性質,無生的性質,具有清澈自由的圓滿,就好似嬰兒誕生,襁褓中的嬰兒,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,卻具備了長大成人的,所有必備因素。
證入八地,就是證入了覺性。
正如人類心願體驗的記憶,結合頭腦意識的概念,投射出來「客觀物質世界」的名相現象;
覺性的甦醒,於生命內在,超越生命存在,而呈現出法界輝煌壯美無限天堂。
證入八地,覺性甦醒,法眼睜開,天堂展現。
證入八地,與圓滿覺性,尚屬兩個概念,猶如我們入境中國,與周遊中國全境,是兩個概念。
2022年1月20日靈性激活。
肉體身心內,超越了生命的無生智慧,從無生穿透了存在,智慧滲透在生命之中,激活了「存在」本質,呈現原始完整的靈性,靈性的甦醒,照破了生死輪迴無限劫的心識黑暗,自我,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核心基礎,開始如烈日當空下的雪人一般,飛速融解冰消。
2028年,六年後。
八地的智慧覺照,開始消融生命基準的,累劫堅固存在妄想,靈性呈現的光明極樂,已經擴展進入到肉體身心表層,靈性光輝開始瓦解,阻礙生命完整的,心識細膩分別;純愛溫暖開始消融,障礙生命安寧的體驗隱秘恐懼;靈性生命原始光明,在無限接納中,開始熄滅自我人格,最細膩最基礎的構成。
於是,六年後的修行者,於2028年,進入了圓滿八地,接近九地的分水嶺,在往後的四年中,生命接納了人格自我,自我意識心願,融化在原始生命光輝中,了無痕跡;靈性光輝燒盡了,心識思慮細膩分別,思慮體驗在靈性光輝中,灰飛煙滅;安寧溫暖融化了,個人意志在累劫輪迴中,形成的深層恐懼經驗,構成心靈的基準體驗,生命對時間歷史的沉澱,徹底融化在安寧溫暖的本初純淨中。
隨著心識自我的徹底消失,靈性光輝充滿了身心意識。
隨著心靈體驗的徹底熄滅,生死輪迴的歷史消散,身心中自我與輪迴的夢境消散,身心內在還原為,三界宇宙誕生的初期。
隨著靈性燒盡生死,生命消融自我,本初融化生滅輪迴。
八地智慧也就同步增長,與圓滿生命的充沛靈性,結合於一體,智慧的無生清澈,在靈性內部,消除了「生命」對神聖的阻隔;智慧的清淨莊嚴,在生命基準,瓦解了「存在」對無限的障礙;智慧的普照圓滿,於時空之內,消融了對存在的細膩「差異」分別。
於是,人間世界中,依舊有修行者的音容笑貌。
可是,這具身心內,靈性生命已經徹底取代了心意自我。
真相是,靈性完整的生命中,圓滿生命性質的,已經不再是靈性的「存在」性質,而是,靈性生命光輝,呈現著無生智慧的圓滿普照。
覺性報身,三界靈性生命,與人間肉身意識,三位一體。
自性清淨的「祂」,臨在於,覺性、靈性、肉身之內,卻同時同步,包藏人間三界,周遍靈性宇宙,充滿法界天堂。
一切在「祂」之內,「祂」在一切之中。
「祂」於法界三界中,未曾發生。
「祂」在覺性覺知中,隨順清淨。
這就是法報化三身圓滿。
九地看八地,就是嬰兒。
雖然屬於人,但是沒有絲毫能力,無法獨自生存。
十地看九地,就是兒童。
頑劣嬉鬧,遊戲人間,不幹正事。
所謂的不幹正事,就是九地聖賢在三界人間中的神通無限。
十地,是覺性究竟圓滿,圓滿覺性中,脫落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相,自然不會被任何顯現所迷惑,覺者只是不迷而已。
不迷,就是離幻。
離幻的過程,劃分為世間法,與出世間法。
世間法修行,就是人類成為神靈的過程,修行的核心,就是針對心意自我的淨化與昇華;以真理純潔的標準,淨化構成心意自我的,內心深處的細膩體驗;以「三法印」「四依法」為準則,薰習大乘經典,海量學法,長薰成種,正法知見種於靈魂深處,以出離心澆灌,以寬恕心增肥,以法義為陽光,以懺悔為除草,以嚴守戒律為驅蟲,直至信仰的幼苗長成樹木,自我人格被純淨品質取代,人類成為三界內的神靈。
這個過程中,修行者有修行之法,有可得之境界,有實際的證量,有明確的道路,有執行的方法,有踐行的心靈足跡。
同時,修行者身心中,有淨化的自我,有純淨的習氣,有改變的觀念,有信仰的真心,有端正的心識,有純潔的意識。
有修行之人,有可修之法,就是世間法。
出世間法,就是修行者身心中,曾經修行的自我,死去了。
沒有可修之法,沒有修法之人。
身心只是一具空軀殼,軀殼內,人類的自我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,是不掛生死的覺性智慧,以靈性覺知,繼續使用這具軀殼;在無心無我的「覺性」普照基準上修行,就是不斷熄滅身心內在,靈性覺知深處,細膩雜質妄想,精微習氣障礙的過程。
世間法修行,屬於「成就法」。
好比登山,要踩著純淨心地的標準,離開人心污垢的狀態。
靈魂順著一級一級心靈純潔的台階昇華。
最終達到覺知靈性,分解心識自我的目標。
出世間法修行,屬於「離幻法」。
好比人從沉睡中甦醒,殘夢依舊存在幻影。
甦醒的心,已經不受夢境牽引。
在夢境殘影中,逐漸恢復清醒的本來,夢境在清醒中消散。
幻滅滅故,非幻不滅。——《圓覺經》
八地到九地,是靈性生命融解心識自我的過程。
九地到十地,是覺性智慧分解靈性生命的過程。
靈性光輝照破心識生滅,原始覺知呈現生命本質。
這是八地甦醒聖性的進程。
心意黑暗熄滅於完整靈性的同時,靈性整體的光輝,就融化在清淨智慧中了,靈性融入覺性的過程,就是九地圓滿的進程。
覺性是不被存在,無生無滅的空性。
一切生滅的,都是覺知所顯化。
覺性是覺知的本質,「真空生妙有」。
覺知是覺性的瞇盹,「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」。
覺性無法被「增長」,無生不被生滅觸及。
因此,覺知分別熄滅,就是覺性元明還原。
猶如湖水倒映月亮,若水面波瀾翻滾,則月亮無法顯現。
當湖水澄清平靜,水波不起,則月亮就在水面清晰倒映。
湖水澄清的過程,就是智慧滲透靈性的過程。
靈性極樂歡悅光明,逐漸融化在智慧莊嚴中,
就是九地圓滿的進程。
在九地圓滿的過程中,近乎完整的智慧,滲透在生命靈性境界中,以三界生命的靈性體系,展現出法界圓滿的清淨智慧;智慧本身就是生命,是無生無滅,究竟圓滿,自由周遍的大自在,無拘束無限度的智慧體,以靈性作為外衣,透過人體身心,在人間三界中表現出來的,就是不受三界因果律法制約的「神蹟」。
九地,在人間展現人體形象,內在卻完整地脫落了人類身心意識,是純靈純明純智慧體,在人間三界中,不僅是絕對的真理,而且可以行使神蹟,是違背人間世界自然規律的,科學無法解釋的神蹟。
因為智慧乃無生。
無生於生滅緣起中,就是「不被限制」,就是超越永恆,就是超越名相,就是超越生死,就是無所不能。
九地,展現在三界內,就是真神、正神,遠遠超出了三界內神靈的生命範疇,不是同一種生命的性質;三界神靈超不出因果制約,必定要遵從因果法則,才可以昇華淨化;而九地聖賢以真神展現在三界內,則不受因果法則制約,雖然隨順因緣諸相,卻不被因緣內涵制約,也不受因果諸境蒙蔽。
「聖性無不通,順逆皆方便。」——《楞嚴經》
覺性智慧以靈性光輝於人間展現,靈性智慧具有穿透性,如射線滲透在物質微觀之內,猶如陽光照入湖水,洞照身心內外宇宙,盡知過去未來;當智慧與靈性完整結合時,靈性智慧的滲透性,由覺知性轉換為普照力,猶如太陽接近地球,地表的溫度激增,靈性光輝呈現出熱能,熱能具有能量形態,自能量微觀往物質表面上推進,在現實客觀世界中,靈性就呈現出不可思議、層出不窮的神蹟,展現超越自然常規的神奇事蹟。
當修行者身軀內,靈性徹底融化在覺性中,
無生智慧熄滅了,靈性最深最細膩的,生命原始覺知差異,
靈性熄滅,覺知粉碎,生命消散,則覺性圓滿。
三界六道,虛空宇宙,微塵世界,生死輪迴,夢境消散。
證入十地聖賢。
八地聖賢,是黑暗中睜開了眼睛。
九地聖賢,是眼睛發光照破黑暗。
十地聖賢,是明晰性質,脫離了眼睛與光明。
三界法界,一起脫落。
法性湛然清澈,圓滿十方三世。
覺性是自性的作用,猶如目光是眼睛的作用,但是目光的見性與眼睛等同,只是見無所見,覺無所覺,見就是寂滅性,寂滅性遠離覺性與法界,是不可說不可觸及的當下。
「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寂滅現前」,這是三個次第,能夠勉強用語言描述的,只有「空覺極圓」的九地境界,而「空所空滅」,十地圓覺,是智慧無法觸及的,一切境界於此熄滅,所以只是一個名稱概念而已,就好像頭被砍掉的人,是沒有辦法對人說,我的頭被砍掉了,而「寂滅現前」,那就是連境界熄滅後的殘留,都消失了。
大菩薩的智慧,如黑夜中的篝火,如來的智慧,猶如太陽,篝火燒盡後還有餘灰,而如來寂滅性,是光明與灰燼都未曾留駐,我過去曾經詳盡地描述大菩薩與佛之間的微妙區別,那是智慧普照與未曾發生之間,無法覺察的微細差異;那是距離人類思想與意識,感受與體驗,覺知與覺受,極其遙遠,極其細膩的差別。
九地處於空覺極圓的境界,可是,從九地到十地,至佛境界,還是有細膩而遙遠的差別。
「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這四個次第就是涅槃的過程。
「空覺極圓」,智慧覺性,與生命靈性,圓滿合一。
智慧性以靈性光輝,呈現在三界中。
呈現出三界六道的,覺知,思慮,認知,意識;
包括覺受,經驗,體驗,感知,感受,情緒。
三界六道,世界時空,眾生心意,業境幻影,
都被靈性光輝滲透充滿,都在覺性智慧中普照無漏。
身心內外,一片光明,無漏無雜。
如百千億太陽普照虛空,其中無有絲毫疑慮黑暗。
智慧取代心意自我主體,靈性極樂取代情感體驗。
身心內在,是完整完全的,靈性智慧光明。
稱之為「空覺極圓」。
隨著靈性與智慧的結合,智慧中「無生」的清淨性質,開始本能地,淨化靈性,透明生命,消融時空,瓦解存在。
「空所空滅」——覺知存在感分解;「生滅既滅」——靈性生命元素融解;「寂滅現前」——覺性中,最後一絲覺知疑慮除盡,覺知三界幻滅,覺性法界圓明。
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。」
人無我,法無我。
寂滅性中,未有發生。
永恆平安,即,究竟涅槃。
幻滅滅故,非幻不滅。——《圓覺經》
證入「祂」。
十地,是「祂」的目光。
在智慧法界天堂中,十地是「祂」表現出的隨緣樣貌。
從「祂」的表現,到「祂」的性質,就是次第過程。
覺性到涅槃的狀態,無法用語言形容,那是不可思議,不可言說的微妙,是「不被存在」與「未曾發生」之間的,細微差異。
「祂」是無形無相,無生無滅,清淨周遍,如如不動。
當下,不被當下存在的,未曾來去,是「祂」慈悲莊嚴。
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
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——《金剛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