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靈魂,是心靈認知背後的,直觀「感知力」。

人們庸庸碌碌地活著,蠅營狗苟,身不由己。

被「活著」的心意認知背後,是靈魂無奈的迷惘。

 

  1. 天堂,不是某一個地方。

天堂,也不是靈魂的境界。

 

天堂,是超越了物質形態,超越了靈魂境界的,完美無瑕的「真實生命」,無限無盡的永恆生命力,呈現出沒有邊際的無限光明。

 

天堂是生命的完整與完美。

天堂,是所有靈魂,根本的性質「生命」。

任何生命物理形態,能量形態,在天堂中都未曾發生過。

或者說,天堂是永恆不變易的純潔與愛。

一切生滅緣起的,眾生,宇宙,物質形態,都不是天堂。

在完美完整,真實永恆的天堂之中,

沒有形態眾生,以及能量宇宙的立足之地。

 

光明中無法形成黑暗。

生命中無法形成死亡。

永恆中無法形成時間。

無限不可被空間留住。

 

愛內沒有怨尤。

 

  1. 慾望的滿足,帶給人格「自我」,以幸福的感受。

慾望一定是,對「名相」的焦渴貪戀。

無論是性慾,色慾,物慾,情慾,食慾,

都必須有特定的、固定的「名相」,方可引動慾望。

 

名相,一定有認知名相的分別。

分別心念,緣起於心靈深層的細念。

細念牽動習氣,習氣形成的經驗感受,就是慾望。

 

細念與習氣翻滾,形成心念執著,執著心推動意識,在內心認知中投射出,慾望所攀緣的名相;名相牽動認知,形成認知的取捨,呈現出「好惡、美醜、善惡、對錯」的差異,相續演化出「境界」,境界塑造認知,形成「自我」,自我分別境界,形成「世界」。

 

於是,看上去滿足了慾望的人格。

實際上,是慾望借助人格,在滿足慾望自身的習氣經驗。

 

而修行者,是超然於細念與習氣的「清澈」與「寂靜」。

不被名相所牽動,不受習氣所浸染,不被細念所分別,不被自我所禁錮。

自身語意中,超越了心意分別;自慾望感受中,超越了習氣經驗。

不受身心意識禁錮,不被慾望感受滿足,不被分別心意觸及。

 

純澈寂靜,無生無限,光明平安,圓滿朗照。

是修行者最真實的幸福。

不被慾望的滿足而幸福,就是,不被生滅細念所蒙蔽。

寂靜清澈,慈悲圓滿,為大解脫,生大極樂。

 

  1. 越是單純的,越具有完整性。

 

  1. 若不覺悟,生與死都是苦難。

覺醒之時,生與死本無意義。

 

宇宙是生命的完整,生命是究竟的光明。

光明之中,昇華出究竟解脫。

生命之內,蘊含著無限慈悲。

 

解脫智慧,普照萬物,無生無滅,無取無捨。

無生,名諸佛。

慈悲普照,清淨圓滿,不捨眾生,不離眾生。

不動,名如來。

 

  1. 學生:曾經有幾年打坐時根塵脫落過,有個靈知現前。後來學習《奇蹟課程》,講四層分裂,講到靈性,我沒有辦法跟佛法的理論對應起來。請問恩師,佛法講的靈知和基督講的靈性是一回事嗎?第八識跟靈魂是一回事嗎?我們死的過程是怎樣的?

 

老師:第八識是覺知,宇宙終極意識,靈魂是我執識,就是你的心靈認知,以及認知背後的思量心習氣。

 

靈性,對應著佛經中的覺受,覺受是覺知的具體呈現,體現出無限原始的生命,也就是天堂,天堂是法界的倒影,覺知是覺性的瞇盹,覺知分別了覺性存在,而有了生命靈性的展現。

 

我們死亡時,身體意識首先昏迷,然後是,心靈自我感知與肉體功能分離,肉身出現高燒,大汗,大小便失禁,最後是呼吸衰竭,這就是四大分解的過程。

 

當心靈自我認知形成的人格,隨著肉身死亡的過程,也隨之分解,人格認知深處的思量心就會浮現,思量心儲存的人的一生就會浮現,然後消失,思量心陷入習氣的迷霧中,處於中陰身的狀態。

中陰身中的習氣,隨著細念分別,開始凝聚成形態,被思量心儲存的細念執著牽引,投生於思量心渴望的境界,這就是靈魂投胎的過程。

 

學生:投胎的是靈魂,也就是第七識嗎?我一直以為投胎的是第八識,每一次投胎後又重新生出前七識。

 

老師:第八識不存在投胎,因為祂是不動的清澈,唯有第七識,末那識,我執識,認知自我的體驗,才存在投胎的因素,因為有自我認知體驗,就會被體驗習氣牽動,就會被認知分別推動,就有了前因後果。

 

學生:我記得《奇蹟課程》講過,身體只是一個接收器,有兩個源頭:一個是小我,一個是聖靈。很多時候,信息來自記憶,但是也會有啟示的發生。在非常重要的人生時刻,我體驗到過啟示的發生,但佛法會認為那是一個妄想,這兩者理上是衝突的,但是啟示又確實存在,就像老師經歷過耶穌一樣,這裡應該如何解釋、分辨和融合?

 

老師:佛以覺性智慧為核心,耶穌以愛的體驗為核心,覺性是無生清澈的,可是,眾生唯有以寬恕淨化身心,以愛消融自我,才可以甦醒蘊含在身心內在的覺性。

 

佛,說的是目的地;耶穌,說的是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與方法。

 

學生:覺知(八識)脫離了思量分別(七識),脫離了頭腦意識(六識),但依舊存在對生命的細膩覺知,所以還有個識的假名。八個識等同於空生妙有的「妙」,全是覺性/空性的展現/功能?唯有覺性/空性才是不生不滅、未曾發生的。那如何證入空性?我現在一念不生的當下,是空性嗎?

 

老師:你現在一念不生,那麼,是誰知道「一念不生」哪?是你的心靈認知,也就是你的思量心的細膩分別,唯有解脫了思量心的細膩分別,清澈見性起主導作用時,就可以與心意雜念同處,卻不被心意雜念帶動;這就是臥輪禪師說的:臥輪有伎倆,能斷百思想,對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長。而惠能大師針對臥輪禪師說:惠能沒伎倆,不斷百思想,對境心數起,菩提作麼長。

 

空性無法「證得」,一切有所獲得的境界,則必定是源於分別心,是思量心的刹那取捨,而有所獲境界,而生能獲之心,心境輪迴是名「三界」;空性只能「證入」,當構成身心意識的「思量心」習氣被淨化,思量心的核心因素,細膩分別被融化,空性所現的覺照光明,就會自內而外照破身心,猶如太陽從身心內升起,普照身心細胞中的宇宙蒼穹。

 

當思量心的習氣完全熄滅,細念融化,覺知就會呈現出宇宙終極意識,終極宇宙意識,就是覺知,覺知折射覺性形成覺受「靈性天堂」;當靈性生命之光,消融了思量心最後的陰影,天堂的完整,就在宇宙終極意識中,呈現出虛影;覺知不再被覺受光明侷限,天堂融入清澈明晰的覺知,覺知失去了所分別的對境,存在沒有了支撐點,這就是虛空粉碎,大地平沉,隨著覺知熄滅,時間空間一同消融;空性無生,覺照十方的大智慧,就會裸然現前,這就是「大圓鏡智」,也是諸佛智慧報身,也就是法界。

 

證入無生,就是「妄念」本性空寂,並不是與妄念「相對立」,還有一個「無生」存在,而是妄念本性就是空性,妄念有形而無體,猶如世界有相而性空,世界緣起性空,就是,諸佛空性隨順,周遍清淨,無生無滅的具體呈現;隨著妄念之中,清澈覺性甦醒的程度不同,而呈現出妄念習氣消融的不同階段,習氣消融的過程,就伴隨著細念分別的瓦解,隨著習氣細念的消融,空性的清澈就越來越展現出,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的,圓滿「當下」,這就是煩惱即菩提。

 

學生:感恩老師慈悲開示。您的意思是,我現在念頭斷滅時的那個靈知,依然是有對立的,那曾經那次脫落,身體沒有了,世界也沒有了,刹那瞬間,已然沒有了「能所」,只有一個「還知道」的現前,是空性嗎?

 

老師:是心靈認知的清醒。

 

如果身心真的脫落了,你的內在清澈見性,會完整地「看見」你的心意人格,你的七情六慾,你的意識思維,你的起心動念,整個人的精神意識體系,在你內在的見精之中,是完整系統全面地呈現出來的,而見到身心意識的「見」,卻是清澈明晰的,無限且安寧,這才是身心脫落,也稱為「明心」。

 

這裡,是見性浮現,脫落了身心意識,距離覺性還有不可思議的遙遠距離。

 

見性往內,往見性深處的微觀走,就甦醒了「知覺」,知覺開始從清澈見性內,甦醒了原始生命的體證,就融入了靈性宇宙天堂,也就是想陰消融到最後,行陰展現出「宇宙意識」的生命力,靈性生命是覺知的具體表達,以覺受展現靈性無限光明,就是三界內靈魂的歸屬,也就是生命天堂。

 

學生:如何證到這裡?

 

老師:如何證到?對真理的無限熱愛,就這麼一條而已。

 

學生:中陰身的時候,如何顯現聖光世界?如何在活著的時候,就熟悉死後的路徑?

 

老師:你的靈魂對於我很信任,就憑藉這個信任,靈魂的細膩感知,就會有安全感,就會有安寧穩定的確定感,跟著這個感覺走,你死亡的時候,內在是無意識的心靈迷茫狀態,沒有自我意識,也沒有人格記憶,就是一種心靈失去記憶的混沌狀態,在這種狀態中,唯有神的光明與溫暖,可以救贖你,可以促使靈魂感受安全與寧靜,安全之中有溫暖,寧靜之中有清澈,那裡就是天堂。

 

這一切的救贖與超度,就建立在,你平時學法、聽錄音培養出來的,對於我的決絕信任與依靠之上。

 

  1. 「實相」只能感知,

卻無法動用心意去「理解」。

在實相究竟的「清澈安寧」中,

身心自我意識,所處現實世界,根本「不存在」。

 

唯一的存在,是感知存在的「幻覺」。

錯覺熄滅,那「不被」感知,所存在的,

就是大徹大悟,明晰覺醒,莊嚴慈悲。

返回
頂部